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西台鱼灯

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2019-03-07 00:13 | 被阅读0次

每逢春节,玉环岛上处处鼓乐喧天,各种灯舞纷呈丰彩。在诸如龙灯、马灯、八蛮、狮子等兽形灯舞之外,说句真话,海边人还是偏爱“西台鱼灯”。

记得早时,每逢新年,坎门渔乡各家各户的大人上辈,都要为儿孙们购置一只小纸灯,或自制较小型的鱼灯,俗称“灯笼仔”。每到天黑,渔家小孩们就在灯内插烛点亮,在村口路头去等着鱼灯队,然后就成群结队地尾随着,致使鳞鳍闪烁的鱼灯队后面,还拖着一条长长的灯“尾巴”。当鱼灯队在海滩、晒场、庭院或街口戏舞时,场外是一圈由小灯围成的灯墙,煞是好看。清光绪六年《玉环厅志》中有一段记述:“制禽兽鳞鱼各种花灯入人家串演戏阵,笙歌达旦,环观如堵。”说的就是这回事。我们在少年时,也经过这种场面。

鱼灯的制作,不但讲究形似,也追求神似。通常是在“T”式木架的横梁上,用细竹篾按各种圆体海鱼的形态扎制轮廓,蒙上白漂布,再按照各种海鱼的首尾身形,鳞鳍皮色描线着色,制成鳌龙、黄鱼、马鲛、免鱼、乌侯、海豚等灯具。灯内可以燃插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最是壮观。

扎制鱼灯,坎门老艺人许云玉可算是一位高手了。西台前台、后台的鱼灯,几乎每年都由他制作。老人故世后,他的儿孙也继承了这番手艺,但总不及老先生的好。

鱼灯队的各种灯具都备双数。舞灯人各执一具鱼灯,分成两个顺序对应的队列。随着轻松热烈的吹打乐声,各队列中的海豚先行亮相清场,然后由龙珠导引,敖龙登场,各种鱼灯尾随而出。围绕“鳌龙抢珠”这一情节过程,舞灯人脚踏碎步或小跑步,手举鱼灯轻轻摆动,模仿鱼类在水中悠游的姿势,或首尾衔接,招招摇摇;或交叉回环,鱼贯而行。其主要阵式有“流水阵”、“跳龙门”、“走四角”、“五路梅花”、“十字交叉”等。

鱼灯舞的主潮是“衔珠”。这时,张着大口的“龙头”已将龙珠“衔”在口中,舞珠人席地而卧,仍仰举着龙珠,躲躲闪闪,企望挣脱,其他鱼灯环绕周围,或推波助澜,或结伙嬉闹,整个场面气氛骤增,动人心魄。围观的人一边喝彩,一边把鞭炮、火花、焰火等“火力”集中射向场中。这时,只有押阵的“海豚”可以保护其他舞伴,甚至将可能造成伤害的鞭炮扔出场外。到龙口“衔”定龙珠了,整场舞蹈提示的,便是一种悠然满足的情态。

西台鱼灯有两队,分别在前台、后台两地,并各有其特点。前台的鱼灯表现上比较奔放、浑实,场面也较开阔、宽松;而后台的鱼灯则比较细腻、灵活,活动幅面也较小,故而也适合女子舞跳和在舞台上表演。

从本质上说,西台鱼灯及鱼灯舞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货。据调查,当地民众大多是闽南渔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在清同治5年玉环设厅展复前,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了。大约400多年前就已将鱼灯从福建东山岛原籍传入。当地渔民数百年来一直继承祖业,从事海洋钓捕作业等,(又根据本地的特点,兼事海涂拦网、放罱流刺等)。生产形式的增进和捕获品种的增加,拓展了他们艺术想象的空间,致使灯具制作、舞姿、舞式等,也不断地得到改进,脱颖出许多崭新的舞蹈程序和形式,另开了一番新生面,并年复一年地相因承袭,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习俗性活动。

这种习俗性娱乐活动,据说可以追溯到海洋渔民早期的图腾崇拜,起源于对于海龙的敬畏、崇拜以及对被捕获物的祈祷和表达对于获得丰收的意愿,既有娱“神”的功能,又能用以自娱。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巫”的意识已被淡化,而以鱼灯和鱼灯舞表现“吉庆有余(鱼)”和丰收的喜悦;在新年的活动中,又包含着“连年有余(鱼)”的寓意。它在长期的节俗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这种民众意识的转移,为易俗移风,建立社会新风尚,揭示了可能。鱼灯队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鱼跃龙腾、金鳞闪烁、银鳍熠熠,一派欢乐、升平的节日景象;一幅欢快、祥和的渔区生活画卷。

鱼灯队在过去一般由当地社庙组织,所以,活动仪式中难免要被沾上一些封建迷信的成份。解放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扫除了封建糟粕。在鱼灯舞的组织上,则一般都由村、社等生产组织或集体集资操办,更因为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不断获得新营养,不断地加工提高,成为新的社会习俗的一个方面。近几年来,西台鱼灯曾参加地区调演获奖,曾被江苏电视台拍摄进专题节目,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编辑部收进录像资料,在今年我县科技兴岛活动中,也出尽了风头。我们相信,它同我国其他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一样,其生命力,将是无穷尽的。

    本文标题:漫话西台鱼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banbao/vjuvx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