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马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3-01-28 19:04 被阅读0次

唐·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骑着紫骝马即将奔赴战场参加征战并热烈期盼得到君王封侯加禄的“侠客”形象,表现了当时少见的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与理想,寄托了作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志向。

前四句描写侠客以及骏马的英武形象,后四句转而抒发侠客的豪情壮志。全诗一气呵成,笔力雄健,气势轩昂, 风格豪放。

一二句写“侠客”骑着紫骝马,再次来到此地。一个“重”字,暗示了战争的再次发生,也暗含“侠客”报效祖国的激情。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侠客”的形象,而是着重描写他手中的马鞭以及胯下的紫骝马,借此烘托“侠客”;“金鞭控紫骝”句中的“控”字,非常形象,凸显了“侠客”强壮有力及其杀敌信心,也写出了紫骝马的高大威猛。

三四句继续用烘托的手法,进一步刻画“侠客”形象。

首先描写了“侠客”身上的武器——蛇弓和白羽箭。“白羽箭”是用典。《北史·突厥传》载:“(隋炀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枚以赐射匮,因谓之曰:‘此事宜速,使急如箭也。’”

由此可知,这“白羽箭”不仅是武器,也说明了当时紧张的局势。接着描写紫骝马身上的装饰——白色的缰绳和毛茸茸的红色佩带,真可谓是好马配好鞍。

五六句是诗“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由一、二联对紫骝马等的描写,过渡到尾联的抒情。

从字面上看,写的是紫骝马,实则交代了“侠客”的来历以及他的目的地。

“长鸣向北州”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紫骝马朝着北州悲鸣,虚写“侠客”之悲;同时,照应首句“重周游”,也说明了“侠客”“重周游”的原因。“向北州”的原因是“北州”被匈奴占领,同胞在其他民族的欺压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侠客”的豪情壮志,表明“侠客”此行的目的:报效国家,封侯授爵。

“匈奴今未灭”上承“长鸣向北州”句,交代了“长鸣”之因,也照应了首句“侠客重周游”。诗句写出了侠客的侠情侠气,同时也掺杂着作者自身的生活现实和个人理想。

相关文章

  • 紫骝马

    紫骝马(拟古乐府) 紫骝惜泥障,未肯径渡江。岂知蝶梦身,总是虚舟上。 讵用怜此苦皮囊,大块做作炼魂舱。 精魄难自在...

  • 紫骝马

    唐·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

  • 【收藏】·《紫骝马》

    《紫骝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词全文如下: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

  • 杨炯 紫骝马

    杨炯紫骝马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 学古诗|李白179·紫骝马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紫骝:暗红色的马...

  • 摘记||来给“最是人间留不住”接一句后续呀

    王国维的词,还是要用王国维的意境。 最是人间留不住,玉人颦眉羞相逐。 《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 紫骝却照春波绿,...

  • 别过来

    文/开心的马骝骝 如果你真对我好, 请不要过来, 我脚下是万丈深渊。

  • 三行诗ll天涯

    文/开心的马骝骝 世间的一个渡口, 把彼此分隔两岸, 却又紧紧相牵。

  • 向着明亮那方3.27

    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紫骝马歌辞 北朝...

  • 游马骝山

    山陡大石显多怪,崖峭小草生更奇。 绿林繁茂围水长,清河盘曲绕树走。 浓雾朦胧迷人眼,白烟模糊恰仙境。 人山人海无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紫骝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cu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