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过那么多试,还是一门都没及格
我有个朋友,她平时看上去很勤奋,一发工资买书买资料多,一有时间就去看书背资料,一放假就去图书馆捧着书看到天黑。但是她考试的时候一门都没及格。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总还是差那么一点。我想到了一句话,“倒背如流”把好学生练费了。低效学习,这当中的六七十时间都浪费了
者与家
作者与作家,创业者与创业家,演讲者与演讲家。一般人与高手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业余人士的眼里是信息,高手眼里是信息背后的模式,是信息背后的方法论。而水平高低在于你能熟练掌握和熟练运行的套路有多少。套路前提这个本质是真诚的。我觉得这话特别有理。勤奋又如何?还不是没点成果。这是很可悲的。
像学习也是一样,学习也需要套路,也需要思维模式。现在发展太快,我们已经不能按照之前那种学不进那就好好背的理念了。幼儿教育也是一样,你在教的同时,得让他听进去,那么就得讲的好玩。但是实际中还是少数人可以操作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被固定了思维,然后将他们被固定的思维传给下一代,是挺可悲的。那么思维模型其实也不太难,但是多数人就是没意识到,这也是高手只有少数的一个原因。
老司机VS初中级阶段人
前段时间很流行的一个词,叫老司机。就是对一个事物或者对一个板块熟悉到了一定程度,那很多人都喜欢老司机,病人们在看病时喜欢找看了二十多年的医生而不想找五六年经验的医生 。家长在给小孩子找老师时喜欢找二十多年的教师而不愿意找五六年经验的教师,大家都喜欢专业化,相信专业化。
But事实可能不是如此,人一旦对一个事物的熟悉度达到了一定程度 ,就进入到了舒适区。那么很多人也就在这个阶段停止了学习。也就是自动化麻木。已经熟悉到大脑不需要去想该如何操作时,那么就该注意了。此时一定要跳出舒适区,去提升到发展区。那么你就很好地达到了下一阶段。所以,研究表明,老司机不一定就比初中级人员技术高明
批判性思维
我发现我也有一个通病,就是能少动脑就尽量少动脑,像在群体讨论中听多了别人的思维观点,那么我就渴望听到更多更好的去选择,而不是自己去动脑想,虽然脑子里有观点,就是不想去想。又普通了。所以每到这时我就去想,一定要理性,要用客观思维去发现背后的理论,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可是批判性思维要如何在大众目前抵过不动脑模式呢?这也成了一个难题。批判性思维也需要架构,左右脑启动,要理性就得抵过不动脑,所以在他人提观点时,用架构模式多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如果在这一块还不够熟悉的,建议阅读一下麦肯锡公司的书籍类型,慢慢精读,会有所收获
Merry Christma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