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专业人士的爱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23:50 被阅读0次

今天周末有空,按照纪医生的叮嘱,在家练习弓箭步走路。

客厅里放着国乐大师林海的音乐,大脑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飘飘欲仙。越走越轻松,一点没觉得负担,也没感到别扭。

不知走了多少圈,突然心头一惊,会不会过度锻炼二次拉伤?于是,在线咨询。

纪医生秒回:不会,越多越好。前两天你上班忙,锻炼不够,周末两天好好练习,有助于康复。

好的,收到。一个大大的笑脸外加加油表情。

有专业医生指导,心里就有底了。脚好,心情就好。

思绪又被拉回大脑,接着一边开步走,一边神游天外。

01

关于我的脚伤应该如何治疗,亲朋好友间大致分为两派。

首先,是以我老公为代表的自由派,该派系唯此一人,独孤求败。

从我脚受伤的第一天起,他就坚持认为不用去医院,建议我适当下地走动,慢慢就会恢复。他帮我买了药膏和喷剂,在家简单自行处理。

第四天,发现脚肿起来,去拍片,医生说建议打石膏,尽量少走。除了没打石膏,我乖乖地接受医生的建议,尽量不下地走。

虽有彩超为证,医嘱为辅,老公还是不屑于医生的建议,说,实践出真知,他的伤从来就是这样不治而愈的。

他有他的傲娇理由。老公是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运动健将,家里的健身卡几十张,每周末划皮筏艇两次,每周必打篮球1-2场。单位的篮球赛,他永远是主力。

挂彩是常事,脸上身上常常左一道,右一道,他却像个没事人似的。

前一阵,也看到他脚走路不太利索,问他,说没事,我就没太管,后来好像没几天就恢复正常了。

他喜欢运动,从学生时代起就如此。这么多年风雨无阻,而且愈演愈烈,可见是真爱。

长年坚持运动也让他一直保持一种年轻状态,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

皮肤黝黑发亮,身材健硕,不怕冷不怕热,体重从未偏差过三斤,车上永远播放周杰伦的歌,不急不躁,悠哉悠哉。

热爱是最大的动力,我算是亲眼见证过他的痴狂。比起我喜欢上读书写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以他与皮筏艇的故事为例吧。

这个爱好应该坚持有五年了。自从那年他跟随一位朋友试着在海上划过一次后,就迷上了这项运动。

周末两天都去,长假期间至少隔一天去。只有比较大的台风天,才悻悻地呆在家里。

冬天,寒风凛冽,我说,这么冷,还是别去吧。他说,运动就不冷了。

夏天,烈日当空,我说,这么晒,还是别去吧。他说,海上没这么热。

下雨天,乌云密布,我说,外面下雨啦,还是别去吧。他说,这点雨没问题,在海上都会湿的。

厦门冬天不下雪,如果下雪了,他会怎么说呢。在船上堆雪人?有点好奇。

放长假,我说,去哪里旅游吧。祖国大好河山,且行且珍重。

他说,哪里的风景有海上美呢?他描述过白海豚在碧浪间嬉戏翻滚,夕阳在绵延无尽的海岸线燃烧,无名小岛在海中央漂浮如绿宝石,以为人间美景不过如此。

家里的杂物间内,有可以充气的船,有桨,有救生圈。阳台上常常晾晒防水服,防晒围脖,帽子手套等等。简直就是渔夫之家。

他宣告,以后退休了要天天划船。

总之,他在皮筏艇运动中乐此不疲,找到组织,如鱼得水。

至于篮球,那就更是从高中坚持到现在的运动了。

所以,他以资深运动员的身份,坚持认为,对于这样的扭伤,无需大惊小怪,自我疗愈就行。去医院是浪费时间精力,锻炼才是硬道理。

02

其次,是以我大姐为代表的专家派,后面的队伍浩浩荡荡,都是我辈年龄相仿的女士,同命相怜,惺惺相惜。

脚伤一个月后,我才告诉了我姐。

那天,想起很久没给我姐打电话了,前一阵她做了个小手术,不知恢复得怎么样。

电话接通,问她在干嘛,说是正在对着电视跳操。看来身体恢复得不错。

她问我最近有没有去跳舞。

我停顿了一下,告诉她,我的脚受伤了。

她在电话那头大声说,你就是平时缺少锻炼,工作那么忙,就不要再写小说了,那要耗费很多脑力。

我感觉额头有汗流下来,说,我还不会写小说呢,就是读读书写写文章。心情挺愉快的,不累。

她说,那也不行,写文章的时间把你运动的时间都挤掉了,你就是没有运动才导致这么脆弱。应该好好反省下,要和你家老公一起去锻炼。

又严肃地说,怎么会一个月了还没好呢,明天就去医院复查,拍照确认下,什么情况明天再告诉我。不要拖,要找专业医生。

然后,又补一句,我们这个年龄要特别注意保养,否则,容易老得快。

我节节败退,哦哦,好的好的。仓皇而逃。

放下电话,晕晕乎乎,耳边还有她的声音在炸毛。

我姐是我家第一个大学生,一直是个优等生。因为她成绩好,我们几个弟妹都受到过教过她的老师的赏识和鼓励。

我曾在她读高三时,无意间偷看到她的一则日记。抱歉,确属无意,至今未敢向她透露。

日记里写到,她感觉最近学习有点吃力,担心会退步,某某同学进步大,她准备要怎么怎么追赶,一定要考取好大学云云。

当时很震撼。那时,我读初中,学习成绩也挺好,但没有像我姐姐那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也没有那般如何提升成绩的细致思考。

无疑,她是一个以身作则,积极向上,特别有想法的模范姐姐。

记得前年和她聊天时,她说想考个证,过两年退休后,准备再去工作,这么年轻在家呆着可不行。

我忘了那个证的名字,只记得专业性很强,难度系数高,具有较大挑战性。

当时又被震撼到了。时隔30多年,她还是那个上进的优等生。而且教子有方,她家儿子已经博士毕业,妥妥的博士妈妈。

我在他人眼里,算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她也经常说,我是我们家的优秀代表。其实,她才是,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到大,一直没变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明天就去医院复查,要听专家的,早治疗早恢复。听大姐的话没错。

03

虽然次日我因故还是没去医院复查,但终究是将大姐的话记在心上。本打算过几日去,正好同事推荐纪主任的针灸医术,我就毫不犹豫地投奔他了。

无论针灸过程如何恐怖,都无法降低纪主任在我心目中的大师形象。关于针灸一事,可以参看我的上篇文章《针灸,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纪主任给我的建议来看,我老公和我大姐的意见都算对,一是坚持下地走多锻炼,一是找专业医生指导。嘿,打个平手。

来来回回走了多少圈了?

我不记得,只记得,身边的专业人士真多。被爱包围的感觉真好。

相关文章

  • 以爱育爱 爱育精彩

    爱来自日子的流转,爱来自岁月的沉淀;爱来自有温度的教室,爱来自同一片蓝天;爱来自包容的胸襟,爱来自无私的奉献!...

  • 用Coaching的方法进行有效决策

    本文来自于ICF通讯,作者Krasimir Kashinov拥有MBA学位、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和ACC...

  • 连资贷受邀参加Money20/20中国大会,探索创新金融科技未来

    2018年11月14日-16日,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位来自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中国杭...

  • 大前研一:带你走向专业主义

    文/子非鱼 图/来自网络 知道这本书有好多年了,当时是来自《罗辑思维》的推荐,该书不仅在专业人士的识别上,更重要的...

  • “爱”来自哪里“真爱”是什么

    [cp]“爱”来自哪里“真爱”是什么—云禅.慧明 “爱”来自于我们内在的灵性觉醒 “爱”来自内在的心灵 “爱”来自...

  • 爱来自

    爱来自文/翊寒 你左手挽着大海的手臂右手拉着我的手前面的路,新的脚步准时的黑暗依旧会来幸福的阳光依旧普照 穿越所有...

  • 【疫情中的美国】“全美专业人士工会”的公开信

    在连日来不断收到的,与疫情发展相关的邮件里,来自AFT(全美专业人士工会)主席Randi Weingarten的这...

  • 441

    有人咨询专业人士老公出轨怎么面对?专业人士的回答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想要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首先要爱自己,只有自己是...

  • 来自孩子的爱

    每天下午5点 收到你到家了的电话 我才可以安心继续工作 之后你还会催问我 什么时候可以到家? 我按捺住烦乱 回答 ...

  • 来自妈妈的爱

    他们是怎么称呼你的? 他们是叫你妈妈吗? 这时信代在记忆中搜索祥太和玲玲呼唤自己的声音,却什么都沒有,只有妹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自专业人士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e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