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在尖沙嘴海港城见到绘画展览,展览的场地不大,一间房子的大小。作品不多,只有几幅水墨画,几幅西洋画,加上几个手工艺术品。在这个人流量超大的位置,商家充斥的地方,找个小小的空间来做展览,显得别具一格,也引得不少人驻足欣赏,虽然身处闹市,这个小小的展览厅却显示出其安闲的神态来。
海港城靠近天星码头的一侧,是另一个安静所在,一间大大的书城。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还有各个行业的不同语言的书。里面有很多人,大家安静地或坐或站,静静地读书。只有偶尔一声轮船的汽笛声把书城里安静的空气冲动,显示出窗外的海里有一只大船在慢慢驶过。
无论是这个小的展览厅,还是这间大的书城,在这个喧闹的城市里,没有被淹没,都还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生命力。身处其间,突然有种离绝尘嚣的感觉。
2
接近书籍与艺术,并不能让人直接提高,就犹如老雾讲的,读书有的是读傻了,艺术也会让人离尘世太远,但是这些能给人以熏陶。
熏陶是个什么东东?
熏陶是徜徉在这个环境里吸收了环境的气质,是在这个气氛里吸收了气氛的节奏,是在纸张的气味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在诸多作者的表述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这其中的滋味只有沉浸在里面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人生百态,都在这些书籍艺术里,想尝,顺手拿起来都可以管个够。
3
家族里有了个微信群,被堂妹改成了“老杨家”,让我想起了烧鸡,哎,嘴馋了。不过大家讨论的可是书法如何写的问题。本来说家事多,现在突然改成讨论艺术,有点不适应这种变化。
这源自家叔书法亮相较多,我的小家也是每日全家挥毫泼墨,写字画画,已然成风。微信群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说得还挺热闹。
一个家族里,讨论的内容从家长里短变成了艺术,这种熏陶也是令人陶醉,虽然未有人能有所成就,单是有了这样的爱好,家族这艘大船的方向也不会偏太远。
4
人在闹市追求安静也好,追求喧闹也好,无非是追逐自己的内心,内心的追求是带领自己脚步前进的。
自己的内心看重什么,眼睛也会看到什么,进而关注、学习、研究、精进,最终会有所成就。
据说齐白石幼年跟师傅学做木匠,从师傅教的传统雕花做起,关注花纹,后来苦研残本《芥子园》画谱,终于收获甚丰。在通过拜访师友,终于成就一代名家。
内心的动力才是真正的动力之源,追求什么的到什么,才是符合世间的规律。
《圣经》说:“你们谁有儿子求饼,父亲竟然拿石头给他呢?”
求饼得饼,才是正常的。有人看到别人成功了,就归功于他运气好,其实不如说他追求的就是成功。成功在内心决定去追求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5
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让不少人沉浸在纷繁扰攘的事务里不能自拔,内心对艺术的向往,对自然的向往,对文字的渴望,对宁静的追求,慢慢被挤到了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
慢慢地,我们成了别人眼中的俗人,还好,至少内心保持着那份优雅。
几乎没有人能站到大雅和大俗的两个极端,因为那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极致,也是人类内心存在的极致。我们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要么注重自己的内心,要么靠近现实生活。无论单独偏向哪一端,都不能得到完满。
如果注重自身,靠近大俗,虽不免俗,却能更好地生存;同时不违背自己内心,注重追求内心的大雅,虽然处于俗世红尘,也是大雅之人。努力拓宽自己在区间的范围,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比如佛在世时也要吃喝拉撒睡,也要与人打交道,但是内心智慧的光辉却直接穿透了时间的束缚。
生活中原本也是“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带着内心的静雅去追求和体会生活,生活就是雅静的。
这样看雅俗之论便也充满了禅辩的机锋。
6
晚间坐在案几前,将书展开来看,随即心也安静了。
再看儿女也守着自己的书箱,津津有味地翻书,叽叽喳喳地边看边谈。
我感受到那个开启心灵的家伙来了,它散发着禅意,将整个世界濡染上安详的色彩。它不动声色地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打开,带着我们感受内心深处的幸福。我悄悄地给它打个招呼,任它自由地游走。
去泡一杯清茶,看着热气往上飘,带着淡淡的茶香。
在这个昼夜喧闹的城市里,呷一口茶,竟然品到那股浓浓的禅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