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弟来信息告诉我今天去给大伯上新坟,老家的人叫女儿们都回去。按照我们那里的亲疏排辈,他作为我爸的亲大哥,我也算是他女儿之一。他一生育有一个儿子八个女儿,连带上我爸这边的两个女儿,他算是有十个女儿。
以前他们这一辈的人都是以男丁为重,他第一个生了女儿后,接着又生了一个儿子。如果按现在的人们看来,一儿一女正好凑成一个好字,人生已经算是圆满。可那时的人们可不是这么想的,国家提倡多生多育,民间喜欢多子多福。所以后面他还想再多要儿子,结果后来一口气又生了七个孩子,可惜全是女儿。生到第六个女儿的时候,据说他们已经懒得给孩子起名字了,就随便叫了六妹。可以想像得到他当时有多无可奈何。
既然生不出儿子,那就把这儿子当成宝吧。于是这唯一的男丁在父母的宠爱和八个姐妹的簇拥之下,在家里拥有至尊的地位,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性。反正家里有父母和姐妹们罩着,他可以放心的吃喝玩乐。即使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各自成家之后,父母也要求女儿们不停地接济着他。好在他们家因为人口多,分的田地也多,女儿们嫁出去之后,留下的土地自个都种不完,有些就租给别人种。后来娶了媳妇,媳妇比他能干一些,不但任劳任怨地操持这个家,还一气给他生了三个儿子。
本来那时国家已经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但他们又想要一个女儿,结果第三个还是个儿子。这老天爷也真会开玩笑,他爸想要儿子要不到,到他这一辈,想多要一个女儿又不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啊。
结了婚之后,大伯给我这个堂哥另觅一处地皮重新建了房,把家分了。按说结婚分家后他应该是收了心,老老实实下地干活,为建设小家庭努力工作才是,可他好吃懒做惯了,结了婚也没见学好,整日里尽想着跟人吃吃喝喝,还沾染上了好赌的恶习。一般沾赌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他把媳妇辛辛苦苦伺候土地赚到的钱全投入水里,打了个水漂,听了了响。要不是姐妹们帮衬着,恐怕也是家徒四壁。
这个时候,我大伯和大伯母都老了,正是需要人伺候的时候。他们估计也是被这个混世儿子气怕了,没有过新房子去跟他住一起,而是住在岌岌可危的老房子里,每个月有姑娘们寄来的钱孝顺着,倒也饿不了。
我常听堂姐们说,他们从女儿们那里得到的钱,但凡有些盈余,还在想着去贴补宝贝儿子。想想俩个老人也是可恨又可怜,重男轻女了一辈子,到头来靠的却是女儿们。
唉,无论如何,如今两个老人也已相继奔赴黄泉,过去的事早已随风飘散,是是非非也不用我们评说,就让逝者安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