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老娄窝在沙发里,舒服地叹着气,“这才像个家,看着就舒心!”是谁化腐朽为神奇了?还用问吗?如此神奇的宝典是什么?
——断舍离。
断舍离最初起源于日本,我是先断,然后才看到书的。闲下来一大段时光,就琢磨着干点什么。先后断了几次,最初的一次是寒假。
天冷,也没有必须出门的事情,大多数时候就呆在家里,每天睁眼就是这方寸之间,其实早习惯了,但偶尔也会觉得不满,也会有设想,“这儿,如果能这样就好了!”诸如此类。
那就行动吧。断舍离就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第一个在我很简单,没痛苦。我这人没什么欲望,有时候使劲儿想,也没想到什么东西让我那么放不下舍不得,不到手不行,从物质领域横跨到精神领域都如此。因此,老娄对我有一语,说我这人“无欲无求”。我其实觉得这是个贬义词,等同于没追求。
断舍离的舍即为舍弃废物。对废物,每个人定义不同,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一文不值的破烂儿,在你可能就是宝贝。比如我原来收藏了很多石头,有自己在路边捡的,有朋友知道我喜欢,从山里老远背来的。那时喜欢画石头画,就藏了一堆。还有原来的作文本;一直没舍得贴过的贴人;剪下来很喜欢的图片;同学寄给我的信件。这些都宝贝一样的藏着。但是搬家时,我刚好不在,我爸我妈拉着他们的旧箱子,破衣服,把我的宝贝全扔了。两天后知道了,去找过,却是什么都没有了,只剩残垣断壁。
这个小盒子里是什么?哦,胶卷。昕阳小时候的,那时候那么小,还骑在石鹿上。这张更久,是我和老妈去动物园拍下的……对着阳光,我一枚一枚的细数时光。
最难舍的其实是心中的执念。某个东西你知道它不再有用,留着也只是占个空间,但是你就是舍不得扔掉它,这个东西里藏着的情感是你割舍不下的。
尽管如此,扔完东西后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爽,而且这件事具有惯性。当你终于决定断舍离了,开始从一个个箱子柜子抽屉里,掏出一件件东西,翻看着,然后终于下决心淘汰了第一个,好,事情就会变的很容易,接着你会舍弃第二个、三个、四个、五个……渐渐地,东西就堆成山了。看着这都是你将要丢弃的,完全没有不舍,反而会满心欢喜,心也豁然开朗。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一点都不嫌累,虽然这已经花了你好几个钟头或者一天的时间,但是你的热情还没有消退,又从头来一遍,翻过的箱子柜子抽屉,甚至上一次放过的犄角旮旯,这次也都更仔细的搜查一遍,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第一遍不舍得扔的东西,在第二次看见时,原来的那些犹豫瞬间消失了,扔、扔、扔、全扔……
我用我的理论指导过志新。志新一度总在纠结要不要买房,原因是现在住的房子外部环境不好,房子里也哪儿哪儿都不如意。可是买房就得看房,看一次生一次气,然后生着气接着看……我的理论是外部环境基本上跟你无关,天天早出晚归上班下班,回来就进家门,环境好不好的关上家门后都跟你无关了。更何况她家坐拥两座大山,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再不好的小区环境,闭着眼走出去就得了,咱家不是还有两座山吗?去山里吧!
再说家里,好不好,舒服不舒服,其实也不关房子的事儿,只关乎自己的内心,你高兴,陋室也能怡然自得,不高兴,豪宅也照样是鸟笼。
断舍离吧,让凌乱糟糕的家变得简洁舒适,看着满心欢喜,心,仿佛也能自由的呼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