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言,伤春悲秋,一片落叶,一根枯草,都可能莫名悲伤起来。
2018年的秋天,似乎远比往年要悲伤一些。
50几天16位文艺名家离我们而去。春十三娘蓝洁瑛去世,金庸因病在香港逝世,名嘴李咏患癌去世,相声大师吴兆南、师胜杰去世,歌手臧天朔患癌去世......不到2个月,我们听到了太多文艺界悲伤的消息。
而把日历再往前翻,抛开国籍,撕掉标签:霍金、李敖、纪梵希、丁广泉、小红莓主唱桃乐丝、“法海”乾德门、《殷桃小丸子》作者樱桃子……这些伴随着80、90后长大的人,纷纷离我们而去。
无怪有人如是感慨:
追过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
喜欢的歌手隐退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
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坐标没有了
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一个时代正在过去
在8090后成为植发主力军的当下,在争议下成年成家的8090后也正在进入一个开始告别的年纪。
贝克汉姆告别足坛
2
我们在长大,那些陪伴我们的人在变老。
不会再问“今年怎么了,为什么那么多熟悉的人去世”,因为从今往后的每一年都会这样,已经进入开始告别的年纪,直到自己也离开。
那些曾经让我们像孩子般哭过、笑过、爱过、沉迷过的偶像将一个个消失。我们的爱恨,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时代,最终也会消失。
他们从不曾真的在你身边,不会时不时地亲口跟你吵着要离开,直到有一天你在某处得到他们的消息。
“咯噔”一声,他们在你心里亲手搭建的发条断了,从此不再运作。
然而关于这一点,智者如金庸,早就借《神雕侠侣》里程英之口,给了我们最好的安慰。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绝情谷里,当陆无双为杨过的离去伤心不已时,程英如是劝慰。
而我们既是伤心的陆无双,也是冷静的程英,知道他们终归会走,可我们没办法不觉得遗憾。
程英和陆无双
3
《醒世恒言》有言:“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当你送走了素未谋面的人,慢慢的,你将送走身边人。
你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他们或将开始向你告别,情况若糟上几分,可能是你的父母、好友。
他们夜以继日的陪伴已成为一种习惯,突然失去,一时间任谁能接受得了?
但死亡并不是这世间开启告别的唯一方式。两个人踏上两条没交集的路了,便意味着告别的开始。他们可能是你上学时的同学,是你上一家公司的同事,是某个派对上认识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前进,你甚至不得不目送着孩子的背影,看着他们离你的生活远去,一如当年看着你背影的父母。
何况要告别的,不仅仅是人。
当进入告别的年纪后,8090后将告别胡吃海喝,告别年少轻狂,告别任意妄为……
告别总是难过的,可在时间这个赢家面前,我们无可奈何。
小红莓乐队主唱桃乐丝
4
没人喜欢离别。
你不愿意种花,因为不愿意看到它一点点凋零。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但是啊,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即便是曾说出“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这样话的林黛玉,也享受着大观园里的每一场聚。
每每聚会,她总是以其文艺有趣的闹,给他人带去别样的欢乐,格外的娇俏灵动。而她的多愁伤感,只是太喜欢聚而害怕散。
离别也不会因为你的不喜欢而不到来。时间之所以短暂,是为了提醒我们抓住机会去和每一个可能重逢相遇。
不妨趁告别没来,去见你想见的人,做你想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