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在青花瓷中的中阿文化》
发色明艳,幽靓雅洁的青花瓷。“苏麻凝青”的发釉,而使青花瓷色泽绚丽鲜艳,清晰明快,并有明显晕散效果,釉聚之处便有黑青色的光泽结晶斑,近光侧视或用手触摸有凹凸不平之立体感觉,寥寥数语是对青花资的总体概述。
翻开尘封的历史,公元13世纪初,大批的阿拉伯的工匠、军士随蒙古大军进入中国,历史的成因赋予这批回族先民奠定了元朝帝国在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各方面的形成基础,进入明朝,回回人失去了原先优越的地位,他们面临生存的挑战,开始步入各种行业。因制瓷业源于中国,而自郑和下西洋,中国瓷器成为外贸的大宗出口商品,源于生存和贸易,大批回回人进入制瓷行业和贩运瓷器行业。就这样由于回回匠人身体力行的参与,航海贸易的开放,大批番商番客的定货,中国明代瓷器收纳了许多明显的伊斯兰文化精髓,从另外一方面青花瓷的幽靓雅洁,最能表现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一拍及合的历史机缘,促使中国青花瓷成为了中阿文化结晶的载体,她成了瓷器品类最具艺术个性和文化张力的典范。
充满西域情趣具有厚重伊斯兰文化风格的青花器。她具备了一种造形独特和新颖的纹样而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兼具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她将是中国瓷器装饰,审美情趣融入于外来风域文化的光辉典范。是伊斯兰文化印迹植根于中国,而被中国帝王将相所接受的鲜明代表,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活化石。
青花瓷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多少皇室贵胄的芳心,她尤若中国文化的使者,通过大洋跨海通衢,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中道和仁爱之儒道精髓,她高洁而朴素蕴含中国文化的气韵,她不矫揉造作而粉饰自己,她不东施效颦而作雍容华丽,她神情自然而略显雅致。她从华夏文化母腹中诞生而起,她就孕育伊斯兰文化的气脉,因他神韵中凸显清明真洁的内质。这完全可以从青花资的装饰纹饰中窥见一斑。自郑和下西洋后,永乐新政打开海外通商贸易,大量的青花瓷产品远销西域各国,仿佛间青花瓷若华夏佳丽特受异邦民族的青睐,历史的责任托付于她。她是幸惠万邦诸国的友好使者,信受番商,番客的喜爱。从这时伊始,青花瓷元论从装饰花纹或是从造型风格上,都有了异域文化的风格,特制她融合了中阿文化的风格。在装饰纹饰风格上出现阿拉伯文的书法风格,波期文和缠枝纹,几何饰为主装饰图案,这类明显融合了伊斯兰艺术风格的青花瓷远洋过海,是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世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相融合遗产,是中国穆斯林文化艺术的最精典代表。经过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青花瓷自明代永乐时期开始经过600多年的演化和雕琢,青花瓷的造型风格吸收了阿拉伯民族风格及致整个西域地区的风格。从众多的出土器和馆藏器可以佐证,我们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大量具有阿拉伯、波斯造型风格的青花瓷器,同时还具有将中国风格与西番风格柔为一体的独特器皿,譬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永乐青花龙纹天球瓶就是这种中国风格与西亚风格相融和的精典器物。该藏品通高22厘米,小口、直颈、腹部硕大如球,该器物承接了印度公元前2世纪的式样以及吸引了叙利亚铜瓶的造型。
自当中华青花瓷器沿海路巡洋,陆路通衢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亚诸番国,青花瓷为一种易碎品,经长途运输难免有不少瓷品的柄、口沿,流嘴常被磕碰。由于运输困难,青花瓷价格昂贵,稍有残破就丢弃的话这未免会造成商业流通成本的加大,聪明的番商客了为减轻自身的损失,依然请工匠对残破的器物进行金银的修饰,由于做工精巧,更加烘托出青花瓷器的高贵气质,这种镶金、镶银的器物也成了新宠。这类型的器物大量收藏于伊朗、伊拉克、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博物馆。诸如此类青花瓷融合了两种文化的结晶,彰显一种异域风情文化根植于中化文化母体中生根发芽。
青花瓷尤如混血佳丽姗姗降生于大地,她经历了历史的雕琢,浸透了中华文化的人文情结与伊斯兰文化的完美结合,如璀璨的星光,为人类文明进步开启新的典章,她得助于中华民族深厚文明的滋养,并且吸纳了异域伊斯兰艺术审美情趣的精髓。凝系了中阿文化的审美元素是瓷器文化的光辉典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