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想必是颇有些心得的。
一十四篇论文里面几乎篇篇都是有引用了论文原文的。
我不是学社会学的,对这些社会学的理论都也不怎么在意,不过用乡村社会学的角度看初中时代背得烂熟于心的经典颇是有些新的启发的。
先谈谈“仁”字。孟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的是宣扬的自己亲人与他人亲人的平等么?虽然并不决然等同西方的平等,然而我以前隐约感觉是有这种博爱的成分在里面的。而现在想来,济世情怀和众生平等可能是两码事。君臣父子,君子小人,这些阶层是分的极为明显的,每个阶层的人都应该安分守己,才能不逾矩。虽则不如种姓制度那么血淋淋,但如果越界了,也是要被乡邻看不起的,而基于乡村建立起来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种舆论的力量是要高于法律的,是可以逼死人的。我们讲礼法社会,可见“礼”字是凌驾于“法”字之上的。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孟子的回答是“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这里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君子的法则是断乎不能一视同仁的,必须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关系而定,否则就是无君无父了。
我从小经常听到亲戚语重心长的对我讲,“不要标新立异”,长大些,又经常听到师友严苛的教训我,“少发表些意见”,直至现在,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泛泛之交没有明显着于言色的冷嘲与不屑的。在一个熟人的社会,大家的做事经验都是从上一辈人传授来的或者与同辈相互协调的结果,群体的表现出来的步调都是均一的,当有一个毛剌剌的突兀存在出现时,整个群体不舒服的是可以预见的了。这种思维模式是可以看见清晰的长久的农业社会打下的烙印的。
寡言与保守,是乡间之人给人的一个普遍的感受。这大约是“利”的最质朴的表现了。孔子讲,“克己复礼”。当你想炫耀的时候懂得收敛,当你想破坏规矩的时候懂得克制,能够做到这样子,算是窥见了“利”的门槛了。好的东西,是千万不能拿出来分享的,过人之处,是不能拿出来夸耀的;有优越感,就会有羡慕,这种羡慕很可能会迅速转化为切实的行动,你有的我没有,我必然寻你要,你若怕我获得了而丧失了自己的独一无二必然不愿给的,于是有了竞争有了争端有了罅隙。
所以在一个相对变化不大的环境下,我们讲,那些有意无意展示过人之处的人往往靠不住的,是不能依仗的,是早晚要出乱子的。这是在基于农业文明长久养成的习性的,而且是对于维持这种文明下的稳定性是非常肯綮的。而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之中,这种法则一点点被打破,因为来维持这个秩序并对自己做出评判的并不是对自己知根知底的乡绅,而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考量或者极少考量自己从小到大的背景的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在人们必须售其技,否则是要错失机会的。
(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于华中科技大学
2015年5月23日
AWR�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