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开篇就是一个谜。 道到底是什么? 翻道德经的内容,发现“道”只能意会...[作者空间]
《道德经》第79章说: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作者空间]
用到“吾”的有9章,也就是第4、13、16、21、25、37、43、54、74章;另外三章(29、49、69)虽然...[作者空间]
有一个“我”指的是百姓,而不是老聃。 《道德经·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作者空间]
道德经里面直言“我”(老聃)的有三章,20、53、67。另一章(第17章)是关于百姓的章节,另外单列。 《道德经•...[作者空间]
今天来这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通常的理解是这样的: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 开始看到这样的解释越发觉得道德经...[作者空间]
先生在这一集里面讲的内容比较多。原文是: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先生...[作者空间]
今天看道德经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you3),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 不行而知,...[作者空间]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出自《老子·道经·第七章》 有多种理解,有代表性的有下面三个: 解释1:遇事谦退无争...[作者空间]
今天听傅佩荣先生的讲座,《道德经》第四八章【用减法来悟道】。 有一点随想。记录如下: 对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