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教学,朗读训练是最重要的,课本上每一篇课文后都有“朗读”的要求。低年级抓好朗读,效果会非常明显。课文的理解、字词的掌握、情感的表达,很多时候都不用多讲,一开口就能读好。不“拖音”刚入学的孩子小,喜欢读有韵律、有节奏的文字,像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都很受小朋友欢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小孩子读呀读的,就真的像唱歌一样去读了。他们最喜欢(习惯)在轻声字、停顿处把音拖长,俗称“唱读”。比如“我在教室里写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个句子,有的孩子读“在”“里”“的”“业”这几个字,就会拖音。我的做法是:从学生第一次开口朗读起,就坚决制止这种读法。先纠正集体的朗读,通过一遍一遍地范读、领读,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读,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让大部分学生知道怎样读不是“唱读”。再通过手势、动作,在朗读时提醒学生读音要干脆利落,不能养成拖音的习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有“唱读”的习惯了。还有少数(个别)没改掉的学生,再通过单独辅导(如课下一对一带着读;获取家长配合,每天发练习音频;课上请其他同学注意帮助纠正等方法),让习惯性拖音的孩子也慢慢有进步。解决了“唱读”的现象,班级朗读的水平,保准提高一大截。
不“一字一顿”不少低年级孩子朗读时,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管是长句子,还是短句子,读起来都是一个样。这是他们在刚入学时,分不清“字、词、短语、句子”,读起来很容易读成一字一顿。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帮助他们厘清词语和句子的概念,这样读的习惯就很难改掉。我的做法是:每一次读句子,都先范读,让学生认真听,逐渐形成“一个句子是由几个词组成”的印象。再读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哪些是完整的词,不能读破开。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到,还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每天、每节课、每个句子的朗读,都让学生认真听,仔细学,从范读到领读,一句一句地抠细节。随着生字和词语学得越来越多,再读到比较长的句子,让学生在句中画斜线表示停顿,来帮助朗读。同时,通过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孩子们词汇量的积累也在增长,他们对句子的组成部分比较清楚,就不再出现一字一顿、读破词语的现象了。再后来,他们的语感越来越好,读到一篇陌生的文章或诗歌,不用老师范读、带读,也能基本把断句、停顿、节奏读准确。晨诵的朗读,没有带读,孩子们自由练读了一遍,这一遍是分男女生读。
不“拿腔拿调”课标中明确规定: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摈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什么是“自然的朗读”?我的理解就是:好好说话就是好好朗读。现在的孩子都很活泼外向,他们在幼儿园就有丰富的表演体验,在刚开始朗读课文时,也会习惯性用“表演朗读法”。具体表现有:有的孩子朗读时摇头晃脑、眉飞色舞(眉来眼去),表情极其丰富;有的孩子朗读时,不管什么内容,都把音调读得忽高忽低,抑扬顿挫得不在地方;有的孩子朗读时,捏着嗓子,听起来很不舒服等。这样的情况,很多是因为孩子(或家长)只注重读的“技巧”,而不理解读的“内涵”,认为像表演一样朗读就是好的。教低年级孩子朗读,很多朗读技巧、方法,是说不清,也说不懂的。我的做法是:示范,领读,角色自居。
很多语文课上的朗读指导,老师的要求都是“要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怎样才能读出?孩子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如果只是教技巧,孩子就会误以为“读得响亮”“读得轻一点”“读得声音上扬”就是“有语气有感情”。读出文本的情感,需要的是朗读者进入文本,就像孩子读童话,会不自觉就把自己当作童话中的人物。角色自居,是读出感情的前提。告诉孩子,要像和别人说话一样去读课文。读疑问句,就像在问小伙伴;读感叹句,就是发自内心的感叹;读不同的对话,就把自己当成这个角色。慢慢体验,慢慢感悟,读得越来越自然,理解了朗读的文本,腔调也就不再矫揉造作了。在日复一日的朗读训练中,做到这三个“不”,班级整体的朗读水平,就有了一定的保证。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朗读绘本《大船》,文本很有难度。
另外,平时课堂上注重文本解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所读的每一句话,这也是练好朗读的重要保证。再结合多种形式、丰富的朗读练习,如晨诵、朗读打卡、假期长文挑战等,让学生对朗读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感兴趣。韩素静老师写道:“第一学段是培养语感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时刻,错过了,也许就永远地错过了;机械呆板的声音一旦成型,将来费多少力气、耗多少时间也不能挽回。”在低年级,孩子能把每一篇文本读正确、流利,再到读得灵动有感情,将来,朗读教学上,可以不费力气、不花时间。抓朗读吧,你一定能尝到甜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