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笔记】诗经概说与选读

【笔记】诗经概说与选读

作者: 目横竖田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23:40 被阅读60次
[参考资料:台大公开课-欧丽娟-中国古代文学史]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1. 成书年代

在西周初期~春秋中叶,《颂》、《雅》为西周所作,《风》多产生于春秋前、中期。

2. 北方文学代表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先秦的南北两大“根文学”。《诗经》代表的是北方的文学,而南北文学特质是有差异的。

3. 配乐可歌

“诗、乐、舞”合一是早期文化的形态,这与祭祀、巫师有关。因此,诗经中的诗篇是配乐可歌,而音乐并未流传至今。

4. 孔子删订与否?

孔子没有删订诗经,因为在《左传》中记载吴季札观乐,此时的诗经篇目与现在相当,而这时的孔子只有8岁。

诗六义

1.风、雅、颂

风、雅、颂的区分,是依据“音乐”而来,郑樵在《通志》中写:

列十五国风,以明风土之音不同;分大小二雅,以明朝廷之音有间;陈周鲁商三颂之音,所以有祭也。

一般来说,“风”是地方民谣,“雅”是朝廷音乐,雅,即夏,正也;“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即“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容也,因此较风雅更为缓。

对于现在我们读诗经的人来说,风、雅中的篇目更有学习价值,第一,国风中非常集中地出现了婚恋题材的诗,第二,小雅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风”中的婚恋题材

有学者考证,“风”的原义是“牝牡相及”,即雌雄相及,那么这个证据也是间接呼应了国风中婚恋题材居多的事实。国风首篇就是《关雎》,讲君子求淑女,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即用琴瑟来亲近她,用钟鼓来使她喜悦。

其他例子有写男女幽会的,如《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讲一个男子在城的一角等待情人,心情急躁不禁搔首徘徊,情人赠他彤管、荑,他爱惜玩摩,并非这东西有多么珍贵特别,只是因为是美人所赠。

除此之外,也有写丈夫参加徭役,妻子在家思念的哀歌,《卫风·伯兮》中有一句: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所爱之人不在身边,梳妆打扮又有什么意思呢?《伯兮》算是中国最早的闺怨诗之一,诗经中还有其他几首类似的思妇诗。

2.赋、比、兴

赋比兴是按照作法区分的,朱熹《诗集传》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比较好理解,如《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注释:荑(tí):白茅之芽。领:颈。蝤蛴(qíu qí):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瓠犀(hù xī):瓠瓜子儿,色白,排列整齐。螓(qín):似蝉而小,头宽广方正。螓首,形容前额丰满开阔。蛾眉:蚕蛾触角,细长而曲。这里形容眉毛细长弯曲。

相对来说,“兴”比较难理解,兴,起也,在开头调节韵律、唤起情绪,从而引出下文,但兴句也会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如《蒹葭》中从“蒹葭苍苍”到“凄凄”再到“采采”,经历了时间的推移,但怀想伊人的心情依旧迫切,构成了一种凄迷恍惚的艺术境界。

选读之《卷耳》

卷 耳(国风·周南)

①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②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③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④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

①卷耳:一种药用植物,可食。采:即採,另有一说,采采,茂盛貌。盈:满。顷筐:浅筐。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怀:怀想。寘(zhì):同“置”,放置。周行(háng):行,即军行;周行,即周的军队。

②陟:( zhi )攀登。崔嵬(wéi):山。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ǐ tuí):疾病的通称。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éi):青铜酒器,多为贵族用。维:发语词,无实义。永:长久。怀:思念。

③玄黄: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兕觥(sì gōng):牛角制的酒器。伤:思念。

④砠(jū):石山。瘏(tú):病,此处作动词,生病。痡(pū):病,此处作动词,患病。云:语助词,无实义。吁(xū):忧愁。

关于本诗主旨的不同观点

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本诗是一个女子怀念征战男子的诗,就诗中的“仆”、“金罍”等词语来看,此诗所写人物,似是贵族而非一般人民。

二,《诗序》说“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这与诗的内容并不相符。朱熹则认为,这是后妃思念文王所作。

综合来看,不考虑诗中人物身份,单纯就诗来看,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征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如果要给这个妇女一个身份,那么应该是一位贵族妇女,至于是不是后妃,暂且不可知。

重章复沓

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增加了抒情效果,稳定了音乐的主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可能和合唱形式有关,如果二、三是重唱,那么四就是合唱。

相关文章

  • 【笔记】诗经概说与选读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1.成书年代 在西周初期~春秋中叶,《颂》、《雅》为西周所作,《风》多产生于春秋前、中期。...

  • 《诗经研究史概要》摘记(5)

    十、清代《诗经》研究概说 1、清初三大家与《诗经》研究 顾炎武创浙西学派,主张实学,学以致用,注重考据。顾炎武把治...

  • 诗经作品选读

    选自《诗经•国风•王风》的《君子于役》一篇 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家中的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 第一节 诗律 一、先秦至隋唐诗体概说 (一)先秦诗歌 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是先秦...

  • 在诗经的河流里泅渡

    ——选读《诗经》有感 断断续续地,曾经许多次翻开过《诗经》。那些已不再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名词,那些生僻得难...

  • 每日选读:《CEO的自我修炼-五期合辑》

    每日选读内容笔记 | Day-39 愿景——战略——架构——决策——平衡 首先,一家企业需要想清楚愿景、使命与价值...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我几乎对一生一世信以为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花了几天时间去选读《诗经》中的爱情诗,已隐隐体味这一句“思无邪”。 诗经中的爱情...

  • 利益与法律概说

    利益与法律概说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的条件 [if !supp...

  • 《牛津笔记》选读

    “中国大妈”,尤其是到国外参加旅行团的中国大妈,请问你第一印象是什么? 不顾场合大声喧哗?爱占小便...

  • 【笔记】上古神话概说

    [参考资料:台大公开课-欧丽娟-中国古代文学史] 1.主要的相关作品: 《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诗经概说与选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zc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