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跟别人分享思想的欲望,但是在分享思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境遇各不相同,在理想状态下,大家都赞同你的观点,然后认为你说的很对,感谢你分享自己的观点,偶然有不同意见,也小心好心地私下提出——总之一切都那么美好。
但是,这只是个美好的梦想。
我想说,分享观点有极大的风险,尽管你是基于某些本能如此做的,然而别人并不会基于本能就接受你分享的观点,与你观点的对错无关。尽管如此,你还想了解,那么请读下去,否则,我建议你对着墙壁演讲,它会对你的任何观点洗耳恭听。
从人性层面上来讲,我们都需要别人的认同,找到自己的位置,被接纳。因此分享是必要的一环,但须知“所有的快乐来自人际关系,所有的痛苦也来自人际关系”。特别是我们自身在发表某个观点的时候,得到的肯定不是全是赞同的声音。有时候,当我们分享某个观点,自认为是善真,合理,有益的,却被说得体无完肤、毫无价值,特别在这些说话还挺有道理的时候,尽管道理上可以接受,但是感情上无法认同。于是,我们会退缩,躲到自己安全区内,也就是社恐的开始。
探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我们追求完美地目的在作祟,我们会堂而皇之地认为:
“写文章这种东西不就是为了获得认同和赞誉吗?”(难道是用来讨骂的?)
“我自己的观点不正确?你又没有经历过!”(你就是来挑刺的吧)
“你说我不对,你不就个喷子,说什么说!”(谁说我不对谁就不正确)
一旦我们遭遇分享的失败,内心就像一个蜷缩的孩子,一边哭泣,一边大叫“我是对的,我是对的。。。” 这不就是很多网络争端的画像吗?
如果到这里,你觉得一切就这样了,那么不用看了,搬上你最舒服的椅子,坐到最美丽的墙壁面前,尽情述说吧,你还可以给墙壁挂上玫瑰和旗帜,写满“你真对,永远爱你!”
以上,请做好你穴居人的本职工作吧。
否则,请拿起你的理性,我希望或者你希望有所不同,希望你能习惯接受别人观点不舒服的状态。很难说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硬要形容的话,似乎跟蚂蚁在脖子后面的皮肤下面爬差不多。
遇到不同于自己的意见,
首先,深呼吸,放松自己,给感情一个缓冲,这也是生理需要,因为你的神经也在生成某种不愉快的化合物。
其次,你并不需要马上反驳你或者接受不同的观点。你可以选择沉默以对,稍后你愿意接受,再给以回应,如果对方只是无意义的谩骂,那你完全可以把对方看成“穴居人”或者某只带刺的宠物。
然后,你可以更有策略规避陷阱,思考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区分网络和现实的区别,对自己的观点加以改进等等。
最后,希望你接受“所有生命中的相遇都是助你或者助人”。
“ 穴居人”状态和理性状态的不同在哪?
有趣的是处于两种状态的我们都对我们接纳的事物进行了筛选。不同之处在于“穴居人”状态只留下对我们有利的东西,而理性状态下的我们留下了跟我们不同的东西。
ps:穴居人 —— 山洞中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