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班故事(18)

七班故事(18)

作者: 艾小花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3:24 被阅读0次

    2018.11.22。周四。小雪。感恩节。

    课前简单板书(不太丑)

    在西方的节日中,感恩节是会不断出现在我们班级的。原因嘛不用多说都知道。当然,我班的主打还是传统节日和节气。其实传统节日和节气的文化中很大部分是有感恩的,只是没有明确有“感恩”字样罢了。

    开课时根据板书稍详细聊起感恩节。发现大家对这样的故事很有兴趣,听得特别认真。尤其说到感恩节的游戏:小勺子滚大南瓜。看得出大家都在想象那样的画面,巴不得立马就玩一玩。游戏与故事的魅力啊!不知道回家他们有没有真的玩一玩。也许明年我们可以组织来玩一次。西方节日中的游戏趣味性更强,比起节气时的祭祀或者立蛋或者点雄黄酒更受年轻人的待见。

    重点还是给想感谢的人写一句话,毕竟这是语文课啊。课上做了示范,下午就收到很多“情书”了。

    倒了
    倒了,到了! 七班故事(18) 七班故事(18)

    据说还有很多“情书”正在路上。也在朋友圈看到孩子们写给家人的话,一些家长感动得很。

    谁说孩子在写写画画这些时,不是怀着感恩之心的呢?我们还要多创设机会,让孩子们发自肺腑的爱跟世界有连接,爱要流动起来才会有能量。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让孩子为我们做些什么吧!请及时跟孩子说谢谢吧!告诉孩子我们很需要他吧!这样就埋下了“感恩”的种子。

    七班故事(18)

    附:

    家庭教育

    1.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拖延症,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孩子虽是孩子但也有孩子的本分、也有独立的能力,许多事情并非一定要家长出手才能做好。像穿衣、整理、做计划……当家长过度代劳的时候,孩子本该自己完成的事情也就没那么积极,落下了一个拖延症。

    所以说,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就是适当放手,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生活中有多少人,终其一生的努力拼搏,仅仅为了获得父母的一句肯定。

    受伤的孩子,内心脆弱之时,更需要家长的及时肯定。假如孩子总是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除了一根筋死磕到底地证明自己以外,还可能走向极端,自暴自弃,或破罐子破摔。

    面对受伤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成绩和进步,我看到了,你很棒!

    在「看到」的基础上「肯定」,是家长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态度。但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表现出指责、不耐烦、失望的态度。

    3.有人问,一个得不到外来鼓励的人,如何保持上进心?真是一个好问题!外的力量只能激发和引导,而起根本作用的是内在的热情。内在热情有三个层次:

    一是优势。发现自身优势,并强化之。

    二是责任与目标。自觉担当一些使命(梦想),并建立目标体系。

    三是忧患。因为危机常在,不上则被淹没。

    4.父母为孩子规划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它道路,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有时候会不惜自毁来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竭力为孩子选择最优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藐视自己的出身,是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投射,孩子可能从小就在他们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5.不允许犯错的家庭,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

    在我们的教育观念里,出了差错往往就代表着失败。我们从小不被允许犯错,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

    我们按照一个看似”正确“的模板教育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教育我们的——这样不准做、那样不行、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

    这样做,看似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成长,却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和天性。

    做父母不易。我们都担心着孩子的成就和未来,为了避免孩子犯错少走弯路,恨不得代替孩子披荆斩棘,只给他留一条康庄大道,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安排好,恨不得把我们认为"对的""成熟的"经验一股脑的灌进孩子的脑袋里,保证孩子永远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但是我们的经验总是有限的,我们的视野也是有限的。

    孩子虽然在我们的安排下能够貌似平安健康的长大,但是他的终生成就最多只能成为另一个像我们一样的人。

    就算是我们将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孩子,但是孩子却无法创造自己的价值,那他只能一辈子都活在我们的安全小屋里面。

    生命有无数种可能,没有人能预测将来。我们为了保证孩子的人生"正确"剥夺他们探索的机会、尝试的愿望。这种做法,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班故事(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kl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