美文网首页读书
《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你是否也有这样恐惧害怕的时刻?

《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你是否也有这样恐惧害怕的时刻?

作者: 牛扬巴巴 | 来源:发表于2023-11-23 14:00 被阅读0次

       清华大学本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着一系列的头衔令人羡慕、佩服,它们都属于作者李一诺,同时也是3个孩子的年轻妈妈。《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从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牛人的成长过程也充满了各种的不敢、不安的时刻,从他人的成长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一些共鸣,这正是阅读他人故事的价值。从中,我得到的启示主要包括:


面对人生的难题困难有什么基本的原则?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我的总结就是,首先要全面的接纳问题,接纳自己,不要去否定,不要去抱怨,这是基础,然后就是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已经这样了,我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呢?一旦我们开始面对,就会发现自己不曾了解的新大陆。一旦开始,向光前进,就会越走越勇敢,越走越光明。


作者针对做事、提意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做事时,你不是乘客,也不是副驾驶,而是那个要坐在驾驶座上的人。作者举得例子是,有一次跟客户探讨方案时,对方一个经理,站在角落里,就是拿出不配合的态度,反复挑毛病,作者的一个同事直接用一把椅子把他推到中间,说要听他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跟对方协商的时候,要让对方有主动权,有参与感,证明做的是我们大家的事情,而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请对方多提提方案,而不是批评。


作者提到了职场中很多人对于职场晋升都存在三种不良心态:等待皇冠、羞耻感、对业务的狭义定义。对于我来说,等待皇冠确实存在较多,自己的工作高层不一定能看到,要及时主动把自己的工作呈现给领导,主动说出去。


恐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我们很多的想法、焦虑都是源于恐惧,对孩子的成长担忧,是害怕孩子不够成功;觉着“只有这样,才能...”,也是源于恐惧。当我们被恐惧裹挟的时候,就看不出还有别的路可走了。


适时运用假装和想象,也是作者运用过的方法。作者讲自己刚当领导的时候,有时候会在开会之前,去一趟卫生间,在脑海中想象我这样一个领导会怎样讲话,也可以想象自己钦佩的领导会怎么样讲,把自己代入其中。


关于对职场中别人的话和评论,作者给出了一个看法。要做镜子,不要做海绵。海绵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往往会带入,像海绵吸水一样照单全收对方的评价,最后把自己变得非常沉重。一个重要的成长就是,意识到别人说的话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而已,有时候和你没有太多关系。


要警惕脑海中出现“应该”这个词。这个跟我自己感悟到的是一样的,有了应该,就会有执念。


与孩子相处的经历。一是游戏力,父母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可以想想有没有游戏可以运用。二是对孩子要降低预期,不要过度焦虑,想想一下,自己带着孩子外出,有时候突然找不到孩子时的心情,不妨常提醒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看到你真好,不带任何附加欣赏他们。三是对待孩子未来的焦虑是很多家长的常态。当我们每次感到焦虑无助的时候,都提醒自己,放下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认真做当下能做的做好选择,未来就会是他最好的样子。


关于生活中的烦恼,我们都会遇到。耐烦是最基本的品质,生活中的英雄做的真正了不起的事情,不是驰骋沙场,而是平和甚至喜悦地面对每天琐碎的烦心事。很多的烦恼也源自我们内心的“应该”,抛开应该,很多烦恼也会消失,反而结果比我们提前规划的还要美好。生活中的烦恼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关键看你的心态,你的情绪只能自己决定,就算烦恼全部解决了,房间里的一只苍蝇也会让你烦恼,仅靠“解决”,烦恼无穷无尽。


人要保持向他人学习的开放性。首先要认识到,别人身上总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其次,我们要善于问问题,如果会问问题,相当于以极低的成本了解到他人多年总结的有价值的经验。好问题的核心是具有开放性,而非用“是否”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我们要去关注微观而非宏观。这个也是一个很有启示的观点,一个录取率30%的学校和5%的学校,应该如何去选择?这种概率不能成为我们选择的依据,概率是根据结果算出来的,如果根据这个选择就是弄混了因和果的关系。(正如,我的孩子明年上小学了,正好迎来入学高峰,有些担忧人数太多竞争太厉害,也是一个道理,回想一下自己参加招聘的经历,同样是这个道理,人数超多,但是只要做好自己,还是会胜利)作者关于微观,还提出了“五六个人原则”,不管是什么环境——学校职场和家庭,周围5,6个人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远大于宏观环境,也就是我们只要摆平身边人,做好身边事就行。


尽力之后,也可能没有达成目标,这时候要选择接纳。这是常态,其实我们把目光放长远,努力没有结果只是当下没有结果,当下没有达成自己的预想,但是每次投入和努力都会有回声,只不过不一定此时此刻听到回声,还有自己的预想不一定是正确的,得到的 结果可能远好于自己的预期。(我参加应聘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刚开始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招聘复习,失败了,自己很失落,但是由于自己前期扎扎实实的复习,最后再另一项招聘中脱颖而出,远好于第一次的预期)在我们做成的每件事的背后,是十件、百件没有做成的事,但只要方向是对的,面对恐惧,坚持前行,人生中的这些灰暗时刻,终究会变成希望的光亮。


对于“太忙没有时间干某事”的解决之道。你的活动永远会膨胀,直到占满你所有的时间。做事从目标开始,而不是从限制入手,限制是无处不在的。抛开所有借口,先不管自己有没有时间,只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件事。


相关文章

  • 《力量从哪里来》 读书笔记(一)

    《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人生的成长,从突破“不敢”开始,心中的力量,由敢于“面对”生发。该书的作者是李...

  • 读书《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作者李一诺 >> 我们有太多不敢:不敢开口,不敢做,不敢想,不敢要。不敢不同,不敢改变,不敢发声,不敢做梦。不敢爱...

  • 读《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01 先是匆匆读着,可是很快,被书中的语言感动,被语言中的真情实感打动,慢下来去读。 很奇妙,不同的文字组成不一样...

  •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灵魂和外在一致”的幸福的人?

    每日有收获,天天有进步。 继续关于《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这本书的收获记录和分享。 在今天的阅读中,作者一...

  • 9月月结

    1.书4本:《自洽》、《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我要活下去》 2....

  • 这个神奇的秘密,可以让你变强大

    你是否总是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不够自信? 你是否面对心仪的女生,话都不敢说,更不敢表明心迹? 你是否胆小恐惧,总是希...

  • 力量从哪里来?

    昨天到今天早上花了4个小时读完《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书名让我想弃书,但看评分很高,就随意看看吧。没想...

  • 只管去面对

    亲爱的们 有没有有一个时刻 你恐惧 你害怕自己做不好 你害怕上班 害怕去面对一些事情 甚至会恐惧上班 我想大家会 ...

  •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 走在人声鼎沸的街上,却仿佛和那里是两个世界,你融不进去,而别人也闯不进来,一路跌跌撞撞前行...

  • 职场中要学会“敞开”这种艺术

    今天开启了《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的阅读,作者李一诺。 这本电子书不知何时被我收录到书架上,一直没有翻开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你是否也有这样恐惧害怕的时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c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