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过犹不及》读书笔记2-界线是什么

《过犹不及》读书笔记2-界线是什么

作者: o亚亚o | 来源:发表于2017-07-20 23:24 被阅读0次

一、界线的范例
任何能区分你和别人的不同,或显示出你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的,都是界线。如:
1.皮肤:你肉体的自己是第一个让你知道你与别人不是一体的存在。
(受过肉体的戕害与曾被性侵犯的人,对界线常常无法有明确的感觉或概念。因为他们年幼的时候就被别人告知:他们的所有权并不是真的从皮肤开始,别人可以侵犯他们的所有物或为所欲为。因此,长大以后,他们便很难为自己建立起界线。)
2.话语:你可以用你的话语来为自己建筑起一道道保护自己的围墙。
最基本的话语就是:“不!”——不能对外来的压力与你内心的压力说不,你就失去对你所有物的控制权了,也没有享受到“自我控制”的果实。
当你和别人沟通你的感情、意图,或喜恶时,你的话语正在为你的所有物定位,否则别人将很难了解你的立场。给对方一个很清楚的信息,让他人可以了解你的“规矩”。
3.真理:在真理中总是比较安全,不管是了解神的真理或了解有关你自己的真相。
真实的了解与面对自己,才能让你完整。
4.地理上的距离:通达人见祸躲藏。
当你向对方显示你的界线后,与对方保持一端有形的距离,可以为你的肉体、情绪、属灵上的需要,再重新充电。
或是,你离开一下,以避开危险,使事情不会恶化。
保持距离,使对方明白你所设立的界线是确实的,知道对方能够解决问题。
5.时间:当你的生活失去控制,当你的界线需要设立或重划时,暂时离开一个人或是你所从事的工作一段时间,可以让你重新掌握生活中失控的局面。
在精神上或情感上从来没有和父母分离过得成年小孩,往往需要与他们的父母分开一段时间,来舍弃旧有的包袱,重新为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画出新的界线。
6.情感上的距离: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是一条暂时的界线,可以给予你的心所需要的安全空间。但非长久如此。
你不应该一再让自己受伤或失望。假如你现在正处于被凌虐的关系中,你必须等到真的很安全了,或可以看出对方确实改进了,你才可以回去对方身边。许多人都因原谅了对方而太早相信他,不先确认一下他是否真的悔改。
要能原谅他人,要懂得先保护自己,直到你确定对方已有改变为止。
7.其他人:你还需要依赖别人来协助你建立与保有界线。
首先,你人生中最基本的需要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人常常会因为害怕失去对方,而一再忍受虐待,可是如果他们能够打开心门,让别人来帮助他们,将会发现其实那个一再欺负他的人,并不是这世上爱的唯一来源。他们可以从支持团体中得到力量。
其次,我们需要新的意见与教导。界线并不是设立在虚无缥缈中的,设立界线往往需要一个支持网。
8.后果:侵犯别人的地盘是有其恶果的。
后果好比在篱笆加上铁刺,让别人知道我们对自我的尊重是真心真意的,如果有人胆敢侵犯到它们,一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是在告诉对方: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原则,我们全心全意地承诺要依据对我们有助益的价值观而活,我们将保护和防卫这样的承诺。
说出口的威胁,就要做得到。

二、什么在我们的界线范围之内?
我们只需为什么负责?
1.感情(feelings)
感情对我们的动机和行为来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感情,不只不能被忽略,也不能为其所控制。
我们要“拥有”自己的感情,并且要对它们有警觉性。
感情来自内心,可以让你知道你与对方的关系或状况。——感情是你自己的责任,你需要自己先拥有主权,认真地把它当成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症结并设法解决。
2.态度与信念
态度:你对神、生命、工作,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与倾向。
信念:你所接受为真理的任何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出自己的态度和信念,这正是我们生活不安的来源。
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态度与信念。
3.行为
行为是有后果的。
假如我们认真念书,就会得到好成绩;加入我们对别人好,就会更加亲密……
假如我们栽种的是懒惰、不负责任、失去控制的行为,我们收成的将是贫穷、失败,以及生活上的放荡不羁。
但是,加入有人介入别人的“因果关系”,不让这些人自食其果,反使这些人变得更为无能了。
这种情形常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父母常常会对孩子大声嚷嚷或唠叨不停,却又不让孩子对承受他们恶行的后果。
“温和,仍要求子女必须为后果负责”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有信心、对生活有控制力的子女。
4.选择
我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结出“自控”或“节制”的果实。
界线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我们常常放弃自己选择的主权,而把选择的责任改放在别人身上。
我们必须了解,不管我们怎么想,使我们在控制自己的选择。
人有选择的主权。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根据别人是否允许、或因自己的愧疚感而做决定,将产生愤恨不满的情绪。我们实在太习惯别人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了,而一味自己“勉强、作难”为别人所做的事,是出于自己的爱心。
设下界线可以使你一定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自己做的决定,你就必须承担他们的后果,同样,你也可能因为没有做出本应该做的决定,而错失本应该拥有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5.价值观
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就是我们所珍爱的并以为重要的东子。但我们却常常不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担负起责任。
比如我们误以为权利、财富、快乐,可以满足我们内心最深层的欲望,事实上,我们想要的是爱。
在我们错爱或错惜价值不会持久的东西后,对自己的失控行为能承担起责任,或当我们愿意承认那是不能满足我们的东西时,就可以重新设限,使我们有颗崭新的心。
界线不是帮我们否认,而是要我们坦诚自己有哪些陈旧有害的价值观,改变它们。
6.界线
要设立良好的界限,有两个观点特别重要:
①要对别人设立界限。错。其实我们做不到,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限制自己。
②要设定我们自己内心的界线。我们需要的自制,而不是压抑。我们内心需要有个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放进感情、冲动、欲望而不表现出来。
我们必须能对自己说不。这包括毁灭性的欲望,以及那些虽然好但非适当时机去追求的欲望。健全的内心架构和掌握主权、责任感、自制一样,是设立界线与自我定位很重要的成分。
7.才干
我们需要工作、练习、学习等,来克服“又恶又懒”的失败。
8.思想
要在我们的思想中建立界线,牵涉到三件事:
①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思想方式与过程,他们只是很机械性地思考别人的观点,不曾顾虑到自己的看法。他们把“别人”的意见、理由,全往自己身上囫囵吞枣,没有半点质疑,也不去考虑“到底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我们当然应该听听别人的意见,斟酌分量,却不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双手奉送给别人,我们应该依据我们与对方的关系为自己来看事情的轻重,互相“雕琢”造就,而仍然保持自己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
②我们必须在知识上有所长进,而且拓展我们的心智。
③我们必须澄清那些被扭曲的思想。我们常常不能够看出别人的真相,而用过去的关系与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曲解别人,甚至对那些我们最了解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若要有控制自己思想的主权,就必须积极地探讨我们或许在哪里出了差错。若我们能够吸收新的资料,我们的想法自然会随之调适,得以与现实更为接近。我们也必须确定自己的思想可以与别人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要别人了解它们,就必须自己先说出来。
9.欲望
我们的欲望也在我们的界线里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与需求、梦想与希望、目标与计划、饥饿与渴慕。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满足“自己”,可为什么,“我的欲望”却很少得到满足呢?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谁是真正的“我”,与我内心真正渴望的。许多欲望会乔装。我们所欲望的往往与我们不真需要的混淆不清。所以,在知道向神恳求什么以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10.爱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爱,并且响应别人的爱,这是神所给予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许多人因为受伤和恐惧,而不能爱与接受爱。心门紧闭不开。
《圣经》:心的两种作用——接受恩典,而且让爱自由地流进流出。
我们需要为这爱的功用负起责任,并且经常使用它。我们的心是自己的所有物。不要隐藏我们的爱,或排斥别人的爱,而负起必须积极响应的责任。不去逃避爱的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犹不及》读书笔记2-界线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ij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