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生中,我们多为凡夫俗子。
很多时候,我们都遭遇过这样的囧境:身边一大堆琐事,千头万绪,内心无比的烦闷。
肿么办?
1.
儿时,每年的农忙双抢,我都要帮家里干农活,平地、挑粪、种豆、割禾,等等,不一而足。
在众多农活当中,我最悸下田插秧了。
那时家里有的水田面积还是蛮大的,我记得有两亩多的吧,记忆中有点“汪洋大海”的感觉了。
看着浑水汪汪一大片的水田,我心怂,暗地焦灼着:田那么大,人这么少(一小家子,两大人,两小孩),何时才能完成任务呀?何时才很上田休息呢?
一旁的父亲听到我的嘀咕,便鼓励我说:“插秧不要往后看,越看会越烦的,慢慢插,慢慢向后退便是了。”
真的!
当我低着头心无旁骛地插秧时,眼前只有手上的秧苗与脚下的水田,耳边和着风声与水声,鸟唱与虫鸣…
焦躁渐远去,美好盈心间。
或许,这个就是现在所说的“心流”感觉吧。
不知不觉,我的后脚跟踩到身后的田埂了。
大田插完了!眼中“可怕”的任务居然完成了。
看似遥不可及的路,耐心走下去,终会到达目的地。
2.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一周要上16节课,还当班主任。
可知道,这是中国的“班主任”呀(这主任不是官,却是最忙的岗位)。
第一周,我便碰上了一大堆琐事:写教学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建全班近60人的学籍,指引家长及学生交各种资料,处理各种奇葩的违纪情况,还得加每天必须的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忙得连上个厕所都得小步跑。
想想,头都大了几圈。
焦头烂额呀!
但事情不能不做。
我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从脑瓜子里挖出多年以前学到的华罗庚的优选统筹法(好像是语文课讲过的),把手头的事情按照轻急缓重进行了排序,抓住点滴时间,一件一件去做。做完一件划掉一件,一周之后,这堆成山的琐事居然也搬空。
看着笔记本上一根根划过的红线,我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恍惚,但更多的是惊喜与感慨。
3.
你看,你觉得事难办,是因为心悸如兔,不敢下手;你觉得事繁琐,是因为心乱如麻,无从下手。
吸一口气,静下心来,定下具体的小目标(最好用纸笔列下来),理顺思路,选好策略,按照顺序认真贯彻执行即可。
父亲告诉我插秧的策略很朴实:按步就班插,不惧怕,不后望,一步一个脚印,脚踩田埂,任务完成,便实现了小目标。
我处理学校的开学琐事,策略是先罗列诸多事项,按轻重缓急一个个去干,事项都打勾了,便实现了小目标。
所以,对付烦事琐事甚至人生大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重要。
隔壁老王的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惊掉我等屁民的下巴了,哈哈)!一步一步走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老王有老王的小目标,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小目标哦,不对,应该说是小小小小目标,比如,先赚它10万,也可以的嘛。
目标多么小都可以滴,但不能木有!
譬如说我在农场中学教书时,班上有一个男生在作文《我的理想》中透露,他的人生小目标是拥有一辆三轮车,能够天天拉菜去市场卖。
我强扶住下巴鼓励他说:好!目标很具体!好好读书,争取早日实现。
不要笑!人家这位小男生现已是粤西地区“南菜北运”的大BOSS了,把儿时的小目标扩展了不止千倍!
对于上进的人而言,小目标都不是死的,它活着活着就会变的嘛。
打住!扯远了。回归正题:做小事做大事,明确的目标很重要!
4.
做事有了明确的目标,下一步就得靠策略与执行力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文言文寓言故事,名叫《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宜烹,翔雁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故事中,两兄弟望着空中的大雁,为如何吃雁而争论不休,错过了射雁的时机,以至大雁飞得无影无踪。
两兄弟有了打下大雁来吃的明确目标,却无休止地去争论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从而错过完成它的绝佳机会。
今天读之,我们是不是觉得这两兄弟很傻冒涅?
是滴,的确是很傻的两个家伙。
可是,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做着相似的傻事,干什么事情都洁癖般追求完美,而忘记了最初的目标和最终的结果。
我印象很深刻,三年前,有一刚上一年级男孩子在我的托管中心晚托,就是下午放学后来中心写作业,老师会适当加以辅导。
男孩子的母亲是一个急性子的完美主义者,每次作业,孩子还未完成,她一来到中心便坐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百般挑剔,这个字写不端正,擦掉,重写;这个数不清晰,擦掉,重写,催促小男孩改正。
这个过程,我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每每此时,孩子都无比心塞憋屈,在母亲的喋喋不休中无所适从,从委屈哭泣到大闹反抗,再到沉默怠工。
母子俩没有那次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家的。
其实,母亲可以忍住自己的唠叨,让孩子先做完当天的作业,辅导老师进而查阅,适当加以辅导即可,不足之处待孩子班上的科任老师正式批改之后,发现问题再纠正也不迟,顺带还可以让孩子就此做做错题集。
试想,有哪个孩子每次作业都是一次到位,完美无缺的?
可是,这个母亲不太懂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对待孩子,对待作业都试图越俎代庖,且操之过急,抹杀了孩子自我发展的主观的能动性,挫伤了孩子的执行力,也错过了让孩子自由发展培养信心的好机会。
没有正确的策略,乱闹腾,还以为是为孩子好。
为此,我私下多次与孩子的母亲交流,诉之弊端,指出方向,但其依然我行我素。
母子俩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完成课后作业,提高学习成绩。可是母亲的做法却干扰了孩子本应有的朴素策略,破坏了孩子的本来就有的执行力。
悲哀呀,我无语。
其他相似案例,身边有很多。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我就不再枚举了。
5.
其实,我在筹办托辅中心的过程也遭遇过“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的囧境。
四年多以前,还在当教师的我想办一个托管辅导中心,给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小学生一个舒适安全的午餐午休及学习环境。
开始,我也是纠结如死绳:
场所在哪?
租金如何?
要不要办证?
能不能招到学生?
费用如何设定?
辞职是否值得?
焦灼,心乱如麻!
后来,身边的朋友及亲人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信任。
“想好了就干”
“很多难题都是在做中解决的”
“失败了又不会死,大不了回到原点,怕什么”
“文章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那就干吧!
未到暑假,我便递交了辞职信。之后,事情比预想中要顺利得多:
在一小学旁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
在二手市场购回了必需的家具、器材。
通过自媒体发布招生小广告,暑假班招到六七个孩子。
于是乎,我的托辅就这样慢慢起步行走了。
现在,我中心一直都是满员状态的。
有了目标,若考虑太多,则贻误先机,先干起来再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我之前,不到一年,附近各种托管辅导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别扯谈,别磨叽,干了再说!
6.
事情那么多那么烦,怎么办?
静心顺思路,想策略!
有了明确的目标(有时模糊也无所谓了),然后怎么办?
马上去做呀!
大田插秧,老在心悸老在想,秧苗会自动立在田中?
开学事务多,老在焦灼老在郁闷,问题会自动消失?
我开托辅中心,若是再磨蹭几个月,那可能就没立锥之地了。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出发的毒药,是前行的绊脚石。
脸谱网CEO马克·扎克伯格曾对他们员工说:“Doing is better than perfect。”比完美更重要是完成。
母亲说:饭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一件做。
动手做,胜过任何完美的想象。
去做,事情终会有完结的一天。
光说不练,不去做,然并卵!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