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
赛龙舟,
食粽子,
配香囊,
涂雄黄药酒。
端午节民俗活动
作为中国法定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看看有哪些习俗吧!
划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划龙船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人们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端午食粽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当时,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古俗,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儿童不能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饮雄黄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跳钟馗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