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不再来

作者: 上楼顶晒太阳啊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22:47 被阅读0次

文/周子周

雨季不再来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而人之所以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

合上书本,仿佛看见少年时期的三毛。我喜欢年少的三毛,她沉默寡言,但始终有着自己的那份执着与认真。

《雨季不再来》记载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

经历了老师的怀疑与侮辱、逃学到坟墓旁看书、辍学在家啃书、遇见恩师顾福生发表第一篇散文《惑》、辍学七年后进入哲学系、从台湾坐飞机到西班牙,中途在英国换乘遭拒,被关拘留所到最后勇敢大胆地和英国人争辩并成功换乘、黑人深夜入室偷窃、以及“西风不识相”等种种事情。

三毛从偷妈妈的钱经过一夜的心理挣扎最终抵不过良心的谴责而归还给妈妈的胆小鬼成长为在异乡求学的独立青年。从一个淡漠寡言的自闭症小孩到拥有五湖四海的朋友的自信女生。

三毛的文字没有太多的幽默感,像一个老朋友,静静地诉说她的所见所闻和心历路程。文字细腻,始终散发着亲切感,很自然,很舒服,也并没有很大的哲理性,但就是让无数人沉迷。

或许正因为三毛的文字没有很大的哲理性,文笔也算不上顶尖的,特别是少年时期的文笔,以及她所描述的那些朋友、故事都太过于完美,完美得不真实。她的作品至今都颇具争议。但是又有什么所谓呢?真真假假如今都无法考究,也并不重要。

相对于三毛故事的真实与否,我更看重从她的故事中得到的正面的东西。

我喜欢那个胆小鬼的三毛,虽然很希望用从妈妈那偷来的五块钱去书店借书、请姐姐给她讲《西游记》、《红楼梦》,但最后还是选择把钱归还给妈妈,因为她善良。

我喜欢中学时,刚对“生理期”有所了解的三毛。那时一群女生和男生去约会。看电影,男生始终和男生坐在一起,女生和女生一起。女生吃冰棍,男生不吃,站得远远等候。坐车回家,同一辆公交车也男女分前后车厢坐。男女从未讲话,却依然羞红了脸,紧张到不行。下车后,眼光交错互相在人群中找自己的对象。那是一场拼了命的约会,男生和男生喊再见,女生和女生挥手告别。我看到了年少的羞涩、感情的纯粹和美好。

还有《西风不识相》中在外求学始终遵循父母的教导,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与人怄气的三毛,她隐忍过,结果却受尽苦头,最后不再听父母的话,在不是自己的国度里,化作一只弄风白额大虎,变作跳涧金睛猛兽,在洋鬼子不识相的西风里,做一个真正皇帝的子孙。凡事都需要斟酌思考,而不是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导。这个世界,有教养的人,在没有教养的社会是得不着尊重的。

还有为去“罗浮宫”节省消费不舍得吃饭,饿得要命也只喝了两三口水的三毛。常常逃课到美术馆看画的三毛。都是那么可爱,美好,始终追寻心中所爱,不计代价,不惜代价。

雨季不再来,是雨,是爱情,是青春。

相关文章

  • 雨季再来

    “你看那无边光景尽荒凉, 骄阳蒸融了云彩。 一只骆驼孱弱步履, 干瘪的种子顺势滑落。 噢,是生命之重压垮了它! 人...

  • 雨季再来

    6月2号,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雨了,今天下的最久,从早晨到现在,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厌烦阴雨的我,最近却意外的喜欢雨...

  • 雨季再来

    短暂相见,分开。临走时,走在开始荫绿的停车场,我背着手,你抽着烟,我听你说着见解,分开时我说我想下雨了,你笑着说:...

  • 雨季再来

    天沉沉的,风冷嗖嗖地吹着,好似可以让人保持清醒似的,就如同这天气,也是一直灰暗得难以琢磨。雨是一直下着的,不大但...

  • 雨季再来

    雨季再来 天空每天不变的色彩 伞下每张忧郁的脸 谁又能心平气和的为阳光等待? 雨季再来 曾经干燥的街角布满青苔 原...

  • 雨季再来

    窗外,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听到雨水滴答滴答的声音。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听雨声,那时候住的房子是爸爸单位分的,是那种十...

  • 雨季再来

    南方的春雨细细绵绵,连续下了一个星期。往年这个时候已经不在老家了,但是这时节的雨和小时候记忆里是一样的。这潮湿的南...

  • 走在雨季,雨季不再来

    过了九月也就意味着过了雨季,而我却仍走在那弥漫着烟雨的季节。 铺满青苔的小石桥旁,倚着株株窈窕的杨柳,柳枝...

  • 不是雨季,雨季不再来

    我爱三毛,也或许是仰慕,现在的我,念念不忘的是一个女性凭着浪漫情怀生活在沙漠里的勇气。十八岁以前,她的懵懂,指引着...

  • 雨季不再来

    题记: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 而人之可贵,也在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季不再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f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