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764)

闲读《随园诗话》(76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8-19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五·二九】

挂冠四十年,久不阅《缙绅》,偶有送者,撷之都非相识。偶读赵秋谷《题<缙绅>》云:“无复堪容位置处,渐多不识姓名人。”为之一笑。先生康熙己未翰林,至乾隆己未,而身犹强健,惟两目不能见物;与余为先后同年。相传所著《谈龙录》痛诋阮亭,余索观之,亦无甚牴牾。先生名执信,以国忌日演戏被劾,故有句云:“可怜一曲《长生殿》,直误功名到白头!”

挂冠,音guà guān,释义辞官。典故有二。《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八〈虫豸部五·蜘蛛〉:楚国龚舍初随楚王朝,宿未央宫,见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萦罗网,有虫触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叹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网罗也,岂可淹岁。”于是挂冠而退。时人笑之,谓舍为蜘蛛之隐。《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逢萌〉: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楚国龚舍、汉逢萌均有解衣冠,挂东都城门。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缙绅》,指《缙绅录》,旧时书坊刊印的全国职官录。亦省作“缙绅”。目前见到的书名为《大清缙绅全书》,该书原名《大清爵秩全览》,出版后被朝廷查封,出版商上下打点后改名出版。其中非常详细记录了清朝的全部职官,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县以下的巡检司,还包括分发各省仍未补官的候补官员,并且每季实时更新。由于书坊刊行的“坊本”有着诸多错误,1773年,乾隆帝命吏部每年分季编纂“官本”,商铺再据之刊刻“坊本”。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这是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也指曾经做过官的人。

赵执信(音shēn)(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康熙己未,指康熙十八年,1679年。

乾隆己未,指乾隆四年,1739年。

《谈龙录》,清代诗话。作者赵执信,为康熙朝后期重要诗人。“谈龙”即谈诗。当时著名诗人王士祯言“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 赵执信不以为然,认为“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只不过“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已。此书主旨在于反对当时诗坛上的形式主义诗风。其主要思想约略有四:一、强调“喜者不可为泣涕,悲者不可为欢笑,富贵者不可语寒陋,贫贱者不可语侈大,”文如其人,追求真感情。批评王士禛提倡的朦胧飘缈的“神韵”,流于空虚,诗中未见人。二、赞扬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态度,反驳了王士祯对白居易等现实主义诗人的非难,要求诗人首先把握客观事物的全貌,再摄取其精粹入诗,“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三、力主文以意为主,以语言为役,指斥王士禛过份追求语言的形式美而忽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四、主张艺术风格应从其所近,自由选择,反对王士祯一味推重“冲和淡远”风格的作法。

阮亭,即王士祯,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

牴牾,音dǐ wǔ,亦作“抵牾”、“牴啎”、“牴梧”。释义:1、抵触,矛盾。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属,班、荀之与郑、戴,又名牴牾。”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牴牾,势难贴服。”2、引申谓用言语顶撞、冒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让之,女牴牾不可言状。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764)

    【原书卷五·二九】余挂冠四十年,久不阅《缙绅》,偶有送者,撷之都非相识。偶读赵秋谷《题<缙绅>》云:“无复堪容位置...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7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il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