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段“女子阻碍高铁关门发车”的视频引起网络热议。视频曝光后,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谴责那位女子不守规则,一时间批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后来曝光当事人系合肥某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后,更是引发网友新一轮口诛笔伐。为此,合肥铁路公安部门组织了专门调查;教育部门专门召开会议,对那名女教师停职检讨;10日下午,当事人罗某接受央视采访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一起看似偶然的事件,因各方的积极反应暂时得以平息,但事件过后,背后的问题却值得讨论和反思。
反思之一:媒体的报道是否有些一叶障目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的生命。客观公正地还原事实真相,是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色彩、不带任何倾向性立场,应该是媒体人始终遵循的职业操守。但是,这起事件中,起初几乎众口一词是贬损女教师的报道。
最初报道说“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这两天看了当事人的详细说明,以及铁路部门发布的后续通报,真相是这样吗?事实是因天气原因晚点(而非因以等老公为名、阻挡车门关闭造成),该次列车到达合肥站已经晚点,按照运行图在合肥停车15分,阻挡车门的行为在第14分钟即处置完毕,也就是说即便在双方拉扯了五分钟之久后,也没有造成列车的进一步晚点。
查询新闻来源似乎明白了,原来各大媒体最初报道时,援引的都是“合肥火车站通过官方微博@铁路合肥站发布的通报”。用事发地合肥站单方面描述引导舆论,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此掐头去尾、夸大事实、歪曲结果的报道,是否有失偏颇?合肥站是否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近年来,类似这样一叶障目、窥斑见豹的报道屡见不鲜。不知道是哪家媒体最先跟进报道了这件事,因何会直接引用合肥站的报道,有没有联系双方核实,这样片面报道的结果就是,第一时间发出了片面的信息,直接误导了不明真相的群众。但愿以后再报道此类事件时,多一些实事求是的真相还原,我们要的是客观公正,而不是一面之词。
反思之二:车站执行规则时能否更加人性
我也经常乘坐火车,从以前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动车组列车,客观地说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突飞猛进,服务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铁路部门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在上的惯性、对待乘客粗暴冷漠的态度仍没有根本改变,从这次事件中就可见一斑。
说实话,看了这几天媒体的报道,了解还原的事实真相后,除了对该女乘客践踏规则的行为感到气愤,更多的还是对车站及列车工作人员粗暴和冷漠的气愤。事发时检票口有没有搞清楚列车还没走(据女乘客的描述,是检票员以为车已经走了所以不放行)?向列车工作人员说明特殊情况之后,为什么不能立即决策让检票口放行?
如果说是为了确保准点发车避免晚点,那在列车已经晚点的情况下,该乘客并没有迟到(预计停靠15分钟,14分钟已处理完毕,期间拉扯有5分钟,也就是说罗某在停靠第9分钟时已上车,还有6分钟才到发车时间,就算发车前3-5分钟停止检票,此时也不到停止检票时间);而且,在其老公已抵达检票口的情况下,拉扯规劝所用的时间更长,有拉扯规劝的这几分钟,仅有几步之遥的罗某的老公应该早就有足够的时间上车了。
如果说是为了避免危险,在我看来视频中他们相互之间如此拉扯的行为才更加危险。这次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拉扯过程中列车启动造成了人员伤亡,就目前的情况看,列车工作人员一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执行规则并没有什么错,但规则不应是死的,特殊情况也要特殊对待,有时也要讲人之常情。规则不只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特殊情况下,也应提倡制度加温度地执行规则,而不是冰冷地、死板地执行规则。举个例子,就好比规定不准行人闯红灯,那如果真的遇到有行人特殊原因闯了红灯的时候,是因为他违反了规则就不管他死活直接撞上去,还是停下等他通过?显然是停车先让行人通行再说。
同样的道理,即便该女子违反了规则,不该阻止高铁关门,但她跟高铁工作人员已经说明了自己面临的特殊情况,可是有人听她的解释吗,有人设身处地为她考虑一下吗?粗暴地呵斥和拉扯(当然铁路部门解释为耐心地劝解),这是提供服务的高铁工作人员面对此类问题的最佳处理方式吗?还是他们一贯就是用这种方式对待乘客和群众?
通过这次事件,也希望铁路方相关部门,包括在合肥站检票口负责检票的工作人员、该次列车的乘务人员能够吸取教训,总结反思。
反思之三:动辄停职的处理方式是否欠妥
我们注意到,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后,合肥市庐阳区教育部门迅即反应,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对那名女教师进行停职检讨。这样的做法,暂时回应了舆论关切,平息了当时铺天盖地的愤怒讨骂之声,避免了舆论的进一步炒作和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部门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真的妥当吗?
当事人即便是教师身份,但出行在外,她首先是一名乘客,在当时那种急切的状况下,她所做出的反应,不过是正常人的本能反应,这与其教师身份有什么关系?不妨再设想一下,如果她不是教师,而且四处漂泊的农民工,或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无业游民,谁来给她停职检查?
停职检查后,网上曾出现了一篇自称是当事人罗某的一篇长微博说明,我倒是觉得说明中解释的详情不无道理,不知为何这篇说明目前被删除,账号也被注销,是被和谐了还是背后有人授意不得发声?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昨天当事人接受央视采访,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我想问一声,这道歉是口服心服还是无奈妥协?诚然,扒车门是不对,需要为自己的冲动和鲁莽道歉,但铁路部门难道不该为自己的粗心、协调不畅、提前停止检票,以及粗暴冷漠、临机处置不当道歉吗?遗憾的是,至今并未看到另一方有一丁点反思,更别说道歉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一方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一方是经济发展赖以支撑的当地火车站,在一方已经先声夺人发布片面通报后,面对一边倒的指责声浪,面对舆论的汹涌压力,让谁出来道歉更合适,这一点我想当地相关部门应该有过权衡。所以,在我看来,这道歉只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妥协罢了,当事人未必口服心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