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有空,按照纪医生的叮嘱,在家练习弓箭步走路。
客厅里放着国乐大师林海的音乐,大脑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飘飘欲仙。越走越轻松,一点没觉得负担,也没感到别扭。
不知走了多少圈,突然心头一惊,会不会过度锻炼二次拉伤?于是,在线咨询。
纪医生秒回:不会,越多越好。前两天你上班忙,锻炼不够,周末两天好好练习,有助于康复。
好的,收到。一个大大的笑脸外加加油表情。
有专业医生指导,心里就有底了。脚好,心情就好。
思绪又被拉回大脑,接着一边开步走,一边神游天外。
01
关于我的脚伤应该如何治疗,亲朋好友间大致分为两派。
首先,是以我老公为代表的自由派,该派系唯此一人,独孤求败。
从我脚受伤的第一天起,他就坚持认为不用去医院,建议我适当下地走动,慢慢就会恢复。他帮我买了药膏和喷剂,在家简单自行处理。
第四天,发现脚肿起来,去拍片,医生说建议打石膏,尽量少走。除了没打石膏,我乖乖地接受医生的建议,尽量不下地走。
虽有彩超为证,医嘱为辅,老公还是不屑于医生的建议,说,实践出真知,他的伤从来就是这样不治而愈的。
他有他的傲娇理由。老公是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运动健将,家里的健身卡几十张,每周末划皮筏艇两次,每周必打篮球1-2场。单位的篮球赛,他永远是主力。
挂彩是常事,脸上身上常常左一道,右一道,他却像个没事人似的。
前一阵,也看到他脚走路不太利索,问他,说没事,我就没太管,后来好像没几天就恢复正常了。
他喜欢运动,从学生时代起就如此。这么多年风雨无阻,而且愈演愈烈,可见是真爱。
长年坚持运动也让他一直保持一种年轻状态,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
皮肤黝黑发亮,身材健硕,不怕冷不怕热,体重从未偏差过三斤,车上永远播放周杰伦的歌,不急不躁,悠哉悠哉。
热爱是最大的动力,我算是亲眼见证过他的痴狂。比起我喜欢上读书写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以他与皮筏艇的故事为例吧。
这个爱好应该坚持有五年了。自从那年他跟随一位朋友试着在海上划过一次后,就迷上了这项运动。
周末两天都去,长假期间至少隔一天去。只有比较大的台风天,才悻悻地呆在家里。
冬天,寒风凛冽,我说,这么冷,还是别去吧。他说,运动就不冷了。
夏天,烈日当空,我说,这么晒,还是别去吧。他说,海上没这么热。
下雨天,乌云密布,我说,外面下雨啦,还是别去吧。他说,这点雨没问题,在海上都会湿的。
厦门冬天不下雪,如果下雪了,他会怎么说呢。在船上堆雪人?有点好奇。
放长假,我说,去哪里旅游吧。祖国大好河山,且行且珍重。
他说,哪里的风景有海上美呢?他描述过白海豚在碧浪间嬉戏翻滚,夕阳在绵延无尽的海岸线燃烧,无名小岛在海中央漂浮如绿宝石,以为人间美景不过如此。
家里的杂物间内,有可以充气的船,有桨,有救生圈。阳台上常常晾晒防水服,防晒围脖,帽子手套等等。简直就是渔夫之家。
他宣告,以后退休了要天天划船。
总之,他在皮筏艇运动中乐此不疲,找到组织,如鱼得水。
至于篮球,那就更是从高中坚持到现在的运动了。
所以,他以资深运动员的身份,坚持认为,对于这样的扭伤,无需大惊小怪,自我疗愈就行。去医院是浪费时间精力,锻炼才是硬道理。
02
其次,是以我大姐为代表的专家派,后面的队伍浩浩荡荡,都是我辈年龄相仿的女士,同命相怜,惺惺相惜。
脚伤一个月后,我才告诉了我姐。
那天,想起很久没给我姐打电话了,前一阵她做了个小手术,不知恢复得怎么样。
电话接通,问她在干嘛,说是正在对着电视跳操。看来身体恢复得不错。
她问我最近有没有去跳舞。
我停顿了一下,告诉她,我的脚受伤了。
她在电话那头大声说,你就是平时缺少锻炼,工作那么忙,就不要再写小说了,那要耗费很多脑力。
我感觉额头有汗流下来,说,我还不会写小说呢,就是读读书写写文章。心情挺愉快的,不累。
她说,那也不行,写文章的时间把你运动的时间都挤掉了,你就是没有运动才导致这么脆弱。应该好好反省下,要和你家老公一起去锻炼。
又严肃地说,怎么会一个月了还没好呢,明天就去医院复查,拍照确认下,什么情况明天再告诉我。不要拖,要找专业医生。
然后,又补一句,我们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保养,否则,容易老得快。
我节节败退,哦哦,好的好的。仓皇而逃。
放下电话,晕晕乎乎,耳边还有她的声音在炸毛。
我姐是我家第一个大学生,一直是个优等生。因为她成绩好,我们几个弟妹都受到过教过她的老师的赏识和鼓励。
我曾在她读高三时,无意间偷看到她的一则日记。抱歉,确属无意,至今未敢向她透露。
日记里写到,她感觉最近学习有点吃力,担心会退步,某某同学进步大,她准备要怎么怎么追赶,一定要考取好大学云云。
当时很震撼。那时,我读初中,学习成绩也挺好,但没有像我姐姐那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也没有那般如何提升成绩的细致思考。
无疑,她是一个以身作则,积极向上,特别有想法的模范姐姐。
记得前年和她聊天时,她说想考个证,过两年退休后,准备再去工作,这么年轻在家呆着可不行。
我忘了那个证的名字,只记得专业性很强,难度系数高,具有较大挑战性。
当时又被震撼到了。时隔30多年,她还是那个上进的优等生。而且教子有方,她家儿子已经博士毕业,妥妥的博士妈妈。
我在他人眼里,算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她也经常说,我是我们家的优秀代表。其实,她才是,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到大,一直没变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明天就去医院复查,要听专家的,早治疗早恢复。听大姐的话没错。
03
虽然次日我因故还是没去医院复查,但终究是将大姐的话记在心上。本打算过几日去,正好同事推荐纪主任的针灸医术,我就毫不犹豫地投奔他了。
无论针灸过程如何恐怖,都无法降低纪主任在我心目中的大师形象。关于针灸一事,可以参看我的上篇文章《针灸,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纪主任给我的建议来看,我老公和我大姐的意见都算对,一是坚持下地走多锻炼,一是找专业医生指导。嘿,打个平手。
来来回回走了多少圈了?
我不记得,只记得,身边的专业人士真多。被爱包围的感觉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