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陆续了解到公司和部门的一些裁员(优化、调整,是什么词不重要)消息,我感觉挺震惊的,自己工作十多年了,还是近距离第一次感触到,虽然最近几年总在新闻上看到某些公司裁人了,某些公司倒闭了,可毕竟身边没有实质性遇到过,所以总是一闪而过,到第二天就全忘记了。
而这次不同,大家都心事重重,害怕遇到的是自己,对于离开的同事来说,感情上肯定是很难受的,因为谁都不愿意以这样一种形式离开;而对于目前安全的同事来说,你越紧张,说明自己的情况越不乐观。
而且这股浪潮居然还延续到年后了,说明形势确实不乐观。自己也想了好多天,理理自己的思路,也要为未来做下准备。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目前形势不太好,尤其互联网泡沐也比较大,大家享受好日子的时间太长了,前一段时间滴滴发公告,说“取消各类什么水果、锻炼啥的补贴”,可想以前他们上班的环境简直太好了,完全是享福。
形势不好,企业就必须有所动作,其实这是可理解的,企业是为了追求利润的,如果收益减少了,就必须节流和提高效率,常用的形式就是裁员、业务和人员整合、加班。
这些调整的背后,根本的目标就是生存。员工少了,就可以少支出;业务和人员整合了,就更能聚焦了,更专注于生存了;加班是期望效率提升,变相就是收益提高了。
如果裁员,那就按照标准进行赔偿,这是一家良心企业应该做的。可一些公司,裁人就裁人吧,可为了减少赔偿,想着各种方法恶心人,希望员工自行离开。比如说要996了,或者说要考核啊,或者说你现在能力不够啊,总认为你亏欠了公司,总认为应该和公司同存亡,有好事的时候想不到你,有困难的时候想到你了。
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流氓,用董路批评中国足球的话说,就是把人当傻逼。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要总以为公司是你的家,不要自我感动,时刻保持清醒,尤其在困难时期。
另外裁员一定要公平,去年给我的感觉裁的最多的就是技术人员,大部分是一线人员,很少涉及到领导层,这方面京东开了个好头。
腐烂永远是从上面开始的,而不是从下面开始的,如果裁员完全不涉及到领导层,你认为能解决问题吗?会治标吗?
在互联网泡沐时期,大家是不管做的对不对,而是在意做不做,反正你想着法的做就行了,做失败了,也不是你个人负责,甚至不是公司负责,由投资人负责。现在很多公司倒闭了,原因说是没有人投钱了,想想也是挺搞笑的,这那是做事,完全是忽悠。
意识到危机了,才会想对策,每一个决策背后要深思,一旦有了这个意识,那么在分工、团队合作、业务方向会更加的理性。这些举措的背后都是为了提升效用(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大到公司,小到部门,都会想一些办法,比如出台一些制度,或者使用一些方法论,或者真正从客户角度思考,这些举措多多少少会有用的,这个话题比较大,本文不做说明。但切记以人为本,不要限制人,在特定的时间,要意识到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合适的,不然就是完完全全的无用功。
接下去说说加班,从公司角度看,加班是一种态度,是希望大家更有紧迫感,间接的能多干一些事情。
不评论加班这种行为是否合法,我觉得只要不是强制每天加班,应该是可理解的。可千万不能让加班走入误区,尤其如果员工觉得加班完全没必要,那么效果肯定不好,实实在在的一种负担。
因为加班必然会打破一些人的生活规律,比如我,每天要坐很长时间的班车,如果加班,到家就要10点了,我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多多少少也说明了我目前的工作状态是比较平稳的,对个人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可加班确实会带来很多问题,我只是不希望每个公司以这样的形式让员工走人。
加班有好处吗?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正确对待,至少对个人来说非常有好处,完全可以使用这段时间好好学习学习。
加班不干活吗?其实大部分情况,我觉得白天能好好利用,根本不用加班,加班更多是一种态度。
加班还有一种不良影响,很多人为了显示积极,故意加班,很难评价这种行为的好与坏,但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攀比之风不可。
从公司的角度说完了裁人,接下去从员工自身说说。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自己被裁了,虽然很大几率不是自己的原因,但内心还是很难受的,很难一时说服自己,这代表了公司对你的不认可,会让你失去信心,尤其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前提下,这也侧面说明平时我们要多多评估自己。
对于我这样年纪比较大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一家公司呆的时间也比较长了,很容易陷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虽然工资常年很难上去,但优势在于安逸和平稳,人很容易中庸,很容易懒惰,一旦这种情况加剧,很难跳出去,也就是说很难面对失业,更让人焦虑的是,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而自己不寻求突破,会让内心越来越柔弱,不能承受压力,也会失去斗志。
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如果某一天事业了,你准备好了吗?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你的基础技术能力怎么样,基本功扎实,学习其他的时候效率会更高。
- 你的技能落伍了吗?毕竟现在招聘的东西可能是你没有学习过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
- 你有专长吗?比如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 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 你的家庭对你工作的依赖度,以及支持度,潜在的顾虑。
这些是你个人的情况,个人必须和外界对接,还要审视这几个问题:
- 你的人脉怎么样?说直白点,就是有人给你介绍工作吗?
- 你有一定的影响力吗?对于一个不了解你的人?会不会被你描述的东西打动?开源项目?写过书?知名公众号?
- 你的职业经历丰满吗?
我们平时不考虑这些事情,或总觉得不屑,在此时此刻,显得如此的现实,在行业整体不好的时候,很容易摧垮一个人。
我们希望改变,可改变何其难?说服自己容易,改变固有的行为却太难了。
没有规划好,在面对风险的时候就无法面对,这是这次事件给我最大的启示,当然不是说我没想过,而是想的太慢,总包有侥幸心理,而且发现自己缺的太多了。
幸亏现在还来得及,我现在在审视两个问题:
-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要找工作,我准备好了吗?技能、人脉、年龄、资历等等,这些还行吗?
- 我打算不工作了,陪着我闺女上学,我媳妇上班,那么在家里我能赚钱吗?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
我觉得现在思考还不晚,本篇文章是为了警醒我,也是鼓励我。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D:yudadanwx,虞大胆的叽叽喳喳),一直在用心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