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退形,在《心灵面具》一书中的定义:
1、就是对自我功能造成干扰:自我功能(智力)和自我能力(冲动)停止发挥作用,以回避痛苦。
2、倒退回较早期的防御:回到儿童早期的应对模式(6岁前),当把对方投射成父母,并移情成功后,退回到小孩子,像依赖父母那样依赖投射物,拼命地问:我该怎么办?
3、分神、分心。
宋老师解释,就是通过“学坏”的方式做自己,来摆脱超我(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在宋老师接咨询的过程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这个来访者,当她意识到他在一段关系里,甭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他负有责任,他做错了,而且他必须承担责任并且必须改正的时候,可是他不想承担责任,也不想去改正的时候,他通常会说,我想不明白了,我现在脑子很乱,我现在心里很烦,他用这样的语言,就让自己不往下思考了,因为再往下思考下去就意味着他错了,他负责任了,于是,他就用这样的话来推卸责任。或者说那我拿他也没有办法。用这样的话,来回避解决问题。那我拿他也没有办法,我就可以不用解决了。那么这个责任就是他的,事也是他的,要改也是他改。我就可以不用做什么了。用这样的办法来摆脱自己的责任,推卸责任,来摆脱他的愧疚感。这是我在接咨询当中经常遇到的。
实际上,我们很多成年人,在工作岗位上、在家庭中,是不是经常有人这么说啊,我也搞不清楚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脑子乱,很烦,我不想想了。当你有这样的语言或这样的念头的时候,你就是在退行。至于是哪一种退行,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退行了,退行到了一个6岁的小孩子了。那作为小孩子,他会负责任吗?他用解决问题吗?他什么都不用做,他只发脾气就可以了。所以,这样很不好。
那怎么办呢?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有一个基本能力,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就得长大,我们要对发生在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要勇敢地直面它。而且,从这个事情当中,勇敢地找到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部分。找到后,我们就可以觉察反思啊,那以后就知道了,我们下次该怎么办?怎么取解决,我们下次改了就好了。成长就好了,成长才是目的,不要回避问题,不要回避责任,更不要推卸责任。你越敢于面对,越敢于去成长。你就越来越好,就像一个大人一样,让别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安全。
宋老师无论在讲公开课,或者正式课的时候,我从来不是举例一个案例,然后告诉你怎么做。我不是这个风格,我一般都是带着大家一起分析案例,去找它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一定要找原因呢,因为办法就在原因里。原因找到了,办法就有了。可是,每次我带着大家把原因扎到后,有很多学员就会问我,那我该怎办呢?其实,在你提问的这一刻,你就在退行了。
举例子:有一个小孩,特别不喜欢写字,一说写字就烦得不得了,就心烦意乱,就什么都不想干了。就想着去一边玩去,不想看书,不想思考了。那在这种情况下,那我们就来看孩子的厌学情绪跟什么相关呢?可能跟书写,跟汉子相关,那我们就去找啊,找孩子在几岁的时候开始写字的。在那个阶段家长是用什么方式来培养孩子,建立书写习惯的。如果 家长用的是批评,责备啊,逼迫啊,用这样的一些方式,那导致孩子在写汉字的时候受伤了,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这些不良影响。影响到今天孩子不愿意写字。那我们找到这个原因。那方法也就有了,怎么办呢?第一是做创伤处理,第二就是带着孩子,练习着让孩子喜欢汉子,爱上汉字,那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汉字啊。之前呢,我们使用的是痛苦学习法,那我们现在是要引导孩子快乐学习,那我们就去探索快乐学习的方法。
那具体使用什么方法,要看孩子现在几岁啊。我们对待7岁的孩子,跟对待10岁的孩子就不一样啊。具体方法不同,但是原则不变,就是快乐学习法。那作为家长问宋老师,那也不是说:“宋老师,那我该怎么办?”因为这样的问法就是在退行。那该怎么办呢?作为家长正确的问法该是怎么问呢?“哦,宋老师,我知道了,我过去错就错在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有太多的负能量,太多的批评和责备,让孩子受伤了,我也明白了,在以后的孩子学习当中,我要多赞美,多鼓励,让孩子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幸福的快乐的感受。这个我明白了,但是,我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宋老师,我的孩子都14岁了,不是小孩子了,那针对青春期的,我具体该怎么做呢?”这样问就非常好。这就不是退行了,这样就跟家长的生理年龄就相符了。这也是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区别,小孩子是没有成长的,就躺在原点;那对于成年人 来说呢,之前可能是因为没有经验,在带孩子的过程当中,使用了很多不恰当的方法,那真的不是你的错。但是,现在你毕竟跟着宋老师听课了,你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你有了一些提高,你要把你提高的部分表达出来,然后,再把你不了解的,你的困惑的部分问出来,那这样的互动就会有更好的收获。
那宋老师现在讲的这种沟通方式,除了在课堂上,家长的提问跟这个相关,那在职场当中呢,表现就是不想承担责任,不想成长,也不想思考。领导你说吧,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吧。那这样的员工好吗?看上去,挺好的,听话,听指令,好管理啊。但是,现实职场中,这样的人通常不受欢迎,因为领导在率领这样的员工工作的时候,领导会特别的累,累的多了,他就会烦,当他一旦产生了厌烦的情况的时候,那这个员工,接下来在这个团队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以后我们在职场当中,跟领导跟同事进行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我们一方面在工作业务方面不断地积累经验,同事,在跟领导跟同事的沟通当中,也会获取很多的知识。我们一定要把积累的经验和获取的知识表达出来,然后,再就你不了解的部分,再去提问,在职场当中这样的沟通就是有效沟通。同样,在婚姻当中,更是这样的。夫妻之间,作为妻子也好,作为丈夫也好,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爱人,不动脑子,不思考,什么都来问,什么都依赖。这个在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可能影响 还不大。后来随着婚姻生活时间越长,孩子越来越大,家里的矛盾啊,烦恼啊,就会越来越多。这种一股脑的不思考的对话,会让你的爱人慢慢地对你也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婚姻中的夫妻关系是没有 好处的。
那对于那些曾经退行过的成年人来说,我们今天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基本能力。每一个人都要锻炼出来。可能在我们的原生家庭里面有一个控制型的抚养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我们必须听他们的,这样的话,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被抑制了。就像我们在公开课里讲的统一性早闭的孩子。但是,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想去摆脱依赖心理的话,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我试着先去思考,自己有了一个观点后,跟别人探讨,那通过探讨的这个过程来检查我的观点,哪些部分是好的,哪些部分是不足,那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相信我们就有经验了,处理方式就会比上一次更进一步,就这样在每一件事情当中,独立地思考,独立地解决,慢慢地就把这个能力锻炼出来了。
大家放心,只要是后天的,都可以通过我们吱声的努力发展出来。关键的关键是我们的主观上要摆脱依赖的心里。其实我们不缺这个能力,我们就是害怕一旦自己做主了,一旦决策失误,害怕被别人批评和指责,你害怕承担责任,这也是从小在原生家庭里面的害怕心里,因为在我们小时候,我们觉察失误了,父母就会批评指责。你要知道,现在你长大了成年了,你可以自己做主了,没有人再批评你,指责你了。你尽管大胆地为自己的事情做主,错了也没关系,下次改了就是了。
成年人只要主观上想改变,其实很简单。八件事就能把这个能力锻炼出来。坚持在每一件事情上发展自主的能力。对于我们这些退行严重的成年人来说呢,你肯定有很严重的早期创伤 ,那就去处理创伤。回想你小时候,在那件事情上,你当时自己是有想法的,结果被父母当当当地几句话给怂回来了。就不让你去尝试。不让你去试错,完成就得听父母的。在那一刻你心里的愤怒和无助的情绪,包括当时没有让你去做的那件事,你都去写出来。你就设想着,如果让你去做的话,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在这个结果上,再让你做主做下去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再继续做下去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出现坏的结果的话,我该在怎么办,这些都统统写出来。出现了好的结果,当然好,就再用延伸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也是让我们成长的过程。
那有的小孩,考虑问题就只看脚尖一点,多一点都不多想。成年人的思维可不一样。成年人的思维是一步两步三步四步地往前进一步考虑。我见过最牛的人能想出二十步去。所以,我们就这样一点点地去练习自己,延展自己的思维。
退行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分心分神。有的来访者跟我说,她就不能专心地去干一件事情,总爱分心。大家要知道专心做事是成年人的能力。一个是我们的心理能量,一个是我们的身体能量。 专注是特别需要能量的。小孩通常是漫无目的的,所以他的成就动机就不强,所以他在做一件难度高的事情的时候,不熟悉的事情,或者需要深度思考的时候,他搞不定了,他就容易否定自己,在他的潜意识里就会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算了吧,别想了,想也想不明白,我搞不定的!放弃吧!”就有这么一个放弃的否定的声音。需要把这些否定的声音转变成肯定的声音,再能继续专注地做下去。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分心的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哦,我退行了!我肯定有畏难情绪了。那我就要给自己自信了!”那我应该给自己自信“你是可以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经过努力一定可以的!现在我们就认真地思考这件事,我们就认真地把这个课听完了,我们就认真地去,因为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行。” 就这样,用自我激励的声音跟自己说。如果一遍不行,没关系,多说两遍。然后,就集中精力再去思考,再去听课,再去想问题。
如果又过了两三分钟又分散注意力了,没关系,再用上次的方法把注意力拉回来,因为刚才你已经成功过一次,你知道用这样的自我激励的语言跟自己说是有效的,可以又让自己注意力集中。就这样,不管每次集中的时间长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觉察到自己的分心,并能觉察到分心的原因是自我否定了,这一刻我用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的办法又让自己集中注意力了,这个能力才是我们真正要具备的能力。就这样,我们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练习,你会发现你每次集中注意力后,能坚持的时候就会越来越长,最后,你就能达到我们成年人高校集中注意力20分钟的极限。这个过程是个渐变的过程。其实至于你每次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机制,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慢慢地你的成就动机就会越来越强,你的意志品质也会不断地增强。你的注意力也就不断地增强。这是一个从小孩变成大人的一个过程。
那说到这里呢,我们就能理解我们的孩子了,无论他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啊。他毕竟还是孩子,有时候他学习学得累了,或者遇到了他不会做的题目,他烦了,或者他有题目想不明白,他有畏难情绪了,这个时候,他就分心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家长就是鼓励他,跟他说:我的孩子刚才做题的时候,真的我好认真啊,真棒!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心里特别高兴。那我们简单休息一下,再继续学习好不好。或者你看到孩子,还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那你就问他,你现在是不是遇到了不会的题啊,或者你想不明白了,没关系,你跟爸爸妈妈说说,我们帮着你一起来思考这道题。如果爸爸妈妈的学历不高的话,也没有关系。可以鼓励孩子跟同学请教啊,鼓励孩子跟老师请教啊。办法很多。对不对。至少在这一刻,我们 能够理解和接纳我们的孩子,他分心不是他不好,也不是他不想努力,是因为他有畏难的情绪,他分心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鼓励他 ,欣赏他,赞美他。把刚才宋老师教大家的自我鼓励的语言拿出来去鼓励孩子。慢慢地这些声音就内化到孩子的内心里去了,于是,孩子就具备了自我鼓励的能力,慢慢地孩子就有了 在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自己有整理自己,重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孩子的正确的办法,而不是打他骂他,那样的办法,除了继续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外,进一步加强孩子自我否定的负面作用外,没有任何积极的正面的效果。
针对自我退行,该怎么办呢?
1、提高自信
2、提高自我价值感
3、提高成就感
策略:自嗨训练、善解人意,就这样不断地不断地锻炼自己,慢慢地自己就长大了。就抓住人格三要素,尤其是最后一个上进心,也就是成就动机。我们一定要拿出成年人的胆量,针对我们遇到的每一问题,我们都要有征服他的那种动力。把这个动力调动出来,我们的上进心就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