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胡诌三国
《胡诌三国》·明主篇

《胡诌三国》·明主篇

作者: 一抹酡红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20:33 被阅读0次

     

《胡诌三国》·明主篇

  三国演义中涌现了太多太多的英雄豪杰,其中有统领三军的主帅明公,有驰骋沙场的麾下战将,有运筹帷幄的白衣谋士。

        然而英雄终有高下之分,论天下明主,三足鼎立的魏蜀吴之主曹操、刘备、孙权当之无愧。然,较身世而言,曹操,刘备远不及孙权。曹操,其父曹嵩,出身宦官;刘备,织席贩履之徒,虽后证为中山靖王之后,但之前仍是布衣之身;反观孙权,有一个世人皆知的父亲孙文台,击董卓,下洛阳,威名遍于四海。较武力,三人虽谈不上擎天架海之能,但都有一定的战力,刘备双股剑锐,曹操可戟杀数十人,孙权力可搏虎。

        但身世不过先辈之功德,武力不过傍身之技艺,若论初期的资历与胆识,刘备,孙权岂及曹操。曹操自黄巾之乱便居朝堂之中,官至都尉,典军校尉,而后更是与何进杀宦官,清君侧,还因为刺杀董卓而名声大噪;而刘备不过因为破黄巾有功而当了个县尉;至于当时的孙权,黄口小儿耳。虽说孙权与曹操,刘备不是一辈,但是说到底孙权只是继承了其父兄留下的江东基业罢了。

          姑且不谈资历,毕竟对孙权来说,有欠公允。就才华而言,曹操胜孙权,刘备不知几何。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以其雄才大略统一了北方,又以其许多优秀诗歌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孙权读书不少,但远不及曹操,至于刘备,呵呵,不谈也罢。           

《胡诌三国》·明主篇

          身为明主最为关键的是便是知人善任,此事三人都会,但是错过人才错用人的事情也发生了不少,且拿孙权来说,仅因庞统相貌丑陋,出言不逊便以为狂士,错过“凤雏”。刘备,未听信陈群之言,轻取徐州,结果致使自己腹背受敌,也痛失良才。至于曹操,只能说他生平放这种错误相对较少吧。如果说曹操用错过人,大概最值得言说的便是曹操口中的那旷世巨奸司马懿了吧。其实比较一下此三位人主的人才库便可知晓三人实力的大小。就较为人们熟知的文武大臣而言,刘备,文有诸葛亮,简雍,孙乾,法正,武有五虎上将;孙权文有鲁肃,张昭,张弘,武有周瑜,程普吕蒙,黄盖,甘宁等等。而曹操嘛,文有郭嘉,荀攸,荀彧,程昱,司马懿,武有夏侯氏兄弟数人,许褚,典韦,张辽,李典,乐进,曹操号称麾下谋士数十名,战将千员,雄兵百万。仅仅军队的战斗力,曹操就远胜于孙刘。

            故,三国明主,当首推曹操。

相关文章

  • 《胡诌三国》·明主篇

    三国演义中涌现了太多太多的英雄豪杰,其中有统领三军的主帅明公,有驰骋沙场的麾下战将,有运筹帷幄的白衣谋士。...

  • 《胡诌三国》·雄将篇·上(魏)

    之前有所谓三国武将排行,吕布居于榜首,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按吕布自己的说法就是:“凭布一杆方天...

  • # 明主#

    选择一个明主与做一个明主 一路需要熬过很多很多的坎坷 才能深入骨髓 关于问茶堂这部电影 角色全剧情 解忧杂货铺饰,...

  • 胡诌之胡诌

    庚子年七月廿八日晚,时上班已七日矣。然业如牢狱,日日复之,诗书尽废。每思当效五柳先生敛裳宵逝,枕书而眠。终为妄耳。...

  • 胡诌之胡诌

    一年春尽漫蹉跎, 忍顾慈鸦享未多。 重华有泪应成烬, 赤心无奈虎狼何。

  • 荀彧叔侄的政治愿望(三国风云)

    文/小关平 三国时代,武人征战沙场、镇守四方,文人辅佐明主、出谋划策。根据自身的政治愿望、性格特点、所学专长、人生...

  • 夜听三国有感

    久未沾茶今贪杯 心有困意脑无睡 夜听三国疼诸葛 鞠躬尽瘁血泪飞 未得明主肝脑碎 死而后已美名垂

  • 明主孙权

    孙权字仲谋,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聪明机智十四岁便随兄长孙策转战,参与平定江东,孙策猝亡后,孙权接掌...

  • 明主论

    明主,处天下事,必识实务,知人善任,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处私事,必懂机变,需懂隐忍之道,须有狼子野心,需律己克己...

  • 我从三国中学到:与其寻找完美,不如创造完美

    今日重温《三国演义》,刘备在苦苦寻找他的明主,能够匡扶汉室,能够带领他走向他的理想国,但是非常不幸,他所投奔的袁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诌三国》·明主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d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