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成长可以触摸

让成长可以触摸

作者: 伊川实验小学殷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2:13 被阅读0次

    一、从一个学校看伊川教育

    有个学校19个教学班,1100名学生,32名教师,其中大龄教师13名。上个学期三个多月的时间,老师们随笔250多篇,美篇180左右,随笔写的最多的有60多篇,50多岁的一个教师随笔写了50多篇,快要退休的一个老师说,他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激情。

    这个学校的老师仿佛神助,文思泉涌,越写越想写,越写越能写,最难的写作逐渐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习惯。这个学校就是江左小学。这是一所互相点燃激情、相互感染奔跑的学校。

    打开伊川新教育之家,423名教师,每天发表着或自己或同事或学校的随笔、美篇,越发越丰富越自信,那种热气腾腾的景象,让人有压力有动力,更有激情。目前伊川各个学校都动了起来,正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句话里的道理一样,各个学校找到新教育这个支点,一定能撬动伊川教育的精彩明天!

    二、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1.理念决定方向,思想决定行动。主动梳理思想、思路,主动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将自己从舒适圈中拉出来。刚开始不敢写、不会写、不好意思写,要转换思路,理念先行,勉强自己写,勉强多了就形成习惯,习惯了就成自然了,越写越爱写,越写越顺溜。我们学校张艳伊、王晓琴等老师,随笔写的很多,达几万字;杨瑞平老师,她自己的公众号叫“山茶的家园”,洋洋洒洒无数文章,自己成长迅速,当然也圈粉无数。名气谁给的?只能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向明星教师这个方向努力,给自己有保质期的、桃李芬芳的教师生涯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

    2.自媒体时代,善于展现自我。

    一部手机,集电脑、录像机、摄像机于一体,随时能图文并茂、声影同步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思考,很多想法和感悟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不及时记录,也就消失了。

    一天写几页笔记本,不嫌多,一天写一句感言不嫌少,生命、思维就是这样成熟起来的。如果我们不能在急速流过的每一天,为生活留下一些什么,生活就会如海上的水泡,一粒粒破灭,终至消失。

    有老师说:我写的有,但不敢或不屑拿出。可是,您要知道,这个时代,要抢抓机遇,才能一路畅通,机遇就像台阶,踏上一个,第二个就又出现了,拾阶而上,蓦然回首,您会窃喜,因为,您触摸到了自己的成长。可是一味内秀,一味推脱,很快会被时光埋进阴影里,虽然存在,却无亮度。

    所以,积极动笔,大胆交流,在积极的态度中必然快速提升。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当你不断反思,积极用朴实的语言固化住了灵感,怎能不提高专业?我们就是靠专业赢得尊重、实现价值的,这么一个习惯不经意间便能让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多好啊!

    朱永新教授说:每天坚持写一千字左右的反思札记,坚持十年,不成名就赔你一百万。的确,善于反思的人,进步很快;只埋头耕耘不抬头看路的人,教龄虽长,却无积淀,回首来路,两手空空。

    三、用韧性巧干工作。

    江左小学张会娜老师写了一篇随笔《以书为桥》,我全文摘录下来:

    晚上,刚把孩子收拾停当伺候上床,手机就响了起来,接通电话,一把热情的声音传了过来:“张老师,你好,吃过饭了吧?现在忙不忙?方不方便问你点事啊?”原来是小明的家长,说话周到又客气,我连忙回应:“我吃过了,有什么问题你说吧。”“我想请你再给我们推荐几本适合我家小明读得书呀,我们已经把你上次推荐的几本都看完了!”小明家长笑着说,话语里带点自豪,还带点欢喜。“这么快!”我有点惊讶了!不由想起这位家长第一次给我打电话的情景。那时候,我们刚选定共读书目,有师生共读的,有亲子共读的。为了让孩子尽快养成读书习惯,我就每天早晚给家长发信息,号召家长陪孩子读书。我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就这样每天两条提醒信息,我一发就是三个月,从没有间断过。对于我发信息这个事,有的家长表示感激,觉得老师敬业,做了很多份外的工作。但也有不乐意的,小明的家长就是其中一位,因为他们是开大货车的,经常一出门就是半个多月一个月才回家歇些日子。有天,我刚发出去短信,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语气那叫一个冲:“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回事,我孩子们上学,经过那么多老师,没有一个像你这样事这么多,又是让买书,又是让共读,还天天催催催!我们真是没有那个条件,我们做不到!”一连串的“炮轰”没有把我打懵,我定定神,温和又真诚地跟他们讲孩子的变化和进步,讲读书的好处,讲陪伴的意义,讲父子之间应该相互成就………一个电话打了快一个小时,小明的爸爸妈妈从开始的怒火中烧到后来的诚恳赞同,最后答应一定有时间就陪孩子读书。三天后,小明妈妈就发微信告诉我,他们又买了一套共读的书带到了车上,出长途的时候她就和孩子一人一台手机,打开视频通话:手机两端,一人手捧一本书,隔着屏幕共读!后来,在每周的共读统计中,我发现小明的共读坚持得非常好,几乎没有间断过。在读书推进课和读书总结课上,小明同学对于书中情节的分析,人物的理解也相当准确。孩子满心欢喜的告诉我,他和爸爸妈妈读完书还会一起讨论,还会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比赛看谁猜得更准确。他说,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太有意思了!我给电话那端的小明爸爸推荐了两本书,又说起孩子的读书的欢喜,小明爸爸也是颇有感慨:“这个亲子共读太好了。以前孩子看到我们,就是要吃要穿要玩具,我就带着他们买买买,买完就不理我了,我觉得他跟我都不亲了。现在孩子见到我什么也不要了,就是缠着我,妈妈爸爸,咱们一起读书吧,读完了我们讨论讨论书中的情节,再说说生活学习中的事情,是越说越亲热,我觉得我跟孩子的心越来越近了,孩子也越来越懂事爱学习了,张老师啊,这个共读太好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坚持读下去!”挂掉电话,我心绪难平:真的没有想到,亲子共读还有这样的妙处——距离让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变得难以沟通,无法表达,而书变成了一座连接亲情的桥梁,重新把一家人的心连在了一起!趁着新教育的光,多希望书之桥能搭建在所有老师学生,父母子女的心上——去爱吧,像从来没有分开那样!去读吧,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密码!

    这篇文章,我看了多遍,很感慨,家校携手,我们一直在喊,但常常是遇到了明理家长,管用,遇到不清楚的家长,我们就放弃,自顾自生闷气。张老师的这个做法,既实现了阅读,又达成了携手,我们是诚心育人的,就要能坚持住目标、受得了委屈、不吝惜赞扬,发展家长成为盟军。

    借力家长,不仅仅用于阅读,还有班级管理、疑难事情的处理等,都可使用,但前提是,您足够用心,足够让他们折服。比如张艳伊老师,她的家长可以用崇拜她来形容。还有我们学校好多老师,家长一提起就充满感激和敬佩,他们愿意为老师的一个要求,想尽办法,有什么能力出什么资助。张艳伊老师班级教室的墙壁,家委会主动刷新,他们的葵园周刊,也出自家长之手,排版、印刷,干的不亦乐乎,这样的班级,班主任老师一呼百应,还有不配合的家长么?

    所以,在工作中投入智慧,用专业本领和端正态度打造自己的品牌,触摸自己的成长,秀出自己的风景。

    生活就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我们努力地向上,不仅是让世界看到我们,更是为了让自己看到世界。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时,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在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辽阔。

    写起来吧,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互相鼓励,共同成长,留下成长的痕迹,让成长生动的可以触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成长可以触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qt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