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性之大道大德大仁大义的数理逻辑与开端!

人性之大道大德大仁大义的数理逻辑与开端!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18:16 被阅读0次

有一个叫乌奇喵的网友对我说:“猫狗有养别家崽的,也有不养的。本来就是善恶并存的世界,没有那些善人的舍己为人,我们还能在这扯淡?抗战期间,空军很多的富二代。他们本可以跑的,但还是留了下来为国效忠。要按你的趋利避害,他们应该跑路而不是送死。本性善恶不同罢了。你搞得有点复杂,阴阳是从自然观察得的结果,只是代表了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负阴抱阳后头跟着的是冲气以为和,是阴阳调和之意。老子大概只是想说凡事要讲究平衡。就像老子说的,王族取孤寡自称就是为了平衡自身气运。然后按照阴阳说,善恶是并存于世的。人可性恶,也可性善。认为只有一种人性违背阴阳。”

你没有理解我上文所蕴涵中其实是存在着善恶确定时主体的相对性与主体确定时的善恶相对性,正如老子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反之,也然:“皆知恶之为恶,斯不恶也。“先烈们之所以“舍身取义",其中的“义"就是包含有“我",只不过此中之“我"是其内心中信仰的精神主体自我与后人的生存

你觉得有点复杂是想的简单了,阴阳不止是从自然观察得的相对结果,还代表了主体的心理相对性,对自然观察的是外部对象,而观者的心是内在主体,这也是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可见,主客阴阳调和是平衡。就像老子说的,负阴抱阳按照阴阳说,善恶是相对的,对已的善可能是对人的恶也可以是善,反之亦然,对人的恶可能是对已的善,而“仁义道德”却是对已善(不确定是对人善)的趋利避害本能,但这也可能是对人恶!而对人善,却是(不确定对已恶)的损已利人,庸儒与虚伪的信仰往往是:忽略了前者,而利己主义者却往往是忽略了后者,这都是没有“冲气以为和",但这确实是“人可性恶,也可性善"的体现。认为只有一种人性违背阴阳,而善(利)已与善(利人)才的互利互惠共生才是不违背同时承认阴阳共存的真正的“道德仁义",否则,损已利人的善就是相对于已的恶,而损人利己是对自己的善!但皆为伪善!只有利人利已才是真正的大道大德大仁大义的开端!

相关文章

  • 开端

    看电影,林正英主演的《鬼打鬼之灵幻天师》。 看电视剧《开端》,15集。 “人性冷漠是一切恶的开端” “失去子女的父...

  • 《道德经》第十八章

    第18章 大仁大义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③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 觉察日记:其乐无穷

    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人无穷。 当我的核心信念从“人性之善”转为“人性之恶”,我发现我的精...

  • 【说苑-节选】包容之道

    已收藏至文集:国学赏析 包容之道 【选文】 大道容众,大德容下。——《说苑·君道》 【释词义】 [1]大道 :宽大...

  • 《开端》人性的复杂

    李诗情作为开端的女主一直都在闪耀人性的善良之光。 她和男主的第一次吵架也是因为男主为了不再进局里做出的逃避行为。 ...

  • 来自龙背的救赎

    道德就像一座监狱,囚禁着欲望。 “古之大道,讲究大仁大义,寡道者必不仁不义;当今社会,不重道之人定会被...

  • 《道德经》等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仁大义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德;国家昏乱,有忠臣; 直译:...

  • 《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仁大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

  •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大德之人,总是崇尚大道,顺道而行,以得道为自我要求。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只有细心体认了“道”,才能认识到万物...

  • 《道德经》之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大道恍恍惚惚,似有若无。 这种老子阐述了道和德的关系,德是博大和无所不包的,受道的支配。 大道是恍惚的,大德和大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之大道大德大仁大义的数理逻辑与开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pv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