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突破瓶颈,将创作进行下去

突破瓶颈,将创作进行下去

作者: 云岛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17:41 被阅读0次

        关于学习如何写小说这件事,我们总觉得这是作家关注的事情。直到我遇到这本书,《安.兰德小说写作课》,我觉得自己多少有些狭隘了,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在这本小说里,我切实的体会到了。作者在讲述如何写小说,而我这个外行看到的是,她在说如何搞创作。关于创作这件事,就不仅仅是写小说,还可以是设计一个作品,设计一个产品等等,一些关乎创造的事情。

      比如:我现在在幼儿科学课程,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历时15年,尚未到经久不衰的地步,但依然在幼儿课程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新与创新,从来都是我们这群设计课程的老师们的心头事。在这个课程的框架里这么多年,我意识到我遇到了瓶颈,不知道如何突破。辗转发出,这么想,那么做,都似乎冲不去一个熟悉的圈子。我和我的同事们只能在原来是课程里打转,不是方式,就是包装,再者内容,或者理念等等,然而几轮下来,回看新的设计,还是有老样子的成分。新瓶装旧酒,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至少不是我追求的。

        今天所拆解的书籍和创作相关,也让我在课程的设计上茅塞顿开。所以特地把这部分内容拆解成课,在创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突破,将创作进行到底!

      《安.兰德的小说写作课》书中提到一个问题:如何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合理时间内描写得当?这真是个好问题,也就是在你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合理时间内创作得当?这是我对个问题的延伸。

        如果你是一个作家,回想自己的写作,你一定思考过,如何才能描写得当,或者才能描写的更精彩,更动人,更引人入胜。如果你是一个像我这样的一个设计课程的老师,你就会想,如果做这个课程才能够更好的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满足需求。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这个追求中,我们很可能太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水平是什么样的,合理时间内,这个这个词汇更是有点匪夷所思,什么是合理的时间呢,有时候你可以瞬间就写下整篇文章,有时候似乎几个月也想不出更好的场景来继续你的故事的创作,就像我,在课程设计里反复多年,都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想法。

      安.兰德女士在书中的提问我逐渐的的走进自己的创作历程中,不论你是在写一篇稿子还是一篇小说甚至是一部书,甚至一个产品,如何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合理时间内描写得当,创作得当,都是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此刻请大家静下心来,和我一起走进《安.兰德小说写作课》这本书。

      《安.兰德小说写作课》是安.兰德为朋友们开设的10堂小说讲义汇编而成。首先安兰德探讨了小说写作中潜意识与灵感的关系,之后以清晰的脉络逐步深入分析了小说写作的四大关键要素:主题、情节、人物塑造、风格。她从自身的创作经验出发,结合多为创作者的作品段落,给读者提出了独到、实用的写作建议。

      安.兰德是俄裔美国作家,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哲学家。著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后者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全球累积销售近亿册。

      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位伟大的作家书中,去聆听她关于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建议。

    回到刚刚的话题:在你的创作过程中,如何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合理时间内创作得当?接下来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评估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水平,

第二部分:运用自己的潜意识

第三部分:突破瓶颈,相信自己的潜意识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一个部分:首先我们阅读书中原文。

《安.兰德小说写作课》P1

      “ 假设你开始写故事,头一句描写日出。仅仅这一个句子,遣词造句就必须有大量的的知识储备,而且意识必须自由运行,达到不需要停下来思考的程度。

      语言是必须学习才能掌握的工具。刚出生的时候,你并不懂语言,你第一次了解到某个物体是桌子,桌子这个词并不会自动进入你的脑海,你重复了很多遍才习惯了这个词。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自动跳入你脑海的依然是母语单词,你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毫不费力的调用外语单词。

      在坐下来写作之前,语言与你应该是自然而自如的遣词造句,不需要搜肠刮肚,否则你就是在为难自己”   

                                     

        在创作之初,你并非是一无所知,而是运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去创作。你的所学所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呢?我现在可以设计出一个幼儿科学活动,但未必短时间内设计出一个初中的科学课程,我知道如何设计课程的框架,但是课程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方法达成的目标,我都需要去学习,因为我懂得幼儿阶段的学习,但我对初中生的课程不了解。所以第一个前提是:评估自己的水平,是否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比如你写作,在海量的词汇里搜索出适合表达出此情此景的词汇,海量的词汇在头脑里顷刻提取出来,而不是翻阅词典进行逐一对比和挑选。如何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没有给出捷径,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前提。怎么检测和评估自己是否具备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呢?作者给出了几个关键可以观测的点:第一、创作内容是否是自然自如的。第二,创作是否是自动运行的。第三:是否频繁的出现搜肠刮肚的现象。

      回顾我的写作过程,上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做了一个梦,因为一直在研究梦和潜意识的关系,所以我有记录梦境想习惯。梦境在醒来后依旧清晰可见,仿佛仍置身其中。我坐到电脑前,要抢先在梦境模糊和忘掉之完整的写出来。当描写到一个感受的时候,我开始词穷,我只能用开心、高兴、愉快、兴奋、等词汇去描述梦境当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但是还是觉得不够贴切,坐在那里去感受,还是在自己已有的词汇里匹配不到当时的情绪。不由的翻看情绪词汇,翻看挑选完以后,后面的梦境逐渐开始加入进自己的意识,梦的片段性开始逐渐消失,意识加入进来,我开始对梦境有了意识层面的解释和连贯性的链接,导致这个梦境的记录无法还原。

      我检测我的写作水平,在一个感受性的记录和描写中,我并不能自如的写出恰当的词汇, 我需要翻阅字典,甚至挑选词汇,这样浅略评估下来,我的写作水平是有待提高的,我需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去积累储备大量的知识。

        你可以回顾一个关于创作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用作者给到的建议去评估一下自己在这个创作中的水平是如何的?

      在我当前的知识储备水平下,我无法立即就去把我的知识储备提高上来,但是我我又需要把梦境记录完整,我如何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描写得当呢?我想到的办法是我可以在遭遇词汇卡壳的时候,跳过去,继续写,直到写完,再回顾打卡的地方,继续去写,起码我可以把梦境完整的记录下来。

        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呢?毕竟马上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不能解决当下我难题。我们来到第二部分:链接潜意识

《安.兰德小说写作课》P2

      “显意识展示出来的东西非常有限,无论何时,显意识就只能装下这么多东西。比如你们现在全神贯注的听我的说话,没有去想自己的价值观、家庭或过去的经历,然而你没有想到的东西还是存储在你脑子的某个地方,那些没有出现在显意识里的东西就是你的潜意识。

      为什么婴儿听不懂我们的讨论呢?因为他没有知识储备。是否能充分理解意识对象,取决于潜意识中已有的知识储备。

      我们经常说灵感,也就是说你不太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写,但写出来就是挺好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潜意识总结了你设定的前提和目的。所有的作者都必须依靠灵感,但你必须明白灵感的来源、灵感的起因以及如何找到灵感。所有的作家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潜意识,你必须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潜意识合作 。”

      除了显意识层面的知识的大量的储备,作者笔锋一转,另辟蹊径,引导我们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上。显意识层面之外,还有潜意识。我们如何与潜意识合作去继续创作呢?你的价值观、家庭过去的经历,你的人生经验,你的所思所感,你显意识没有想到的东西,隐藏在你的潜意识里,去那里去看一看。

      在评估自己的水平后,如何在自己现在的水平下进行创作呢?第二点:与你的潜意识合作。作者也给到了我们具体的行动建议:第一、和你的潜意识链接,第二、链接之后运用你的潜意识。在创作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自己这样做,你在寻找什么答案。那就变成了新的描写,而不是只停留在显意识层面的遣词造句上,更多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流动的过程。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记录梦境的过程,我如果和我的潜意识合作会是什么样的呢?

        梦境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梦就是在用潜意识的语言去自我表达,当我在清醒的时候去记录梦境的时候,我运用的是我自己的显意识,也就是在大脑的字典里进行创作,然而当我与自己的潜意识链接起来,链接我的价值观、我的经历、我的过往,我就开始与我的心一起,去探索一个答案。我在描写一种感受的时候,可能我不会搜肠刮肚去寻找某一个恰当的词汇,我可能会想到我曾经在哪里在和谁在什么事情上有过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和身体的心理的体验,我就即可对自己的梦境心领神会,即便在大脑里没有搜索出来一个词汇,但是我深知我感受到的是什么,触动了我什么,我知道我怎么了,我能够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以及我得到了什么。

      这是安.兰德在书中,提出的问题,且给了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在你的某一次创作的过程中,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有限的时候,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创作继续下去的?现在我们尝试链接自己的潜意识,你会如何去链接?

        当你的显意识和潜意识都无法让你的创作进行下去,又怎么办呢?作者毫不吝啬的向我们倾囊相授。也就是我们的第三个部分:突破瓶颈

《安.兰德小说写作课》P7 

      "解决的办法就是:思考这一场景的各个方面,思考这一场景与本书其他相关内容的所有联系,一直思考,思考到几近崩溃,思考到精疲力尽,脑子一片空白。到了这个程度,就等到第二天再思考,一直思考。最后某个早上你想到了解决方案,有了足够的思考潜意识,有了大量大把时间来整合相关元素,等到这些元素整合完毕,你就会想到该如何处理这一场景,也就会想到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为什么,因为你整理了潜意识里的文档。”

        在你的创作中遇到了瓶颈,拦路虎,辗转无果的时候,无法将创作进行下去的时候,作者给我们的方法是:“整理潜意识里的档案”如何整理呢?这是一个痛苦又辛苦的过程,第一:全面思考,直到大脑空白。第二:第二天继续思考,一直思考。第三:自然浮现。这个方法听起来让人不可置信。我们可以做到第一点,第二点也会随着思考的持续性而难以坚持,到第三点这让我们有疑惑,因为自然呈现是我们无法掌握的。

      当我们听到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方法的时候,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回顾我的写作经历,甚至是生活经历,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你面对一个问题毫无方法的时候,你思考的精疲力尽、几近崩溃。在某个不经意间,你忽然茅塞顿开?

        我小时候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把所有的方法都尝试了一遍,把所有是数学公式、数学定义、公式之间、概念之间,公式和概念之间所有的联系都思考了一遍,还是没有答案。有一天在梦里,我忽然想到了解题的方法,醒过来我就会了。那是一次非常的体验,如今回想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我的梦境记录现在已经完成了很多篇,我也在这许多的梦境里,看到了自己很多的面向,在不经意间也会有豁然开朗的领悟。

    回到我的课程设计里面,我一直在思考课程升级方面的事情,我左思右想,出来很多方案很多策略,都不觉得那是自己想要的,反复的尝试,不断的更新,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在梦里把这个新的方案做出来,我觉得那就是我想要的课程。

      当我读到此处,回顾自己的经历,我想我们不但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在我的写作上。同样的,如果你在写作中也用到过这样的方法,不妨将这个方法拓展,用到其他你遇到阻碍的遇到瓶颈的事情上。

      在你的生活里、工作中、作品的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瓶颈或者障碍?现在让你运用作者给到的突破瓶颈的方法,你会怎么去规划和应用?

      信任你的潜意识,这是作者在《安.兰德小说写作课》的开篇中,给我们的建议,可见其重要性,这也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中。

    当这个问题再次出现:你如何能够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合理时间内创作得当?你会如何回答?

      安.兰德女士在客厅里的第一课接近尾声了,这个来自于20世界的伟大的作家,在书中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突破瓶颈,将创作进行下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cu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