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何先生在家烧饭,麻酱凉面,正是夏天的好吃头。
我兴致勃勃的吃了一口,眉头皱,这面怎么是甜的?他漫不经心,拌麻酱时候我放了一点糖。糖!!你怎么可以放糖,甜味会盖过麻酱的鲜啊!
何先生白眼一翻,你就别叽叽歪歪了,我总共就放了一小勺,你吃的出来嘛?
讲真,这倒真的提醒了我。我真的吃的出来很甜嘛?
辩证的看,首先,我真的吃的出来
作为一个糖味探测器,我对糖异常的敏感。这种敏感在南方遍地是甜,锻炼的优秀了。
在大西北时候,总是听闻南方有糖水铺,数不清的好吃甜点。真生活在这里,对各种代号的甜品店,吃完真是名副其实的只有“甜”。甜而不腻,甜中带苦。甜中发酸这些我还没找到。
江浙人民对吃甜这件事真是怀抱热情,糖醋排骨,小笼包,炒青菜,番茄蛋,红烧大虾,是的,以上菜肴都需要放多勺不等的糖“提鲜”。除了桌菜,还有年糕/米糕/各种糯米团子等着你。以及路边吃了面馆,面都是甜的(红汤面,以酱油调味,酱油是甜的)。
作为一个西北人,吃咸的面饼,咸辣为主的菜长大,在这个城市生活真是适应了很久。首先就是尽量少去本帮菜馆,甜甜吃多了,胃里很不舒服。其次年糕类的点心都可以say goodbye了。犹记得第一年来到这里,觉得甜的青团很好吃,吃多了一下子吃进医院,从此胃病就开始缠身。或许从那时候开始,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这肠胃还是要悠着点。
其次,如果我是没吃出来,但是只是感觉错误呢?那是否说明我在给自己贴标签呢?
我身边也有很多异乡客在这座城市,大家天南海北口味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大部门北方人都不是很爱吃甜(tip,我的闺蜜是北京人,却非常喜欢吃甜,所以这个只是一个概括)。
举一个很典型的菜,这里炒蚕豆要放很多油和糖,何先生最开始告诉我,这道菜会让我惊艳!然而吃到后只有惊吓!又油腻还甜的要命,真get不到点。在我家乡蚕豆爆炒,加上酱油和辣椒,鲜香麻辣还是很开胃的。怎么会有这么甜腻的吃法呢?
当同事聚在一起聊吃什么,或者午饭时候,北方人会自动躲避“甜菜”,甚至对喜欢吃甜的北方人表示“鄙视和不解”。久而久之,我也慢慢觉得,一点糖都不可以放,如果我觉得放了一点糖的菜好吃,那么我就背离了“西北人不吃甜”这个标签。
好了,到了这个阶段,会不会觉得我有点偏激?会的,我用标签来定义了这个事情,可能都没尝试呢?比如酱油拌鸡蛋,放点糖就还蛮好吃的。这也不是一个非是不分的问题,毕竟不是个大问题嘛。
所以,你的家乡蚕豆是甜口还是咸口?
Tips :如果有江浙人民看到这里,请不要打我。我只是小民一枚,抒发下自己的生活体验。
网友评论
我现在习惯了,确实觉得放一点糖是蛮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