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作者: 儿时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05:00 被阅读0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是指桃树花叶开得少壮美盛的样子,而在这里是形容新娘的容色艳丽,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以桃花之美来歌咏女子。

    “之子于归”中“之子”意为:那个女子;“于归”意为:古代称女子出嫁为于归。《毛诗故训传》曰:“之子,嫁子也。于,往也。”

    “宜其室家”中“宜”意为:适应,顺和。南宋大家朱熹《集传》曰:“宜者,和顺之意”;“室家”意为:家室、家人,女子所嫁的人家、家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正义》:“《左传》曰:‘男有室,女有家。’室家,谓夫妇也。”

    根据东汉时期的《白虎通·嫁娶》记载:“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三月,俗称“桃月”,乃桃花绮丽盛放之季,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桃花的地方,就必当有或缱绻浪漫的爱情、或情同手足的结义金兰、亦或是逍遥法外的肆意生活。

    如历史上有名的崔护的故事,在大唐德宗贞元初年,崔护于清明时节,来到郊外城南游玩,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内桃花盛开,并邂逅了一名美丽的女子,两人相望很久,但最终是低声道别。次年又逢清明日,崔护再次寻访那户人家,只见大门紧锁,不见伊人身影,于是乎,崔护便在门上题了一首七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又如倾国倾城的桃花夫人息妫,传说她一出生,满城桃花相尽开放,仿若桃花女神转世。可是,陈国智者却预言她的到来会引来生灵涂炭,因此她虽贵为公主却从小远离父母,由乳娘陪伴在山野间长大。公元前684年,她被当作政治的牺牲品,远嫁于息国。却因几番波折,为息侯一身赴难,转嫁与楚文王。后为儿子楚成王与子元、斗廉极力周旋,并选在合适的时机因势利导,先发制人,夺回了手中集权。

    又如脍炙人口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备、关羽和张飞便是在桃花园中,焚香祭拜,伴随着桃李春风,结义兄弟。正所谓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亦如“明朝四大家”、“吴门四家”和“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因牵连进徐经科场案下狱,彻底葬送了他的仕进之路,后亦被罢黜为吏,唐寅耻不就任,归乡后便在苏州阊门内的桃花坞修建新居“桃花庵”,且与沈九娘退隐其中,自称“桃花庵主”。但不幸的是,沈九娘突发病逝,往日种种都烟消云散,最终只若一场镜花水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n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