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总是这么快:论学习的级进与跳进

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总是这么快:论学习的级进与跳进

作者: 通通请回答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22:53 被阅读0次

级进与跳进

最近在网上买了finger的钢琴课,在某一课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分别叫做级进与跳进。

级进的意思是,从一个音符到另一个相邻的音符递进弹奏的过程,而跳进则是从一个音符跳到非相邻音符弹奏的方式。

弹级进的音符相对容易,因为音符靠得很近,即便不看琴键也很容易弹对,而跳进则相对复杂一些,如果涉及到高于8度音程或指法变化的情况,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容易弹错。

初学钢琴,最大的一个门槛在于识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同样对应位置的地方,代表的音符是不同的,比如高音谱表的第一线对应的是中音的mi,而低音谱表的第一线对应的低音的sol,并且五线谱的上下区域是可以延伸表示的,简而言之,新手常常是左右傻傻分不清楚,反应速度很慢。

一开始想要学琴的时候,是想要自己自学,于是看一些有点复杂的谱,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不同谱表的音符位置都熟练掌握,但很容易越看越乱,轻而易举地实现从入门到放弃。

直到重新花钱买了课程,跟着设置的难度一步一步往上爬,我才逐渐掌握识谱的技能。一开始它只让你记住几个关键的音节,然后慢慢结合基础的指法让你能结合实际弹奏来进行辨别。两个谱号的音符,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用了整整二十章的内容,穿插着各种练习让你能够熟练掌握。

自学究竟难在哪里

在自学过程中,一开始就找了一个对于新手来说有点难度的识谱学习方式,可以看作是“跳进”,而根据课程设置的章节将识谱学习拆分成多个阶梯难度,并且一级一级递进学习的方式可以看作是“级进”。

我们经常自学一项技能的时候,很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用什么样的难度来递进学习。假设一碰到比较难的地方,就很容易放弃;而太过简单的时候,又没有耐心继续下去。

而一个好的老师,往往在教授给你知识技能的时候,会让你觉得这个东西有那么一点难,但是你稍微动点脑筋、练一练就学会了,很容易找到成就感然后不断继续地学习去。

对于自学者来说,在学习一项陌生技能的时候,一开始就无意识地采用了“跳进”策略,就像弹钢琴,如果涉及到音程跨度很大的音符,一时间就难以下手。

随着弹钢琴技能越来越熟练,演奏者在“跳进”弹奏的技能上会越来越熟练,从跨2个音程到跨8个音程,甚至于整个钢琴所有的音程。

同样,对于已经进阶到一定水平的自学者来说,你在吸收知识的速度上也会越来越快,“跳进”的幅度可以不断的提高,有些知识之间存在的断层,你可以轻易的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来进行衔接。

快速入门的“级进”策略

“级进”之所以难,就在于此前你对于这个领域一无所知,每个人的基础也不太一样,不知道究竟该从哪里开始。

以学PS为例,一个新手他通常会怎么学呢?

第一种,去买PS的教程书籍,通常这种书的第一章是“什么是PS”,“PS的发展历史”,很多人第一章都没看完,就把书丢一旁了。这种工具书、或者说教科书,讲解全面,往往是用来查缺补漏的,或者等到有一定基础阶段开始系统化学习的,如果要应用“级进”策略不太合适。

第二种,直接搜网上的实战教程,比如教你怎么美化人像。但这种实战教程,往往又涉及到非常多步骤的操作,你可以照着做,但是可能下一次换一张图让你来美化,你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就好像现在线下教钢琴的琴行,有一种速成班,教你快速弹流行乐曲,老师会告诉你手指应该放在哪些琴键上,你跟着记忆背诵,然后多模仿弹到熟练位置,这一首你会弹,换一首可能就懵逼了。因此,这种实战教程相对适合基础比较好的人,是一种跨度很大的“跳进”,在进阶的时候能快速的提高你的水平,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依然不够友好。

第三种,去找网上的新手教程,可能是免费的,也是付费的。学PS的同学基本上没有人不知道李涛老师的《PS高手之路》课程。

这个课程在设置上非常的系统,从PS最常见的功能开始说起,每个功能到底可以怎么应用,核心原理是什么,讲解得可以说是鞭辟入里。这门课程存在了至少10年以上,PS在期间也已经更新了很多个版本,但课程说的很多知识点到今天依然适合每个学习PS的同学。

看过这门课的同学就会发现,它的设计很符合“级进”的原则,每一课的内容都并不是很难,也都有递进的关联性,既有原理,也有应用实操。

所以,在使用“级进”策略的过程中,一个设计合理,能够应用上手的教辅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老师那么难得,更多就是在于,他们知道该设置什么样的“级进”内容才能帮你快速入门和掌握一项技能。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玩游戏,你升级打怪是循序渐进的,并不会让你刚出新生村就碰到最后几个关卡的怪物,更多情况下是一级一级挑战的,当等级慢慢提高,装备越来越好的时候,可以尝试越级挑战,更快晋级。

那什么样的教辅材料是最适合自己的?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

但喜欢学习的同学,有的时候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感觉。你看到某一本书、某一个课程、或者遇到某一个老师,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东西你很容易理解,并且忍不住学完一个部分又想要继续学下一个部分。往往这个时刻,就说明,你找到了一个适合“级进”的学习内容。

通常来说,这类适合“级进”的学习内容,常见在一些基础的付费课程里,要么是在某本书籍里,这些是相对性价比比较高的方式,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直接请某个领域里的大V或老师来指导你。

所以,从某个角度看,确实是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在教育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让你的时间成本被极大的缩小。回顾我个人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很幸运的遇到了非常擅长教学的老师,他们几乎全都运用了这种“级进”的策略方式,让我很容易在学习上快速进阶。

当然,级进并不是万能的,它更多的是帮你解决“如何快速入门和进阶”的问题。

“跳进”是高手的必经之路

大部分人学习一项技能,都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高手,但真正要成为高手,你就必须用到“跳进”的策略。

我们会发现,网上许多售卖课程,通常只是教完基础+部分实操案例应用后就结束了。真正让你迈向高手甚至大师的课程是非常稀有的,一旦有这种课程,通常价格也并不便宜。

我们在大学的时候都学习过一本本厚重的专业课本,书里的内容大部分在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已经被遗忘。唯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这些书的内容知识密度量极其大,语句用词极其抽象精炼,以至于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就理解他们。

这些超级精炼系统涉及学科框架的专业书籍其实就是“跳进”策略的一种外在体现。

我们的专业书籍一本通常都有好几百页,但是如果一本书要让我们毫无理解障碍的理解清楚,它需要的细节篇幅至少要增加十倍不止,这样来说,知识就变得太过昂贵难以普及。而且专业课程,除了应用技能,更多是一种思维系统的训练,工科理科注重数理验证,文科则注重抽象逻辑。

学科中往往会有一些专业的学术名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方便学习,往往只会对这个概念做一次定义的解释,之后在相关的内容中会大量使用这个名词,而不是重新解释一遍。

某些概念、公理定理并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赘述,你需要凭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嫁接起你对于更高阶知识学习的桥梁。并且这些知识通常会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教科书是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一一穷举出来,而需要你自己来举一反三。

这种断层,是需要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实践,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真正的高手,就在于这种对于“知识断层”补全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跳进”。

很多高手喜欢在网上做个人的经验总结分享,这些内容就是对于他们自身对于“知识断层”的经验总结,有的时候我们也称这些为技巧,大多时候我们喜欢不断追求技巧的学习,却忽略他们是怎么补全这种”知识断层“从而发现这些技巧的。

要应用“跳进”策略,首先,至少你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先从某个局部入手,建立直观的感性认知。

其次,将局部的内容,作为知识体系构建的一部分,进行拓展和完善。

将知识系统里的每个部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下进行试验和实践。初学者的脑海里通常是一种模型,对应1-2种应用场景,而高手的脑中,是用一个模型,适配无数个场景,并且我可以根据这些场景的应用,在反过来优化我的模型。

跳进的幅度最难把握,往往只能通过实践不断的进行反馈调整,而这一点通常是外人很难进行感知的,只有自己最清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手虽然入门和过程有借助他人的指点,但最终达到什么程度更多还是靠自己领悟和实践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应该尽量快速应用“级进”策略迈过入门级别,而不要在低水平段位一直徘徊,真正的高等乐趣更多在后面那个阶段,高级副本总是比低级副本更加有挑战、收益更高、更让人沉浸其中不是么?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总是这么快:论学习的级进与跳进

    级进与跳进 最近在网上买了finger的钢琴课,在某一课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分别叫做级进与跳进。 级进的意思是,从一...

  • 学习能力不同

    每个人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学东西快,有的人学东西慢,学任何一样东西学得快的人就是领悟能力强,而学得慢的...

  • 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效率那么高,有的人学东西却很慢?为什么学习最好的往往不是最用功的?...

  • 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为什么有人学习效率很高,学了马上能运用?但有些人,左耳进右耳出,总是掌握不到高效学习的窍门? 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

  • 学习过程模型的what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是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学习的吗?为什么有的人学的好,有的人学的不好?为什么我学了没用,有的人学了就...

  •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快而好,有的人学得慢而差? 学习的效果最终以长时程记忆存储在大脑中。学习和记忆有各种各样的形势,大...

  • 目录抄写30:《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著

    目录 印子 第一章:为什么读书这么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一: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二...

  • 如何像学霸一样来学习? 掌握这三点,就够了。

    为什么有的人会学习,一学就会?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可以举一反三?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热情会持续保持? 今天我们来聊聊学...

  • 学习的法宝

    学习还有法宝?有啊。你想啊,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成绩不如人意,为什么有的人总是颗粒满仓?这就是有法宝没法宝的问题。 那...

  •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第一章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一: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二:看不懂、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总是这么快:论学习的级进与跳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ma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