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六)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23:23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大德之动,服从于"道"。"道"这个东西,总是那样模模糊糊。它是那样模糊啊,模糊之中却有它的形象;它是那样模糊啊,模糊之中却有它的实物;它是那样深远暗昧啊,深远暗昧中却蕴藏着极细微的原质。这原质是很具体的,这原质是很真实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不消失,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初始。我是怎样知道万物初始的情形呢?就是根据这个"道"。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出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能迷惑。因此有道之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法式。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自高自大,反能长久。正因为与世无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古人所说的"委曲可以保全"这些话,怎么会是空话呢?要诚心诚意去遵循。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发号施令是合于自然之道的。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是天地。天地造成的狂风暴雨都不能持久,何况人为的事呢?所以寻求"道"的人,与"道"相同;寻求"德"的人,与"德"相同;失去道德的人,行为就有过失。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行为有过失的人,过失也乐于找到他。诚信不足,就会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

相关文章

  • 老子箴言(六)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2、致虚极,守静笃。 ...

  • 老子哲学(六)

    关于柔弱者的力量,爱好和平者的胜 利,与潜隐的利益这一类的训诲,真没有 个人比老子讲得更有力量。因为在老子看 来,...

  • 老子杂谈(六)关于《老子》(上)

    多了解一点《老子》这本书,对于感悟老子的智慧,非常有必要。 壹 历史没有真相。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古代的事情,都是...

  • 王子文集之《道源乡情》:一部才情俱佳的诗文集,让您如坐春风

    “道源”,指老子诞生地安徽涡阳。全书分老子情、故乡情、至亲情、道源情、、校园情六个部分。“老子情”歌颂了圣者老子,...

  • 读书社:诸子百家3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

  • 老子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若存:永续不绝。绵延不绝好像永远存在着...

  • 《老子》与医道(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直译:活着的人考察自己和万物的实践不是固守而一...

  • 《老子》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道”是那样神妙而永恒,...

  • 《老子》的“三”、“观”与“三观”

    文/似或存《老子诲三观04》 一、《老子》的“三” 《老子》书中有六处涉及“三”这个数字。来看看: 《马王堆甲本·...

  • [六治]观心法

    电视剧《老子传奇》中,老子的第三位老师紫真先生,向不远千里而来求道的老子传讲了[六治真言],可以说这[六治真言]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s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