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怎样读书才能真正做到提升自我?

怎样读书才能真正做到提升自我?

作者: 吃本书冷静一下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1:42 被阅读0次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博闻强记,被誉为当代“文化昆仑”。常人所不知的是,钱钟书的博学,不仅与他的天才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有关。

    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回忆:“许多人说,钱钟书的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钱钟书常常做笔记的时间是读书的一倍,他去世之后,杨绛将其笔记整理成三类:全部外文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合计三万四千多页;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如果按每页300字计算,钱钟书读书笔记的总字数达2100万;如果按每页400字计算,总字数达2800万以上。

    纵使钱钟书天资过人,在读书这件事上,他还是采用的最原始的笨办法——坚持记读书笔记,勤奋刻苦,最后才成就了他满腹学识,令其成为几代中国文学研究者的楷模。

    作为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如果你想读书读不进去、读了之后没印象,那么坚持写读书笔记也是最有效的读书办法

    很多人还是觉得“坚持写读书笔记”太难了,不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感觉就很无趣,更别说坚持下去了,别着急,这里有一本关于超实用读书笔记法的书推荐给大家——《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教给你坚持写读书笔记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教给大家一套科学、高效的笔记读书法,以及如何有效坚持的技巧,涵盖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阶段,让读书简单化、生活化,记得好,记得牢。笔记联结每个读书过程,起到捕捉直觉/灵感、筛选最合适、温故知新的作用。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则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他还有“笔记本作家”之称,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著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等书。

    奥野宣之将读书中涉及的笔记类型分为四种:随想笔记、购书清单、剪报、读书笔记。随想笔记和剪报用于记录生活中闪现的点子、兴趣,这与日后选书息息相关;购书清单在购书阶段用到,增加选择书籍的主动性;读书笔记包含摘抄、读后感想,甚至是贴上象征这次阅读体验的小物件,主要在读书记录、重读活用时用到。将这四种笔记方式融入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的五个阶段,读书过程就被串起来,实现了结构化。


    如何买到最适合你的书?

    很多人说自己不喜欢读书,其实是没有遇到合适自己的书。就好比买衣服,不知道自己风格的人到服装店,看这个不错试一试,看那件也试一试,但最终都没有买到称心如意的衣服。买书也是这样,如果漫无目的,就很容易被畅销书摆台上面的书吸引,随手翻阅一下,却始终难以买到最合适自己的。

    最合适你的书不会自己来找你,需要你去找它。《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选书购书其实是一个主动筛选的过程,通过筛选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书。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记录随想:在笔记本中记录自己平时的感悟,看电视、跟跟朋友聊天、走在街上触景生情的时候,都是灵感闪现的好机会,比如“啊,有没有这种题材的书呢?”“那本书听上去不错,很想看看”“有没有一本书可以帮我解决眼下的问题呢”“今天同事推荐了XXX,什么时候去看一下呢”“这本书的附录里面提到的XXX,听上去很不错的样子”这些感想,都可以选择笔记本中的几页位置(比如后几页),记录下来。这些想法,都是筛选出好书的基础。

    2、网上搜索筛选:抽时间在网上搜索,输入关键词(可以是部分书名,也可以搜“关于……的书”),进一步了解你想读的书、书的作者。这个过程会帮你筛选掉一些不合适书,也会让你发现一些新的书。经过网上查询,仍确定是感兴趣的书,就可以按下图的格式记录在购书清单里了。购书清单可以直接时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也可以用电脑打印出来,直接夹在书中。

    3、到店筛选购书:有了购书清单,现在到书店购书就可以有的放矢了,找到你想要买的书试读,觉得满意就可以下手购买了。

    这样用笔记选书购书的办法,不仅省时省力省钱,还有助于培养与书的感情。因为从模糊,到了解,再到确定购买的过程,每一次记录和选择,都是人与书产生联结的所在。

    怎么读书记得住?

    所有人都知道读书有用、读书是个好习惯,但坚持读书的人却很少,多止步于“读不进去”、“读了记不住”。

    前面说了,利用笔记法选书购书,可以在阅读前培养和书的感情,增加读这本书的兴趣。而阅读中和阅读后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更有助于提高专注度、保持独立思考,达到“读进去”、“记得住”的目的。

    1、阅读过程中做标记,为读书笔记确定素材:

    (1)做记号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和好,就把这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2)利用书签边读边写

    准备通读,重读,标记三枚书签,在每道程序中断的位置,放入标签。

    (3)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可以用不同划线方式对标记对象进行区分。

    直线:重要,客观重要;

    波浪线:非常重要;

    圆圈: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2、阅读后记笔记,“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简单实效: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是本书的亮点,也是作者奥野宣之所创。葱鲔火锅由鱼肉+大葱组成,对应的葱鲔火锅式笔记则由摘抄+评论组成。主菜与配菜齐上的火锅才算完满,摘抄与评论并存的读书笔记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想舞台。

    第一步,写下“日期、书名、作者”等信息,参照格式:六位数日期+书名+作者+出版社,例如:[190310]《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奥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二步,摘抄和评论。经过几遍重读记号内容确定摘抄内容之后,在笔记本上用“o”表示并摘抄上去。随后,“趁打铁”,写上自己的评论,并用“”表示。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注意一点,要有足够的留白:每次换行都留一行空白,每个段落间留两行空白。这样写起来压力更小,也便日后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读书之后要记得住,不仅是要在选书买书、读书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重读,以达到思想内化、温故知新、提升自我的目的。

    重读时,看到原来的摘抄和想法,很容易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就可以写在原有笔记下方。读书笔记成为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怎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前面说到读书笔记可以系统化读书过程,从而达到活用的目的。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能坚持下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如果不能坚持,一切都没有意义。《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也介绍了一些关于如何坚持的技巧,让读书过程变得放松

    1、笔记一元化管理

    所谓笔记一元化,是指将随想,购书清单、剪报、读书笔记都记在同一个笔记本里。乍一听上去会有点乱,但这样记笔记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加工,消除了写笔记的压力,反而更容易把写笔记坚持下去。其技巧主要有以下五点:

    (1)可以书写任何内容。不只是记录读书过程的,可以记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如感兴趣的作家名字,印象深刻的台词,别人推荐的书名等,无须分类。

    (2)按时间顺序记录。不需要内容、时间、空间上的可以区分,只要写上就好。目的在于不想写可以几天不写,想写就多写, 保持心情放松。

    (3)附上日期。在每次笔记最前方添加日期,并在末尾用分界线区分。为避免造成书写混乱,日期格式统一为六位数列,如:190310(即2019年3月10日),这样做方式简单,便于坚持。

    (4)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用较大的字号进行“速记”、“简写”、“略写”,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兴趣创造自己的惯用语。

    (5)可以粘贴。报纸上的书籍广告和书评、书店里分发的传单、新书里夹着的出版清单,都可剪下来粘贴上去,通过这个过程,更容易将有关的读书信息聚集,加深印象。

    2、放低笔记内容的标准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面,书面的内容,都是比较正式的内容,况且,自古以来,读书、记录似乎都只与名人有关,这两点都会增加记笔记的隐形心理压力:“我这个想法显得太普通了,不记了吧”“虽然觉得那几个字有点意思,但仔细一想也不怎么深刻,不记了吧”,如此一来,让做笔记的门槛变高,错过了对灵感的捕捉,也难以坚持。

    本书中,奥野宣之关于读书各个环节的笔记都作了强调,只需写下你想到的内容,就算看上去没什么意义,也要写下来。

    如前文选书环节中提到的,记录随想是筛选出好书的重要基础,当产生一些想法时:“啊,有没有这种题材的书呢?”“那本书听上去不错,很想看看”“有没有一本书可以帮我解决眼下的问题呢”,都可以直接记录在笔记里,不需要多余的加工。由此一来,随想笔记内容的标准也下降了很多,心态得到放松,整理笔记时回想起当时“灵感迸发”的情景,也更加有意思。

    在用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记录评论时,有时候想法很模糊,你也可以只写上“听上去很有道理”“这个人真厉害”这样的文字;客观重要但是你没有感觉的内容,你可以选择不用记;如果一段话你觉得重要但没必要摘抄那么多时,也可以精简之后记录……

    不要把读书笔记想得很“神圣”,越“神”的东西越容易敬而远之。

    只要你提起笔,哪怕是一句话,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语句,都会让这次读书笔记变得有意义。即使你感觉没什么可写,也要先拿起笔来,说不定有惊喜等着你。

    3、养成习惯

    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首先也需要从意识上重视

    当你有一些良好的笔记体验,如:“无须重读整本书,读书笔记里就能找到我想要的摘抄”“读书笔架帮我找到了这次创意的主题”“重读笔记让我感到很快乐”,可以有意识地记住这些时刻。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增加读书笔记的心理认同感,让你更想要从意识上坚持读书笔记这件事。

    然后,制定量化的规则便于习惯养成,比如,每周整理一次随想笔记,每个月逛一次书店,每三天重读笔记……关于重读笔记,你可以利用规律的碎片化时间,比如每天晚上吃完晚饭照看小孩时,吃完午饭到午休之间的小憩时间。

    除了意识上的重视之外,为之倾注感情也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别具一格的创造方式和设计,用喜欢的钢笔认真书写,粘贴漂亮的纪念品或复印件,甚至是到喜欢的咖啡馆读笔记……除此之外,书的最后还附加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技巧,如多用参考书少用网络、多读百科全书、用订阅提醒自己等,有助于发现新乐趣。以上都会让你对读书笔记产生感情,走到哪里都想带着笔记本,这自然会增加笔记本的使用频率。


    书籍包罗万象,各行各业都有专业的书,奥野宣之介绍的笔记读书法也不仅仅适用于文学作品。从事IT行业的程序员也可以使用一元化的笔记本和“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比如看到一段写得好的程序,记录或者打印下来,写下自己的想法“这写得太棒了”“我还有另一种思路”,别看有时候只是短短几个字,效果可是远远超过预期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手机,网页、有声读物,各个平台、各个大V都在发声,信息来源更容易、更便捷,但搭上思想的便车就解决问题了吗?不,我们对知识的焦虑更深刻了。天天看新闻,听有声书,但知识却没有长进,知道的/听过的/读过的有很多,但没有一个能说出一二三四。信息碎片化和多而杂的特点让我们陷入了“知道又不知道”的状态。

    缺乏记录和思考的信息接收是无效的,只有记录和思考才能由量变引起质变,让你需要的信息更聚集、更清晰、更系统。试一试书中的笔记法,捕捉灵感、记录优质内容、写下你的思考,慢慢来,才最快。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的笔记读书法,门槛低、要求低、易操作,而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方法,才真正足以让更多人接受、使用、乐于将读书融入生活。书是精神食粮,读书也可以像吃饭那样普通、生活化,不在乎形式,重要的是将知识的消化吸收,到达自我提升。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是追求读书、旅行的形式,而是能从繁杂喧嚣中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内心。用笔记记录读书生活、记录生活,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寻找自己想要的、记录自己所想的、发现自己的改变

    所以,方法告诉你了,你想好怎么开始了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读书才能真正做到提升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l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