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大学同学群里,曾经住在我上铺的那个兄弟,在群里推一小视频。
视频内容很简单,就是那张只有手掌一半大小,与我们每天形影不离,我们人走到哪里,都必须要带它到哪儿的“居民身份证”。
说实话,自打十年前,才有了这张居民身份证之后,从来没有认真端详过它。虽然无论是遇到任何需要“它”露面的时候,咱一刻都没耽误过让“它”立马就出现,但是,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查验“它”的那些人,也跟我差不太多,都是“例行公事”而已。
不然的话,也许就会与小视频里那个曾经在教育部门工作过的老司长一样,对这张还没有手掌大的“居民身份证”品头论足一番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许多人即使看了,也根本不会看不出来这正面和背面加起来,也没几个字的证件,竟然会有这么多的瑕疵和争议。
还从来没有仔细端详过“居民身份证”的人,不得不在老司长的带领下,麻利地从兜里掏出了那张与我朝夕相伴的居民身份证。
暂且不提人家发证部门的初衷和考虑,只是老司长那娓娓道来的几句话,就结结实实地为俺上了一课。
由此及彼,之前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还真就有很多东西,完全都还处于一知半解阶段,根本没有弄懂弄通。特别是那些类似与那张小小的“居民身份证”身上,也是会存在一些疑问一样,越是眼巴前儿的,越觉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特别是总自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就越容易出错。
“小小”身份证里面“大大”的玄机看起来,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要做到准确无误,还真是需要一点儿功夫的。
能够看到这里的朋友,不妨试试,也拿出自己的那张“居民身份证”,看看人家教育部的老司长,说得在理不在理。
归纳起来,老司长讲了这张居民身份证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错误。
第一,因为居民和公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准确地称呼,应该叫“公民身份证”。
第二,关于“出生”,准确地说应该是“出生日期”。
第三,关于“公民身份号码”,前面叫居民,这里称公民,有点欠妥。而且,中间还缺了一个“证”字。准确地说应该是“公民身份证号码”。
第四,关于“有效期限”,准确地说应该是“长期有效”。或者从哪年哪月哪日起,长期有效。
我觉得教育部的这位老司长说得在理。
您以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