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传承是部血泪史,中世纪的基督教对哲学,像是有用就拿来用一下,用过就丢,异教徒,杀戮,烧死,掠夺。 开篇没多久...[作者空间]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先说说,我为什么会读到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当文人情怀泛滥之后...[作者空间]
《精进》是加入读书小组读的第二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采铜——被网友称为“知乎精神”的代表,当初买这本书的原因也正是...[作者空间]
直播概要 快思考,慢思考是如何产生的? 是什么决定了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这种判断? 人们是怎样评估不确定事件的...[作者空间]
这是我读《思考,快与慢》的第五篇读书笔记。 笔记的内容是书中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26章—34章)。这一部分书中提出...[作者空间]
这是我读《思考,快与慢》的第四篇读书笔记。 笔记的内容是书中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26章—34章)。这一部分书中提出...[作者空间]
这是我读《思考,快与慢》的第三篇读书笔记。 笔记的内容是书的第三部分(第19-24章)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这部分说...[作者空间]
读《北京折叠》第一部分 读《北京折叠》第二部分 本文音频版 我喜欢这其中环境的描写,“拥挤的男人女人围着小摊子挑土...[作者空间]
这是我读《思考,快与慢》的第二篇读书笔记,是书中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第10-18章)的整理和总结。 我们首先来...[作者空间]
第一次读《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时,我读的小心翼翼。这么一部被众人认可并推崇的经典书籍,一定藏着惊世骇俗的人生宝典,...[作者空间]
(第一部分链接) 第二部分音频版 北京的每个四十八小时,被三个空间的人给瓜分了,但并不是均匀分布,人数也并非除以三...[作者空间]
这本《思考,快与慢》是加入读书小组第一天选定的阅读书目,为此,读书小组的每个组员都制定了自己的阅读计划,我计划是用...[作者空间]
读书每个人都会,但是100天读33本,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100天读33本,意味着平均每3天读一本。恩,和你一...[作者空间]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哪些书,你也许能回答对方一个书名,说:我在学校的时候读过这本书,它都我有很大的帮助。而当对方问起...[作者空间]
很庆幸在这个年纪,有幸读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刚开始并不是那么好读,但熬过前几章之后,就会豁然开朗...[作者空间]
(一)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我听了一遍,读了两遍,记了25篇阅读笔记,可是我却迟迟写不出读书笔记,为什...[作者空间]
北京折叠Folding Beijing译文取自网站:http://uncannymagazine.com/arti...[作者空间]
1. 有一件事儿特神奇,自从有了宝宝,我跟重生了似的。在笑来老师的概念系统里,就是自动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或许只...[作者空间]
谈一谈《富兰克林自传》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读书 开始主动学习之后,发现一些企业家和伟人几乎是天天与书为伴。富兰...[作者空间]
已经是第二次看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次看是在笑来老师的专栏上知道的,于是就从知笔墨上看了这本书的电子档...[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