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控术》
作者:菲尼克
当初阅读这本书的目标是想管理因小情绪而出现的坏习惯,比如拖延症、手机上瘾等。书的封面和自序讲得挺有道理,于是才决定看。看的过程发现,作者的论述逻辑混乱,分论点之间起不到支撑主论点的作用,甚至有些还毫无关联。书中案例丰富,但明显是为了凑字而堆砌在一起,对阐明观点没有帮助。
本书的作者菲尼克,是北大心理学硕士,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不能否认他有专业的心理学储备,还拥有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但这本书论述得真的太乱了,读完依旧一头雾水,于是我尝试把书中的逻辑进行重组,并根据自己生活进行了些许补充,希望能帮大家节省看书的时间。
作者认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着眼于意志力,减肥、拖延症、晚睡、烟瘾等“失控”问题将无法解决,最终形成死循环:一边继续做着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情,一边又后悔不该如此。
想想自己的生活,发现却是是这样。尤其是交方案的时候,心里清楚过几天便是deadline,得抓紧开始了。但是诡异的是,每次一坐到电脑前,就觉得口渴,忍不住洗杯子冲茶,回来又发现桌子好乱,收拾完又发现在追的剧更新了,立刻就被吸引住......等事情都处理完,下班了,然而方案还停留在标题处。临睡前,一边懊恼今天怎么啥也没干,一边痛下决心明天绝不这样。
若想获得自控能力,得先放弃意志力,凡是需要调动意志力的事情,十有八九会以失败告终。因为意志力跟你所“期待”的事情相左时,行为的结果就会是你所“期待”的。比如失眠,如果你担心睡不着,则你满脑子想的都是睡不着,睡不着就变成了你的期待。无论你是期待它出现,或是不出现,你都在”期待“它。
我们的行为是受”期待“控制的,如果用意志力去与之对抗,则结果往往会越糟糕。这一点也与墨菲定律相吻合,当我们越不愿意什么事情发生时,则越容易发生该事情。想想我们演讲的时候,如果经常提醒自己别忘词,是不是反而总会忘?
如果不用意志力来达到自控,那应该怎么办呢?菲尼克提出了”七个自我“,本书核心观点是不能用意志力来达到自控,而要了解“七个自我”,以及协调“七个自我”来实现自控掌握生活。
第一层自我是多巴胺-ATP系统,行为刺激产生多巴胺,多巴胺水解葡萄糖产生大量的ATP。而ATP不稳定,需要立即行动消耗掉它。如果用意志力去抑制它,则会发展成”得不到“,从而积累能量。如若反复刺激,则能量持续积累,终会爆发。我们看节食减肥反弹的案例就知道了,有食欲本是正常的,如果通过节食抑制,只会越来越想吃,最后忍不住暴饮暴食,减肥失败事小,得了厌食症才可怕。
通过刺激形成的ATP要怎么消耗掉呢?作者的建议是转移到身体上发泄:吸一口气,绷紧全身的肌肉,让身体发热。总之,不能让这些能量用于大脑。(个人认为这个建议好像不太靠谱。。。)
第二层自我是肌肉组织系统,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能量站,大脑的各种行为都从这个能量站获取能量。于是,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身体不舒服时期,领导在开会上的唠叨会更令人烦躁。因为原先分配给控制情绪的能量,被调整身体状态占用了。所以,自控实际上是生理指标,一旦失控,则是身体能量匮乏了
缺发身体能量的人,一般自控力并不高,而且容易失眠、抑郁、焦虑。作者的建议是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并且每天都要吃早晨,保持血糖正常。
第三层自我是情绪脑,它产生负面情绪,引发腺素的分泌,腺素水解糖原、脂肪等物质获得能量,保护自己。负面情绪的产生,是身体为了满足某一深层的需要。看似负面,实则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那就是更好地活着。情绪脑产生的能量持续时间比多巴胺-ATP持久,所以不能憋着。三国的周瑜,因嫉妒诸葛亮,这种负面情绪一直得不到宣泄,最后憋出内伤,活活气死。
关于如何管理情绪脑,缓解负面情绪,作者给出了两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让能量自动冷却,但这种方法是逃避负面源,每次遇到都会放大对我们的威胁,也就是不断妖魔化。2、直面负面情绪,把产生的能量消耗掉。正如艾默生所说:去做你害怕的事情,害怕自然会消逝。
第四层自我是神经链。大脑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为了降低决策难度,会形成神经链来负责惯性。它会把生活中的行为、感觉储存起来,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让肌肉自动做出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这个道理。作者认为自控力高的人,是因为形成了神经链,他们把良好的行为化成自动的行为,大大减少了意志力的参与,所以才能集中精力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挑战。
对于养成好习惯,就能利用神经链这一特性去完成。作者认为神经链的形成只要3天,所以在同一时间重复做同一件事情,3天后这个好习惯就能形成。而对于坏习惯,则用新的好习惯去替代,让自己忙起来,没有精力去处理坏习惯。
第五层自我是社会脑。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形成习惯的方式是把周围动物的行为习惯看成自己的。社会性动物的大脑里住着很多个动物,他们是父母、兄弟姐妹、伴侣、朋友同事等,这些综合起来,形成了”自我“。有点像《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一样,他没有自我,遇到千寻他就很善良,而进入澡堂,就开始邪恶。
所以对于沾染上坏习惯,比如烟瘾,就是社会脑在作怪。作者提供了3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让诱惑变得抽象。2、将同类人妖魔化。想象一个朋友跟你有一样的问题,想象他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然后庆幸还好我不是他。3、搞笑,看几则笑话或者回想好笑的事情,将负面情绪转移成开心情绪
第六层自我是自知力,书中所讲的自知力是自己知道未来的能力。如果想要成功,则尽量让未来的自己等于现在的自己。具体化未来的自己,并贴上标签。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这些标签,帮助我们外化成现实。怎么做呢?作者建议让我们跟未来的自己建立沟通
1、想象未来的自己在做什么,要具体到某一场景以及包含的精神状态;2、站在未来的角度,评价现在的自己,给出看法和建议,让两个自己来回互动,并形成文字;3、将未来的自己画下来。以上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未来变得具体,日后的行为会下意识朝着未来目标靠近。
第七层自我是反意志力。反意志力是自我毁灭的力量,专门负责出幺蛾子。为什么会有反意志力,作者认为凡是用美德来衡量就会激起反意志力。没有自控力的人心中有一个美德账户,美德账户里的资金,是用来购买错误行为,使这些错误行为没有负罪感。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行动总在明天,因为一想到明天会做得很好,所以今天就可以荒废。明天的美好带来了希望,可以抵消现在的负疚感。
所以要想控制生活,就不能有反意志力,不能有美德账户,不能让对错来衡量生活。唯一的做法就是别跟自己较劲,想做就去做,但是得用延迟满足。比如,想抽烟时,可以过10分钟再去抽,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加去延长这个时间。
写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就没有了。后面的几章是生活中的案例,穿插前面提到的理论,作者甚至企图让我们自己用他的理论去解决问题。你以为用案例+理论这样写会清晰些?不,还是一样的混乱,案例跟理论依旧关联性不强,论述没有说服力。实操的方面还不如看网上的自律博主,诸君散了吧,这本书别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