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暗示”是一种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起来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孩子的性格和品质如同智力一样,完全归因于他得到了怎样的教育。
No.2 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No.3 尊重、鼓励和赞美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最佳方式。
No.4 我们的品质、我们的言行、我们的信心,都是暗示催生的,对于孩子,尤其如此。向孩子灌输有益的暗示吧,你的这种举动很可能造就一个天才。”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这一观点得到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证实。他把一群孩子随机地分成两组,然后告诉老师,A组是优等级组,在智力、意志品质和特长上明显较好;B组则相反。老师收到这种信号后各自开始相同课程的教学。一个学期后,A组的成绩和各项测评真的优于B组。后来又经过几组实验,这一原理同样被证明。”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你的一切品质、性格、气质、禀赋,多是后天养成的,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来自父母和周围人的暗示。”
“母用果断、坚定、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出他们的观点,孩子在接受到这种影响时,不但会听从父母的建议,且会逐渐学会坚定和自信地表达。消极的暗示会腐蚀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懦弱、敏感、自私,产生自卑心理。比如,说“不听话我就把玩具送给别人,再不吃我给别的小朋友了”,这样的暗示形成了你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和性格。”
“确切地说,到了五岁左右人格的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另一项来自马丁教授的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家人的积极的暗示。”
“我的孩子不行,智力不行,学不会。”“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有的家长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孩子不肯。家长就会说:“这孩子就这样,胆小、害羞。”这种对孩子的解释方式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暗示孩子“我胆小、害羞”。再和人打招呼时孩子就真的变成胆小、害羞了。有些家长在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哪儿都好:“他要是像你家孩子四分之一就好了!”反过来马上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不如这个小朋友。”世界上没有比出自父母口中的这些话更伤孩子的心了。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暗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这些消极暗示要不得。”
“一般的暗示和饱含了丰富真挚爱的情感的暗示,其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他也可能因为这种夸奖太频繁而产生反感。特别是这些夸奖有些不实之处时,有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使他不希望得到这种夸奖。相反,包含着爱的积极的暗示,总是显得真实可信,也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种暗示作用,就像血液一样,深入而持久。”
“如果父母从孩子一生下来,就不断发现他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并总是以自豪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结果,这种暗示被孩子所接受,就会真的表现很出色。”
“在与孩子的谈话中,父母或者老师要尽量保持平和的性情,交谈的时候尽量使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很服从,而不会产生出逆反心理。态度也要温和,要尽量避免尖刻和粗暴。”
“要给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清晰而幽默的回答,这样能唤醒他们心中对自然的理解和热爱,使他们乐于探索未知的事物。绝不能不耐烦地说“天,你又来烦我了”,或者“长大了你就懂了”。我们很多人都会这样做,不是吗?这会让他们失去兴趣。”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打击孩子,不要告诉孩子他或者她懒惰、爱撒谎、愚蠢或者粗心。因为那样会让这个孩子身上产生你所指控的缺点,正如暗示能使人变得优秀一样。相反,你可以对一个有懒惰或者粗心大意倾向的孩子说:“很好,今天你比以前做得都要好,你进步了,我对你的努力感到高兴。”可能这不是真的,但是这些话中的“进步、好和努力”的暗示会深入孩子的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变为现实。”
“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疾病,因为这会让他们产生不良的自我暗示,引起你本来要避免的疾病。所以,你应该教导他们:健康是身体的常态,生病只是偶尔的例外,人们只有在不遵守自然法则的时候才会遭受那样的结果。”
“用妖魔鬼怪之类的东西吓唬孩子更是残忍的,你对孩子说:“再哭,妖怪会把你带走的!”也许,你这样说,孩子会停止哭泣,但是恐惧的思想就会让他在心里多哭一百次,会让他在孩提时代就变得胆小、敏感、懦弱,甚至一生都会如此。”
“由此可见,暗示对孩子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孩子要慎言慎行。”
“大人夸大了这件事的危害,使孩子产生害怕的心理,就会导致孩子胆小。当孩子做了错事,大人完全可以用中肯的态度告诉他今后应该注意什么。”
“大人说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玩儿是瞎闹,这就会使孩子把过错转移到别的孩子身上,孩子就会认为如果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这直接导致了自私这种不良品质的出现。那么下一次呢,他肯定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然后才去想别人的感受。”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品质的形成影响是极大的。人们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说他们不听话,缺点太多,甚至说他们糟糕透了,但就是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正确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不良的品质和行为。”
“暗示心理学的先驱H·伯恩海姆认为凡是来自环境——地理、种族、社会、家庭的刺激,都是对于整个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酵素,因为它作用于人的心理。”
“只要是有所成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极为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
“父母所受教育的程度在孩子天赋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就在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生长环境,并乐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事实上,天才的幼年时期几乎都生长在丰富而有趣的环境中,这可以从任何一位天才或伟人的传记之中找到依据。”
“环境暗示包括物化环境暗示和心理环境暗示这两类。无论是优美惬意的物化环境的陶冶,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都能使孩子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顺利地接受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降临人间首先进入的课堂,家庭成员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极为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父母就要特别清楚,当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我们家庭氛围的一种营造,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父母与他人的情感都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他心中所确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表达,他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社会当中去处理各种关系,他首先是想到父母是如何处理的。”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努力营造合作型的家庭气氛。”
“狄德罗曾说:“人类的义务是要把世界变成乐园。”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家长的义务是要把家庭变成乐园。”当然,所谓乐园,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纵,而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这样的殿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英才!”
“一个充满爱心、互相体贴、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家庭的学习气氛浓厚,精神生活充实、品位高雅,能促进孩子渴望求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相反,如果家庭“战争”不断,人际关系恶化,孩子会由恐惧走向厌烦,甚至怨恨。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心灵受到创伤,无心向学,无心向上。”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85%的孩子认为父母吵架是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孩子会因此受到惊吓。而且常常目睹父母吵架的年幼儿童患口吃、遗尿症和肠胃病等疾病的几率也较高,父母的不和睦还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婚姻观念。”
“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孩子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途径。”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逻辑。羞辱、斥责的语气心理的逻辑就是不尊重。”
“没有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就会丧失基本观念。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态度,则学到的方法就会沦为对孩子的不尊重的操纵。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孩子自两三岁就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他们会提出“我自己来”“我自己做”的要求,并跃跃欲试地尝试着做每一件事,这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可是许多父母生怕他们做不好,总是包办代替,从而剥夺了孩子亲自实践的机会。当孩子到时候什么也不会做或什么也做不好时,却又受到父母的指责与埋怨,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父母,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通过各种方式以实际行动给予孩子支持,如对孩子表示信任、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给孩子支配时间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善待孩子的朋友,等等。”
“另外,还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孩子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这并不奇怪。可有些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当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时,父母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数落、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很容易使孩子消沉、迷惘。过多的批评、责骂容易使年幼的孩子迷失自我。其实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父母不能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掉孩子的自信,也不要因孩子某方面的欠缺而否定他的一切,更不能照搬别的孩子的成功个案来培养自己孩子。”
“威廉·詹姆士曾精辟地指出:“人性深处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渴望别人赞美。”莎士比亚也曾形象地说过:“赞美是照耀我们心灵的阳光,没有它,我们的心灵就无法成长。”
“老卡尔说:“夸奖可以让被夸奖者产生美好的心境,从而留下美好的回忆,从此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对自己妄自尊大,而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婴幼儿,虽然并不明白什么叫自尊,但他们却拥有自尊心。他们能够十分敏锐地感触到父母对他们的情绪。”
“对于抚爱和夸奖,他们以微笑和撒娇加以回报;对于嘲弄和漠视,他们以发怒和任性来加以回应。”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东西”;马克·奥略留说“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为的样子”;威廉·詹姆斯也说“我们最大的发现就是,通过改变头脑的观念,我们可以改变生活”。”
“总之,向孩子灌输有益的暗示非常重要,你的这种举动很可能造就一个杰出的天才。”
同样的文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所以我在做书摘的时候秉持“原真,无干预”的原则进行摘录。虽说,不免有时会造成断章取义,但不会影响您对原书大体内容上的判断,如若感兴趣不妨对原书通读一遍。如果喜欢,不妨关注一下,会持续更新不同的类型的书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