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转眼即是周日,在一个万物可爱的清晨,我见到了她。我曾读过她可爱而独特的“倔强文字”,本人更是清新脱俗,有着天然的“高级感”。
她就是一念留白,一个来自郑州从事人资多年的识人高手。也许是她曾用慧眼识别过无数求职者的原因,她看着我说话的感觉,仿佛我是求职者一般,我已经被带入她的世界中了。
我把周丽继母的故事讲给她听,我看着她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目光自信而坚定,我知道她可以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她就给我们发来了样稿,果然是她,出手即不凡,大家都很满意。
一周后,这部短篇小说就完成了。我把它拿给周丽看,她很满意。这部作品经过网上传播后,帮助她们的早餐店成为了“网红打卡”店,生意又上了新台阶。
我已经可以预想到“尘缘”与一念留白的故事还会继续精彩下去,我对我们的作者充满了信心。
阎初一的长篇小说《十年一梦》还有懒散的猪九戒和一念留白的两部“爆红”短篇小说,它们一同成就了“尘缘文学”,让我们的商业价值呈几何数快速增加。
“七美”中我们只出了“三美”就几乎抢占了新兴市场,我对剩下的“四美”有了更多期待。
一个下着小雨的周六,专注个人成长的新人作者渊小静找到我们,想找我们为当地名人写一部中篇古风小说。
渊小静,散打爱好者,以个人成长文见长,在网络上的新人作者中人气颇高。他这次带来的是“茶圣”的故事。
渊小静的故事
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今湖北天门)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时,忽然听见桥下群雁哀鸣之声。
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被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
智积是唐朝著名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隐居着一位祖籍湖州的李公。李公曾为唐朝官吏,安史之乱后辞官。在龙盖山麓开学馆为村童授课,与智积感情深厚。
智积请李公夫妇代为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夫妇二人的女儿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为他取名季疵,视作亲生儿子看待。
两人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块草甸上玩耍,一晃八年。李公夫妇年事渐高,越来越思念家乡,一家人千里迢迢回到湖州。
季疵回到龙盖寺,在智积身边煮茶奉水。积公有意栽培他,煞费苦心地为他占卦取名。
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于是定姓为“陆”,取名“羽”字,以鸿渐为字。
积公还煮得一手好茶,让陆羽自幼即学会了艺茶之术。十二岁那年,陆羽离开了龙盖寺。此后,陆羽因为其貌不扬又有点结巴,无奈在当地的戏班子里做丑角演员。
后来,他收到当时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赏识,推荐他到火门山(今天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七年,直到十九岁那年才学成下山。
从火门山上下来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一路考察茶事,立志做茶事的研究工作。
他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积累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
公元760年,他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耗时多年著成《茶经》,使茶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对世界茶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世人尊称“茶圣”。
陆羽所著《茶经》共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亲身考察得到的宝贵一手资料。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
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十之图,他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
等待品茶其中涉及大量史料,又需用古言对话,我想适时该请我们的“可爱小公主”出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