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的好,找媳妇要先看丈母娘,意思就是说你和媳妇结不结成婚,要看丈母娘拍板,结了婚你的小日子过不过的舒心 也看丈母娘的。
其实丈母娘的作为与小家庭的幸福指数有一定的关系。就是说婚姻的幸福指数全掌握在丈母娘的手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今天说的故事呢,就跟丈母娘有关,但这里面的是非曲直,却是很复杂,且听我慢慢的给您道来。
六七十年代时,农村家里男孩子找不到媳妇的,父母会拿女儿给儿子换媳妇。莲蓉就是其中一个。那一年她十八岁,就有人家给提亲了,媒婆是她们这里十里八乡有名的人,她消息灵通,把这方圆几十里地的未婚男女都熟透。
她说媒会掂量两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父母为人,经济状况(虽说那时都贫穷,但也有日子过的好的,特别家里壮老力多的,不说多富裕,相比之下比劳动力少的还是日子好过一些。)小孩子的长相,身高体胖,都在她心里储存着,那是她职业的花名册。
所以说一说一个准,也配就了不少好姻缘,这就是她出名的原因。但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就是有些家庭拿女儿换媳妇的家庭,那是最让她伤脑筋的事。
这不自从莲蓉父母找她帮忙说亲起。她把方圆左右村庄需要转亲的家庭扒拉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出完全合适的人选。
最后嗑磨来嗑磨去,她把李庄,邵庄和莲蓉家连在一起,三家孩子一见面,就只有莲蓉这里过不去,莲蓉,嫌男孩子太老实没有能耐,而且家里老人多,负担太重,莲蓉说死不同意。可莲蓉哥愿意,那一对也愿意,而且还非常满意。
莲蓉这里怎么说都不行,她这里不如意,三家全部终止。媒人再次找三家重新组合,可莲蓉哥说什么都不愿意,就这样三家杠这里,莲蓉娘知道委屈了女儿,可儿子的婚事更重要。
莲蓉娘做难了,愿意吧!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不愿意吧,儿子就认定不变了,把那一家甩掉两家换,可那一对又不愿意了。
这媒人也做难,三家父母也做难,最做难的还是莲蓉娘,不管怎么说那两对都如意,只是苦了莲蓉,委屈了闺女,闺女是娘心头肉,娘不心疼谁心疼。
莲蓉娘想让儿子改变主意另外再找一家合适的,可儿子就认定她了,除了她谁都不行。
最后莲蓉娘权衡利弊,还是委屈了闺女,顺从了儿子,儿子年龄比较大,要不是找媳妇难,那用得着用闺女莲蓉去给她哥换媳妇,莲蓉再哭啼,娘的心也没有软下来。
婚订好,因为男孩子都是大龄,三家就商量着结婚的日子,莲蓉却死活不结婚,这叫牵一动仨,一个不结,三家都停下来。这一次莲蓉娘不再犹豫,不管闺女愿不愿意,把婚期定下来。
那时间的女孩子可不是现在,婚姻自己做主,父母同意的事,子女也不敢反驳,只能逆来顺受,所有的委屈和痛苦自己往肚里咽。莲蓉娘知道女儿的心,可她也实在没有办法,为了儿子的幸福,只有牺牲女儿的幸福。
三对夫妻都顺顺利利结婚了,那两对都很幸福,只有莲蓉不幸福,她嫁的这个男人不随她的愿,她不喜欢他,更谈不上爱。
结婚二天,她不让他挨近她,只要一挨近她,她就用脚踹他,让他离自己远点,不然她对他不客气,不让他躺床上。
莲蓉老公叫广财,广财看着莲蓉虎视睽睽的样子,敢怒不敢言,只有乖乖的躺在床边上,小心翼翼一动也不动,生怕碰到莲蓉,惹恼了她怕她甩下他走了,害得他一晚上也没有睡好觉。
第三天去娘家回门,她在娘面前哭哭啼啼,说自己嫁了个窝囊丈夫,她不想跟他过日子,她不回去了。
娘听了她的话把她留在家里,把莲蓉丈夫一人赶回家,莲蓉的丈夫大气不敢出,一脸委屈的回到家里。
爹娘一看他一个人耷拉个头无精打采的样子,不见媳妇的影子心里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爹娘就盘根问底的,让他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虽然有点羸弱不聪明,但人也并不是憨傻,只不过过分软弱,又是个闷葫芦,不像别的男孩子特别的精灵,说白了就是有点迟钝。他吞吞吐吐,囫囵八片把莲蓉和丈母娘说的话给父母叙述一遍。
父母一听,感觉事情不对头,娶来的媳妇要落空。父母又问他,结婚两天,两个人关系怎么样,广财说她根本就不让他碰她。
“完了!完了!”
父亲用力拍打着自己的屁股“啪啪啪啪”作响。看来事情真有点严重,不容忽视。平时小事咋咋呼呼的广财爹,隔到大事却蒙了圈,跌跌撞撞往外小跑而去。
他要去找自己近门子的叔伯弟兄商量对策,又急急忙忙先让儿子骑自行车去女儿家,把女儿接回来,他家不能陪了女儿又折兵。
这边商讨好,让家里最有威望的广财三叔和四婶子,去莲蓉娘家去,把人叫回来。如果,莲蓉今天不回去,那么莲蓉嫂子回她娘家,莲蓉爱人的妹妹回她家,虽说这样不地道,但别无良方,只有这是唯一牵制莲蓉家里最好的办法,
也就是说,三家的媳妇各回各娘家,啥时候莲蓉想通了,回来了,那就各回各家好好过日子。
还别说,这个方法真管用,莲蓉回来了,在她娘的陪同下,遵照先前的计划,莲蓉回来,那两个就各回各家好好过日子。
莲蓉娘一来,就观察起广财家的来,破旧的小院,拉了一道土院墙,只有一米来高。大门没有顶,只是用木棍钉了一个窟窟窿窿的拦挡,关门开门把门口拉了一道弧形的沟。如果拉门时手多少提一下,没有响声。要是随手一拉或者一推,就如挤着老鼠尾巴似的,吱吱呀呀响。
紧贴院墙里边,与堂屋门往西一点,是一颗四五把粗的核桃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把整个院子遮挡的一地阴凉。
家里喂了几头羊,用木棍拦了一圈,几根棍子支撑了一个顶,零零碎碎的烂塑料膜铺在上面,扔了一些玉米杆压着。
堂屋东屋都是土坯房,上的麦秸顶,莲蓉在堂屋西里边住,屋子打扫的也算干净。莲蓉公婆在东里边住。婆婆气管炎,长穰子病,一年四季病歪歪的,天热时能在外走动走动,但也是一走两喘喘不过气来。一到冷天见不得凉气,就窝在屋里出不了门,饭都是广财爹做的。
东屋里间放了张床,是广财的瞎眼大伯的床,后墙放些吃的和杂物。外间是灶房,长久烧锅,被烟熏的黑黢黢看不到原有的模样。
大伯年轻时,眼虽看不见,可手里不会闲,编席,编箩头,别看眼睛看不见,可什么都难不住他。他还懂面相,只要说给他生辰八字,他就能给你算一生的命运财运,至于准不准,只有让他算过命的人自己知道。现在八十多了,能不让人照顾都是好的,别指望他能给家里创造什么财富。
一家五口人,一个瞎子,一个病瓤子,如果广财脑子灵活,这些都不是事,父母不会跟他们一辈子。
莲蓉娘看着这一家子,眉头皱的紧紧的,一直没有舒展,看看广财憨厚老实的样子,又瘦小单薄,长相倒也说的过去,这张脸要是放在一个精灵孩子身上那倒是精神抖擞灵光帅气,可放在广财身上,看那呆呆的眼神,唯唯诺诺的样子,就真有点傻了。都三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正常的话在这家里也是顶天立地,可他做事全靠他爹指挥,干什么都要先问爹咋干,一次不交代活就干砸。
看着莲蓉婆婆家里这一滩子,再看看不扛辙的广财,真是糟践如花似玉的女儿,真是委屈了她。
莲蓉娘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悔恨,她不该拿女儿给儿子换媳妇,她不该拿女儿一生幸福做赌注,虽娶了媳妇,可却把女儿丟进火坑。
事以至此,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她只有陪着女儿,住在女儿家,不让广财粘女儿的边。
这说着莲蓉回来了,一家子该高兴起来。
可莲蓉娘的入住,让他们苦笑不得,又敢怒不敢言。原因是莲蓉哭死都不愿进这个家,她娘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想了个下下策陪她一起回去。
晚上莲蓉硬是让娘和她一起睡,广财打地铺,看着不被女儿待见的女婿,莲蓉娘心里也不落忍可为了女儿,她也是没辙了,谁叫女儿看不上广财。
看着广财唯唯诺诺的样子,说个话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连个整句话都说不好,娘心里明白了女儿。
女儿如花似玉,高挑的身材,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长的是恰到好处,为了儿子能娶到老婆,把女儿这一朵鲜花提前掐了,焉了,任何一个父母都会为闺女抱屈的。
她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依了女儿,等儿子婚姻稳定了,再说以后的事。
她的初衷也许是不想女儿委屈,可从没有想过是她自己的错 ,硬是拉上女儿换媳妇,葬送了女儿的大好青春和幸福。害了闺女,也丢了自己的老脸。
莲蓉娘就陪着女儿住进了广财家,住几天回家里一次,就一直不离莲蓉左右,广财更无法接近莲蓉,广财爹娘心里明白,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惹不起撵不得。
广财爹娘想着事情总算解决了,万万没想到的是,莲蓉回家来还带来个慈禧太后,任谁也想不到,莲蓉娘会长久的住下来,监管着小夫妻俩个人的生活。
广财爹娘感觉到委屈,她们贴上女儿,换来的媳妇却没有心思在这个家里过日子,还把个娘搬来住,不让儿子和媳妇在一起,这样丈母娘也算是天下第一。
可他们气归气,却不敢发做,他们怕捅了蚂蜂窝,只有逆来顺受,在莲蓉和莲蓉娘面前大气不敢出。
莲蓉娘的作为不知不觉被村里人知道,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村里人对她们可不客气。那时人们农闲时没事干,街上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围坐在一起,一天天的说长道短的,村里谁家有一点屁事,一会都传遍全村,比广播匣子都快,而且还添油加醋,你一言我一语,描绘的有声有色,比看小说都精彩。
只要看到莲蓉和娘走在街上,吐沫星子飞满天,什么脏话下流话都有,就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骂,骂得她们狗血喷头,无地自容,还说广财有福气,老的小的一起睡,娘是大的,闺女当小的。莲蓉娘成为真正的赖丈母娘,这在十里八村也是出了名,也出够了风头。
村里人都鼓动广财,让他脸皮厚些,别管娘,只管按着莲蓉强行,既然她们不要脸,你一个大男人还要什么脸。这广财要是能抽上墙,莲蓉说不定会是另外的样子,莲蓉看不上他,就是因为他太窝囊
这事在当时也是一大新闻,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不会衡量广财和莲蓉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不会讲换亲对女孩子的伤害,就只会就事论事。
莲蓉娘的这一做法不对,既然用自己闺女给儿子换了媳妇,就要接受现实,不管女儿有多委屈,也要遵守三家约定相安为好。他这样做,虽说不违约,但这事做的,按乡下人的话说,叫做事不地道,不是人做的事。
莲蓉娘住在莲蓉家整天不出门,女儿陪着娘,娘陪着女儿。广财爹娘也不敢惹她们,怕莲蓉走了,儿子可咋办,现在虽说不和儿子睡在一起,但比竟还是他们家的媳妇,不承认也是,如果真走了就不是他们家的儿媳妇了。
结婚几个月,自家的女儿已经怀孕有了人家的骨肉,莲蓉的嫂子听说也有喜了,他们都很圆满,只有儿子广财和莲蓉生分的形同陌路。
“这都是广财丈母娘捣的鬼,自己如愿,却霸着闺女不好好跟广财过日子。”
想起来这事,广财爹就气不打一处来,又不敢声张,只有和广财娘,两人背地里叨叨。
“唉!不知道那辈子做了孽,摊上这么个不懂事理,混账的亲家母。啥时候是个头呀!唉!”
广财爹娘日子过的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直在受着煎熬,媳妇这样的闹腾,日子过的一点都不伸展,心里整天压在着一块石头,怎么都扔不掉。
三年后,舆论的压力使莲蓉娘回到了自己家里,莲蓉一直没有好好和广财过日子,一天到晚在外面混,后来怀孕生下女儿,村里人都说不是广财的,长的不相广财。
又过了几年,每家孩子都上学了,都稳定下来,莲蓉却和广财离了婚,原本女儿是判给广财的,但莲蓉不愿意丟下女儿,后来还是被她带走了。
一走就是三十年,闺女从没有回来看广财一眼,就算广财病了,一个远房侄子伺候他,闺女也没有露过面。去年广财死了,家里也没有人告诉闺女,给广财送终。
看着广财孤独的终老,村里知道这件事的人们还是有所感叹,村里人都是几十年看着广财到老的。现在想想,莲蓉嫁过来时只有十九岁,一朵花似的,要不是换亲,会是另外一种生活。
换亲真的是害人不浅,也难怪她们娘俩当时的做为,也真是无奈之举,搁到谁身上都过不了这道坎。
后话换亲和转亲,我们这里在八十年代中期,消声灭迹,之前因为家里贫穷,儿子讨不到媳妇。
家里父母就拿自己闺女给儿子换媳妇,害苦了多少妙龄少女,很多女孩子都是十八九都结婚了。
为了父母,为了不让哥哥打光棍,女孩子委屈求全,嫁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一辈子过的都不幸福。
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在村子里与其他男人乱搞两性关系,一辈子被村里人喷吐沫星子,过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她们是受害者,不但不被同情,却还被人们谩骂和侮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