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有些朋友会发一些图,然后配上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就是自嗨。
那又怎样?我就是在释放我自己的焦虑,表达我自己,这有什么错?
是的,这没有错,如果是在你的私人空间里,在你的日记里,你可以随意表达,你的读者是你自己,或者是你的密友。
真相!表达欲越强的人,越写不出好文章
其实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太多的关注自己,太少的关注别人。
同样,写作也很容易陷入“表达逻辑”里,图自嗨,图释放,眼里没有读者。
所以有很多人写文,就是为了释放自己焦虑。包括我自己,是属于那种一段时间不写点东西,就会深深焦虑的人。这让我写作不需要太多意志力,也毫不功利。
你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也只是写给自己写给自己看吧。
但时间久了,你也会在乎阅读量。
虽然有些故事,你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很期待其他人能够产生共鸣,对吗?
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用户思维了。
什么是用户思维?
罗胖的一句话就概括了,一种是母爱思维,他要什么你给什么,好比写作,说出他的共鸣点;
另一种是父爱思维,引领他,告诉他这里好,引领他,去他想去的,但之前不知道的地方。
李笑来老师说写作是双向沟通,刘潤老师也说过优秀的文章是倾听读者的声音,而不是表达欲的满足。
真相!表达欲越强的人,越写不出好文章
在写作这件事,表达欲很强的人是写不好的,写作的本质不是表达逻辑,是倾听逻辑。
在这个注意力缺失的时代,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尤其重要。谁获得了注意力,谁就能在这个市场上存活下来。
什么才是引起注意力的写作呢?
有两点,一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二是满足读者充分自我表达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你要做的就是,替读者表达自己,读者关心的,永远是你写的东西,跟他有什么关系。
真相!表达欲越强的人,越写不出好文章
如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一、表达克制,切记冗长。
1、措辞语句精炼,精辟,贴切,直击人心
2、结构紧凑,讲一件事,一个意思,要干脆、果断、痛快。
二、尽量多给刺激点
1、如果是长文章,要时不时的抛出一个刺激点
2、阅屏时代,手机屏幕上,至少两幕,就需要一个刺激点。这就叫做点阵式刺激。
什么是刺激?就是用故事刺激和金句刺激。
故事刺激,就是有悬念的故事,或者在开头一个故事,制造悬念。
什么是金句?就是读者读完整篇文章,其中留下深刻记忆的那句话,就是金句。
因此,我们写作以释放焦虑为动机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不需要从动机上改变自己。
我们需要改的是表达的方法论,是写作时候的感觉――不能随着自己,写成“意识流”,而是眼里有人,对他说话。
倾听并不是单纯的赞同,表达也不意味着完全引领。
希望爱写作的我们,也爱我们的读者。
(以上是我听spenser的写作课第一讲的听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