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淘艺宝·展览】在“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中感受三地文明交流

【淘艺宝·展览】在“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中感受三地文明交流

作者: 淘艺宝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7:25 被阅读0次

    ▲“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海报(图片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2018年8月6日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成都市文物局)、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支持,成都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等单位主办,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岐山县周原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协办的“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举行开展活动。

    ▲观众观展

    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重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参展的青铜器具有数量多、等级高、种类全等特点。堪称我国第一部“青铜法典”的亻朕匜铭文;被誉为最早的廉政谈话的四十三年逨鼎铭文;汉中地区目前发现的大型铜礼器——亚伐方罍;造型独特、纹饰华丽的兽面纹觥等重磅展品熠熠生辉。同时四川省文物诸如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青铜人头像,金沙遗址博物馆藏铜人面形器,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青白江双元村春秋战国时期船棺墓群、彭州战国窖藏等出土的青铜器等,也展现着商周至战国时期蜀地青铜文明的璀璨。

    ▲何尊

    ▲兽面纹簋

    不得不提的是,何尊作为西周青铜重器,是第一批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此次何尊现身成博,也是它第一次离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外展出。何尊因其工艺精美、造型雄奇得到盛赞,更重要的是其内胆底部122个铭文中最早出现了“中国”字样。虽然此处的“中国”并不是指代现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中国,但“宅兹中国”展现的威仪和气度,的确值得让所有中国人骄傲与自豪。

    三地的青铜重器齐聚成博,不断展示着该时期秦岭南北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展览现场

    ▲何尊

    宝鸡县贾村塬 西周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塬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圆口外撇作喇叭状,方体,四条对称棱脊,圆角近方形圈足。纹饰三组,细雷纹作地:上部饰蕉叶纹,其下有蛇、兽面纹组合;中部饰饕餮纹,兽面巨睛利齿,眼、眉、口、鼻、角均突出器表;下部也饰饕餮纹。内底铭文凡12行,122字,内容反映了西周初年的两件大事:武王灭商和武王、成王营造成周洛邑。器主人何可能是在镐京管理祭祀的官。铭文中何的父亲大约是与西虢邻近的另一诸侯,曾服事文王与武王。

    武王灭商后立下了“宅兹中国”的宏愿。成王承武王遗志,营建洛邑,并迁都于此,号曰“成周”。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何尊的铭文记述了成王迁都成周的史实,铭文中最早出现了“中国”一词。

    ▲何尊铭文拓片

    为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人在继承商代礼器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建立了严密的礼乐制度。考古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铜礼器映射出西周礼制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酒器的减少、炊食器和水器的增加、列器的出现、鼎簋制度对器物数量的限制、礼乐器的搭配等构成了周人礼乐制度的主要内容。西周礼制以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商人的重酒并以数量取胜的礼器制度出现在各种礼仪中,贵族们真正成了“钟鸣鼎食”场面上的主人。

    ▲亚伐方罍

    罍之名见于《诗经》,《小雅▪蓼莪》记载:“缾之罄矣,惟罍之耻。”又《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可知罍用以盛酒。成书稍晚的《仪礼▪少牢馈食礼》又记载:“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可知罍也可用于盛水。罍有方罍、圆罍两种,共同形制特点是敛口,直颈或微斜,折肩或圆肩,器身最大径(或最宽处)在肩腹交接处,腹壁自此向下斜收成底。

    器盖为庑殿四阿式,装饰以雷纹为底的倒置卷角兽面纹。罍体直颈,圆肩,弧腹,凹底。颈部一周装饰以雷纹为底的连体兽面纹,与器盖纹饰上下呼应。肩部左右两侧各有一牛首形耳,前后两面各饰一高浮雕卷角羊首;以羊首浮雕与牛首耳为界,两边各饰一首首相对的夔纹。腹部纹饰分为两部分:上部为涡纹间饰夔纹,下部饰夔纹、蝉纹组成的蕉叶纹。腹下部有一羊首鋬,其造型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方罍基本一致。

    ▲兽面纹觥

    兽面纹觥(一级)

    商代晚期

    1981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小江乡张村出土

    洋县文物博物馆藏

    觥主要流行于殷代中期至西周早期,为盛酒所用,有的附斗,可从腹内挹酒,也可用流倾注。此觥为兽面偶蹄类圆雕动物形象,造型奇特罕见。器盖作兽首形,器身前流后尾,圆腹下有四蹄足。盖脊及兽面上铸小兽及夔,盖面饰以云纹为地的夔纹;器身饰以云纹为地的变形鸟纹,尾部饰卷体夔纹。造型精整,纹饰华丽。

    ▲兽面纹瓿(一级)

    商代晚期

    1990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马畅镇安冢村出土

    洋县文物博物馆藏

    瓿盛行于殷商时期,为盛酒或盛食之器,大口而低矮,根据其“瓦”字旁,可知其渊源应与陶器相关。此瓿方尖唇,矮颈,圆鼓腹,斜直圈足,圈足上有等距离三个方形或不规则形的镂孔。瓿的口沿下二道凸弦纹,肩腹间有一条凹下的条带,肩部以云雷纹构成变形夔纹,相向布列。腹部等距离饰三道扉棱,扉棱两边饰凸出的两目,周围饰以云纹和竖刀形云纹,构成兽面纹。圈足上有三道扉棱,与腹部扉棱处于同一垂直位置。扉棱两边饰相对两目,构成兽面,主纹间隙填以有羽状装饰的雷纹。此瓿与安阳殷墟一期小屯232号墓出土的同类器在形制和纹饰上非常接近。口沿下的凸弦纹,肩瓿的夔纹纹饰带,腹部繁缛的连体兽面纹,都表明了两地存在的文化交流关系。

    ▲龙纹小铜罍(酒器)

    西周

    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 国墓地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有盖,罍体小口,敛颈,圆肩,矮圈足。盖中有蒜头状握手,盖面隆起,上饰一周四组高浮雕夔龙间圆涡纹。夔龙裂口,圆目,折身,卷尾。肩部有两兽耳衔双环,兽头作牛首,尖角盘后,吻部高突,上下各有两周弦纹。圆肩部位饰一周六组折身夔龙间圆涡纹。腹部有一兽头,兽头作牛首。腹上部饰一周饕餮纹,两侧饰夔纹。下腹内收,饰一周三角形变体夔龙纹,两夔相对,立身向上,共八组,均无地纹。

    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四川彭县竹瓦街陆续出土了9件铜罍,其中6件与此罍造型相似。装饰繁复的盔形器盖,器身的兽面、夔龙、云雷等纹饰,无一不显示着两地的文化联系。竹瓦街窖藏属于十二桥文化,年代大约在商末至西周时期。

    ▲铜人(男)

    西周

    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 国墓地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男相,立姿,圆脸,尖颌,颧骨突出,额头较窄,眉目细长,大鼻头隆起,两耳较大,双臂弯曲至右肩,两手似有所握,呈圆环状。身着袍服,交领垂于胸,长袖至腕部,窄袖口,腰身较细,束宽带,袍服特长,遮及足踝,前腹垂长条形“敝厀”。衣下缘有方孔,铜人应插在木质座上,出土时置于棺椁之间头向处。铜人臂、手部位残。

    茹家庄铜人的立姿、双手中空似持物等特点,与三星堆青铜立人有一定相似之处。

    ▲1号禁

    西周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村M3出土

    渭滨区博物馆藏

    长方体器座,底空。四侧面边沿部素面,正中饰直棱纹,直棱纹外饰以雷纹作地的夔龙纹长方形边框。禁顶饰以雷纹作地的夔龙纹边框。两长边正中起扉棱,扉棱两侧各饰头部向内的回首夔龙纹2组;两短边正中起扉棱,扉棱两侧饰头部相对的回首夔龙纹两个。回首夔龙为双首左右斜向回顾,尾部合体。夔龙纹内又起细直棱呈长方形框,框内素面。禁内顶面与侧面之间、相邻侧面之间均有加强筋以达稳固。铜禁造型规整,庄严肃穆。

    “禁”这一礼器,作于周武王灭商之后。《仪礼•士冠礼》记载:“尊于房户之间,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为吸取商因纵酒而亡国的教训,周公命令康叔在殷商故土卫国宣布禁酒令,传达了“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等禁酒思想,是为《酒诰》。“禁”这一青铜礼器,应该就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

    ▲43年逨鼎丙

    西周

    2003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杨家村窖藏出土43年逨鼎10件,形制、纹饰基本一致。均立耳,口沿平且外折,圜底,蹄足。口沿下变体龙纹,腹部饰环带纹,耳外侧饰重环鳞纹。器身铸扉棱6个,足跟部外侧面饰饕餮纹。鼎内均铸有铭文,内容相同。仅壬、癸两鼎因器形较小,不能通篇记铸,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分别铸于两件器物内壁。这批器物造型精美,纹饰繁缛,铭文字体遒劲古朴,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此件逨鼎铭文约310余字,记述逨因治理林泽有功,被周王册封、奖励的情况。

    ▲五年琱生尊

    西周

    2006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五郡村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

    2件铜尊均为窖藏出土,形制、纹饰、大小、基本相同,内壁各铸铭文113字,内容完全一致。这些铭文与传世的“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一起完整地记载了西周厉王时期,一场因琱生“仆庸土田多扰”而引起的官司,从而反映了召氏家族关系和土地分配等内容,是研究西周晚期宗法制及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因此被称为“琱生三器”。铜尊器形独特,类似陶器,其形制应当仿自商周陶器中的大口尊或深腹盆。

    “琱生三器”铭文大意:

    一位名叫琱生的贵族因大量开发私田及超额收养奴仆,多次被人检举告发。正月的一天,司法机关再次到其庄园调查,朝廷指派召伯虎负责督办此案。看到朝廷要动真格的了,琱生便采取贿赂召伯虎的办法让其网开一面。西周厉王五年九月,他先给召伯虎的母亲送了一件青铜壶,并请召母让其在朝廷做大官的丈夫向召伯虎说情,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保证事情办成,琱生还给召伯虎的父亲送了一个大玉璋。在召伯虎答应其请求后,召伯虎得到了一件朝觐用的礼器圭。

    第二年四月甲子的一天,琱生的官司有了转机。召伯虎对琱生说:“这场官司终于平息了,这都是因为我父母出面说了话。”召伯虎将判决的副本送给琱生。琱生再次送给召伯虎一块玉作为报答。至此,一场奴隶主权贵与国家较量的官司,最终以琱生的胜利结束。

    大口尊上的铭文所记的事,刚好是“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铭文之事中间的那一段,它与两个青铜簋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召伯虎为什么敢明目张胆地徇私枉法?专家认为,这牵扯到了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在这场官司中,琱生、召伯虎同属于一个大家族,相对于琱生家族,召伯虎之父即铭文中称为宗君幽伯的,是他们的大宗,大宗有责任保护琱生。因此,他才会全力以赴地替琱生开脱罪责,一而再、再而三地干预司法。

    ▲匜(盥器)

    西周

    通高20.3cm,通长36.5cm,重3.775kg

    1975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

    匜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其腹部横截面多近于椭圆形,腹身似瓢,前有较尖的流,后多有鋬,早期多有足。据典籍记载,匜的用途是在洗手时盛水从上向下浇手,下边用盘承接洗过手的水,与盘组成一套沃盥之器,故在墓葬中常与盘伴出。匜除作为沃盥之器外,春秋时期的鲁大司徒元匜有铭文自名为“饮盂”,表明匜有时亦可用为酒器。此件匜虎头平盖,宽流直口,瓢形腹下有四蹄足,兽首半环鋬。口沿外侧饰一周窃曲纹。器盖连文,器腹底铸铭文6行,盖内铸铭文7行,共156字。其铭文大意为:

    西周某年,一个叫牧牛的人,状告他的上级 ,审理此案件的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胆敢同上级打官司,就把他定罪为诬告。为惩罚他的诬告,判决他送五个奴隶给 ,还要打他一千鞭,在他脸上刺字,一世只能用黑巾蒙面。牧牛为减轻惩罚,送了三千锾给伯扬父,于是伯扬父改了判词,改判为只打五百鞭,不用刺字,三千锾就作为罚金交给伯扬父。判决书还要牧牛立誓,以后不能再上诉。如果 要告牧牛的话,将恢复受贿前的惩罚。

    匜铭刻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因此被冠以中国“青铜法典”的美誉。

    ▲云纹编钟(乐器)

    西周

    1980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西周各种礼仪活动中常有配乐,《周礼•春官•大司乐》中将乐器分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钟是“金”最重要的乐器之一。钟分“特钟”和“编钟”两大类。单独悬挂、形体较大的为“特钟”,用于测音、定音及指挥。大小列次成组的为“编钟”,其音色宏亮、音域宽广,在周代的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中经常使用,既是重要的礼器,也是身份高低的象征。

    此组编钟3件一组,形制基本相同。钟体截面呈椭圆形,圆甬中空与体腔相通,旋上有方形挂环。M7:11、12纹饰基本一致。旋上饰圆乳四枚,钲部两面各有三组枚,每组三枚,周边有乳刺,篆间及鼓部饰细阳线云纹。M7:10钲部周边无乳刺,旋上及篆部无纹饰,余与前者同。

    ▲兽形面具

    商代晚期

    1977年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宝山镇苏村小冢出土

    洋县文物博物馆藏

    城洋商代青铜面具目前共出土48件,其中人面具21件,兽面具27件。人面具眼球凸出,镂空为圆孔,周围凹陷,近似一个心形图案,鼻子凸起有鼻孔,双耳较尖,铸有孔洞,嘴部大多镂空有两排牙齿。兽面具形似牛面,两角粗大,双目怒突,鼻梁凸起为棱,巨口大张,横齿犬牙交错,下颌宽大,面目狰狞,其角下、嘴角与牙部常有小孔。

    学者对这批青铜面具的性质与用途主要判定为以下几种可能:佩戴在人面部的巫术仪式面具,战争面具、傩仪中驱鬼逐疫面具、悬挂用于驱邪的吞口、盾牌上的装饰或附件等。相似的铜人、兽面具同样出现在关中地区的老牛坡商墓、西周 国墓地之中。除此之外,在四川三星堆祭祀坑中,也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人、兽面具。商周时期,在秦岭、大巴山的重重阻隔之下,三地青铜面具文化遥相呼应,存在一定的文化关联。

    展览呈现的关中、汉中、巴蜀三地的青铜文明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互动的存在,既表明了其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同时为探讨古代秦岭南北的交通线路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火与铜在千年时光的锻造下,熔铸成灿烂的青铜文明。或雄浑或精美的国之宝器,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将掩藏于黄土下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烙印镌刻于每个国人心中。

    本次展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成都市文物局)、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文物局、汉中市文物局、洋县文物局、广汉市文物管理局、茂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支持,成都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洋县文物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宝鸡周原博物院、陇县博物馆、渭滨区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广汉市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成都市青白江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共同协办。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淘艺宝·展览】在“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中感受三地文明交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iu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