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而篇第二

学而篇第二

作者: Lo俊彦 | 来源:发表于2017-02-15 21:47 被阅读0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三千门徒,七十二贤人,可以称得上子的称谓的有四人——有子、闵子、曾子、冉子。论语开篇第二章就是有子的言行,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有子在孔子门徒中的言行德性之高。

孟子有云“有若似孔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到“有若状似孔子”;孔子的门徒子游更是直接,“有子之言似夫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子的思想、言行给予了高度肯定。

虽然有子之言似孔子,但仍与孔子有一定差距。孔子过世之后,有子曾被众人推举,做到老师的位置上,但最终因为给众门徒交流解惑未能达到孔子的水准,最终灰溜溜地又被请下来了。

本文中所讲的孝悌——在家孝顺父母,善事兄长,被认为是持家之本,儒家又讲究持家而后国治,因此推导出为人孝悌的君子,能够恪尽职守,为国效力,维护社会和谐。

当然,一味地要求卑者、弱者、地位低下者遵从孝道礼法,善事尊者、强者、地位高者,即使后者残暴无道,也不能作乱,那就是奴化教育了。绝对的不犯上,会导致两个恶果——推崇权力至上和强化无权阶级的奴性。道德,从来不是应该是绑架弱者的手段。绝对的服从,服从到了顺从的程度,甚至容忍别人的愚钝、无道,是不对的。

很多人读儒家,讲儒家思想就是封建社会中,控制下层阶级的手段。但孔子推崇的是唯真理是从,而不是唯权势是从,是有“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可能不仅是很多人对儒家思想的误读,同样可能也是很多孔门弟子与孔子思想的差距。

子曰: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相关文章

  • 学而篇第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 识人察己

    《论语》之《学而篇》第二、三、四章教我们如何识人、察己。 识人标准之“孝悌”。 《学而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

  •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什么—论语贯通40

    我们前面已经阐述,《论语》的核心思想,在第一篇《学而》篇与第二篇《为政篇》。《学而篇》以安贫乐道,人不知而不愠为精...

  • 学而篇第二1.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门政治理想,主德化,主礼治。此章深发其...

  • 学而篇第二1.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先生说:“我和颜回言,整日他没有反问,像愚鲁...

  • 学而篇第二1.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

  • 学而篇第二1.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本章新故合一,教学合一,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

  • 读学而篇第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本与...

  • 学而篇一 第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 论语学而篇-第二

    三生之二:一生懵懂,二生追梦,三生守己。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篇第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gf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