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行合一.知行鸿沟

知行合一.知行鸿沟

作者: 幽兰香 | 来源:发表于2023-06-24 22:35 被阅读0次

    时间:175/365

    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心学家王明阳的核心观点,历来为人称道。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王明阳)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后来人们对知行合一有了更为通俗的理解。

    知行合一,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动。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合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合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而是内有良知则外有良行,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张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认为只有由衷向善做到“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选择,良知会告诉你正确的路。只有把良知奉为信仰,服从到盲从的程度,知行合一才会成为一种本能,继而避免心不在焉甚至天人交战的工作状态,提高人生效率,无论面对什么挫折,都能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但实际在人们践行的过程中,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大概也就20%吧。

    因为古典老师说知与行之间隔着一道鸿沟,叫“知行鸿沟”,古典老师甚至说知行之间叫东非大裂谷差不多,无论怎么形容都说明从知做到行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许多人觉得读了许多书,懂得了许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许多减肥的人知道减肥的本质是管住嘴、迈开腿,可仍然减不下,体重继续飙升的原因。

    无他,就是道理懂了,行动永远跟不上。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知行之间隔着三大鸿沟。

    情绪鸿沟,知道一件事,我们首先会有情绪,会在脑海中翻腾,我究竟想做吗?做这事的能量有多大?

    就如通过写作变现的这事,看别人都在分享自己写作变现了,如何变现了。不断有人在分享方法技巧,可我总是没有行动,我的脑海中始终会想着,做这事会很麻烦,会消耗我许多休闲娱乐的时间,这样一想,我的心思就歇了,不想动弹。这件时就不断被搁浅,不能持续更新,公众号就做不起来。这鸿沟真得特别大。

    技术细节鸿沟,具体的技术细节怎么处理?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当情绪鸿沟填平了,想做这事了。第二道鸿沟又横亘眼前。做这事的具体技术是怎样的?有哪些技巧方法?我要怎么解决?

    我的公众号一直没有开始,就因为遇到了这样的事。我一开始以为公众号只能在电脑上编辑发布。我一想自己不可能时时坐在电脑边,这样要编辑公众号就太不方便了。所以就一拖再拖,总是不愿意更新。

    后来又一位热心的网友,她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她说公众号文章可以从手机上发呀,只要下载一个公众号助手即可。原来是这样,方法技巧就这么一点,但对我却像隔了千山万水一样,怎么也到达不了。

    非常感谢这位网友。知道手机可以编辑之后,我就陆陆续续发布了几篇作品,但仍然不能够持续更新。

    第三道鸿沟,自省。对这件事我们会在脑海中反复思考,反省,我要不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是不是很重要?这是关注当下的行动。

    所以,当你解决了情绪,技术细节,自省的问题,将这三点很好的融合了,你才可能行动。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有三个要素。

    动机+能力+触发器。

    动机非常重要,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的可能。能力是能不能完成这个行动的能力。还要有开始行动的触发器。

    比如写SS卡片的行动指引时,就要用这个句式:当我读到某句能触动自己的话的时候,我就停下来写一张卡。当什么时候,是具体的场景指引,这场景往往会触发触发器。触发器最好是系列触发器,就会让行动更迅捷。

    因此,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不断地去强化动机,提升能力,最后再建立一系列的行动触发器才可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知行鸿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zb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