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文·心·声
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作者: 另唯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22:33 被阅读30次
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遥望,千年的轮回前,那一场纷飞的落红埋葬了春泥的思念,那一簇怒放的菊花笼罩了悠悠的南山,哪一只孤鹜携着落霞越过长天下的碧水。若世间红尘方寸,天地罅隙的岁月清浅由谁点缀?

由谁,描绘千里河山的锦绣轮廓;由谁,赠与春风十里的似水柔情;由谁,点亮亘古鸿钧的旷远斑斓?是那于沧海桑田间洒落的诗歌,渲染了万年的如梦佳期。

诗意栖居,让我们远离尘世喧嚣。

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红尘翻覆,喧嚣不已。在滚滚浪潮之外的江南细雨夜,捧一壶清茶,读一卷诗经,透过万里尘埃回望蒹葭河畔,叹息匪我思存的怅然遗憾,将浮躁的内心沉淀在岁月的河底,将如炬的目光温和在流年的茶盏。单凭着一抹诗意,便足以温暖沉淀日后的踽行之途。

因为有诗,所以生活不再寂寞。“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是情深似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是初遇的甜蜜青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至死不渝的承诺。“醉袖危阑,天淡云闲,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是绵延的乡情。而那灞桥之上,榆柳之侧,长亭之外,是“霸陵伤别”的芳草连天。诗情的融合,生活不再空惘虚无。

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剪一枝早春,赏一夜花火,就此迷离也好。若掬一捧永不流转的清浅月光,饮一壶香薰千年的沉醉杜康,叹一夕风云际会,歌一首岁月流觞,如此,伴诗,踽行。

相关文章

  • 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遥望,千年的轮回前,那一场纷飞的落红埋葬了春泥的思念,那一簇怒放的菊花笼罩了悠悠的南山,哪一只孤鹜携着落霞越过长天...

  • 为你,和渴望漂泊的心说声再见

    图文/杨小阳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经 桃夭》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经 野有蔓草》 “之子于归,与子...

  • 诗说|之子于归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想到在很久很久之前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地点在汉水,一个男子遇到一个仙子一样的女子,并且对...

  • 朗读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与归,...

  • 桃花浅深处

    先秦有诗为《桃夭》,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 第二课 风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 女巫读《诗经》之《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 以桃之名邀你共度春秋——浅议《桃夭》中“比兴寄托"手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 诗经中的爱情: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之子于归,与诗携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bp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