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读《论语》随笔系列,走心创作。侵权必究!
《故 土 难 离 》
文/黎峰
孔子如果生在今日,会考虑移民吗?其实,孔子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慎重思索过这一问题。
孔子认为:
一、如果整治不上轨道,自己就应该退隐。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他又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是夫?“(《述而》),这两句话虽然坚持原则,但未免消极与被动,好像只能默默等待明君的重用。实际上,后来他在遇到长沮、桀溺等隐者之后,给出的答案是:“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正因为天下无道,他才站出来引领社会改革,“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坚定执著不可撼动,所谓退隐,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夸张宣泄。而且,退隐也不一定就是离开自己的祖国和故乡。
二、退隐不是享福,而是保全志节,谋而后动。孔子说:“贤者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宪问》),这个顺序放在行动上,就是:首先避开悖逆之言,其次避开小人嘴脸,然后离开这个地区,最后才考虑遁世隐居。如果世道让贤者节节败退,孔子还有一招,那就是兴办教育,培养精英,寄托于未来一代。孔子还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他的退隐,只是暂时避开矛盾,选择隐忍,在适当之时机会卷土重来,因为他的理想并未实现,故而也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从他对七位逸民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来,他说伯夷、叔齐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少连是“降志辱身”,但“言中伦,行中虑”,虞仲、夷逸是“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而他自己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所主张的退隐只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权变。
三、孔子由退隐而联想到离开故乡和祖国,其目标仍是乐观向上的。他曾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治长》)。这真是一个美妙的选择,大海泛舟,不仅“乘桴”,还有最勇敢的弟子作陪,怎么看都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又一回,孔子想要移民到九夷之地,有人提醒他:落后地区尚未开化,恐怕不妥吧?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生活条件不是问题,陋室而德馨,因为移民不是享福。
四、孔子两次去国离乡,时间长达17年,最终还是听从祖国和故乡召唤,回到祖国,著书立说,传承文化,终老于杏坛。
《孟子·万章下》记载:“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当初他离开齐国回鲁国的时候,走得很快,米已经淘好下锅了,把米捞上来就走。当孔子五十五岁再次离开鲁国的时候,他走得很慢。弟子们就催他:老师,我们能不能走快一点啊?孔子说:我走得慢,是因为我现在要离开的是我的祖国,我舍不得走啊!这一走,就是十四年,得君行道的理想破灭了,辗转往来中,惶惶如丧家之犬,生命多次受到威胁,最可怜的时候断粮七日,在外漂泊的滋味真的不好受,连孔子自己都怀疑“吾道非也”,这一场政治苦旅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文化,也让孔子由衷地感到故土难离,“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他终于发出感叹:“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治长》)
其实,这种去国离乡无所依的痛苦,被孔子欣赏的柳下惠也有同感。柳下惠在鲁国做法官,多次地被撤职,有人劝他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则认为:正直地工作,难免被撤职,这不是地域和国家的问题,而是不降志辱身的名节问题;如果不正直地工作,为什么要离开祖国呢?这是给孔子上了一课,这一课被孔子的弟子后人慎重地记载在《论语·微子》中。
不过,如果孔子没有这十七年的“学而时习之”,中国文化也可能要改写。中国知识分子的矛盾,正在如此。比如后来的屈原,死也要死在祖国的江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