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月来,好像已经习惯每个月看7本书,有些书看得比较快,有些书看得有些慢。这次的书单还是和上次一样,分为非虚构类书籍和文学类书籍。前者占得比重不是很大,只有2本,后者有5本。而这次看的书,主要还是以散文为主,最大的惊喜是加缪的小说,《鼠疫》和《局外人》超级赞。
一、非虚构类书籍
1、《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丹尼尔·伯勒斯
这是一本通过现在情况,看向未来的书。
初初看到书的名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这是本骗子书籍,又是那里讲一些鼓动人心的话,其实却一点作用也没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你看到书的第一感觉,而不是书的内容所呈现出来的感觉。如果静下心来看,就会发现,原来真的能透过现在看未来。所有的出发点,依旧是目前有所的,而不是其他虚幻的东西。
作为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咨询大师,作者丹尼尔·伯勒斯在《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他对于未来有自己的看法,称之为远见力。他认为,如同现在的人必须学会开车、学会使用电脑一样,我们也需要学会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长远的规划。最重要的是学会七个原则:从确定性开始、洞察先机、变革、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主导未来。
真正能够将这七个原则落实的人,少之又少,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丹尼尔·伯勒斯,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远见力很重要。但是,成大事之人,像马云、亚马逊的创始人,都拥有这样的远见力。所以啊,当你拥有这样的能力之时,说明你可以主导人生,不会再被某些事情所束缚。
2、《故事工程》拉里·布鲁克斯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给我的。当时我说,我要看写小说有关的书籍,他就把这本书推荐给我,还说是目前读过的写得最好的讲故事的书籍。
书里提到的六大核心技能,立意、人物、主题、结构(情节)、场景构建和风格,缺一不可。对于像我这样零基础的人而言,看这本书还是蛮轻松的,但就是实践操作起来会比较难。毕竟在写之前,要考虑到很多的东西,草稿肯定是要打的,故事的框架也是要搭建的。
如果你听到有人说这两个都不需要,那么他一定要么天生就是作家,要么写小说扑街。真正想要把小说写成功,哪有这么容易啊。即使现在网络文学这么发达,我看到很多作家,还是要搭故事框架的。
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框架搭建好了,只要把内容填进去就好了,完全不需要考虑情节啊,人物啊,因为之前框架里都有。所以,如果你喜欢写故事,并且是一个零基础的人,这本书必须推荐给你看。
二、文学类书籍
1、《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
这是在杨绛先生去世之后,才买来看的。说来也比较惭愧吧,杨绛先生的书看得并不是很多,零星几本,实在是太少了,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
杨绛先生在书里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命与天命。
做主的是人还是命?杨绛先生的答案是,做主的是人,不是命。她说,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她用自己的经历解答了这个问题。当时她在某个大学教书,然而呢,她并不喜欢,相对而言,她更喜欢写作。于是,她向校长请辞。但是校长不肯放人,一拖就是两年。不过,最后她还是从学校里出来,专心写作。
在她看来,2年的教书生涯的确是命,但是想从学校里出来,就是她自己做决定的。其实,回头想想,我发现自己在不少情况也是如此。当时在简书写东西,的确是偶然,没有想过每星期都写文章。这就是命。但是我坚持到现在,甚至有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就是我自己的选择。
换句话说,机会在眼前,是命中注定,但是,有没有把握好机会,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所以,做主的依旧是人,而非命。
2、《岁岁年年有光》周有光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人生感悟。
在写书评的时候,我从中提炼了四个人生感悟,分别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开阔的胸襟;不要做对身体有害的事;每日看书、写作,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看似是四个稀松平常的感悟,实则却是人生最朴实的道理。这些道理人人都懂,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然而,周有光先生做到了,他今年已是110岁高龄,依旧坚持做着这些事,还是二三十岁的我们,难道做不到吗?其实并非做不到,而只是我们懒罢了。有没有被我戳中要害呢?哈哈,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编者在书中写到:他的文章不仅具有超然屋外的胸襟和气度,开阔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而且语言洗练,深入浅出,举重若轻,风趣幽默,没有不痛不痒的话,更没有故作深奥、叠床架屋之语。
的确如此,看得时候非常舒服,总会让人不自觉地进行思考。他从来不会说些大道理,然而却在平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人生感悟。最爱这句“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觉得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无奈,还在修炼当中。
3、《优雅》晓雪
什么是优雅?其实在接触这本书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而只是觉得,那大概就是一种气质吧。殊不知,原来自己的想法竟是如此狭隘。
晓雪说,优雅是追求完美的心气和接受不完美的淡定。是啊,人的一生,有谁是完美的呢?大概没有吧,即便在外人看来,已然十分完美,在自己眼中,距离完美还是有一定举例的。于是,拼命向完美靠近,殊不知,这样一种浮躁的心态,早已将完美推得越来越远。
看书时,有一点非常惊讶。她是ELLE的主编,竟然也会在屈臣氏打折的时候,买面膜,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毕竟她的人生等级这么高。同时,也印证她的话,面膜,不分贵贱,而在坚持。也是因为她,我又开始重操面膜事业,幸好之前买的面膜没有过期。
这是一本散文,内容涉及护肤、职场、穿衣搭配、爱情、气质等等,总之是一本给与现代女性生活指导的书,再次声明,不是鸡汤文哦。看我书单的人都知道,我几乎不看鸡汤文呢,所以,这本书,请放心食用,不会消化不良的。
4、《局外人》加缪
终于写到加缪的小说啦,这是喜欢的其中一本,人性与道德在荒诞的故事里凸显得淋漓尽致。
小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母亲去世开始,到枪杀阿拉伯人结束。所有发生的事情,比如他不清楚母亲去世的时间;母亲去世后,沙滩游泳,交女朋友;不关心自己的事业发展,总之在枪杀阿拉伯人之前,他活得很冷漠,甚至说,外界所有的事物,与他无关。
第二部分,投入监狱后的生活。此时,他的内心,开始逐渐苏醒。尤其是后来神甫点醒他。他才意识到,原来早些年,迷失了自己。从此,他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觉其实过去的生活也是蛮幸福的,只是自己没有体会罢了。
兜兜转转走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这是多么难得,但却在临死前,幡然醒悟,也是多么讽刺,多么荒谬。
但愿所有看到这本书的,都能找到走回内心的路,找到自己,重新投入生活,体会人生中细碎的美好。
5、《鼠疫》加缪
讲述一位医生带领本地市民抗击鼠疫,并获得最终胜利。
这本书也不是很长,也就200页左右的样子,与《局外人》一样,适合小火慢炖,千万不要囫囵吞枣哦,很容易消化不良呢。
我从这本书中,体会最深的大概就是,做人,要心存善念。在这场没有硝烟又致命的战争中,倘若不是里厄医生,塔鲁记者,外乡人朗贝尔等人的善心救助,大概很多人都无法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
那时,鼠疫还没有疫苗,奥兰人无法抵御,这和当年的非典是一模一样的。很多场景,真的与非典如出一辙。之前在《局外人》的书评里提到过,加缪的小说情节,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里厄医生奋战在一线,塔鲁记者组建卫生医疗组织,即使是外乡人,也因为留在这个城市,与城市相连,而选择加入这场战争。甚至在鼠疫胜利后,奥兰人在街头拥吻等场景,也让我想到二战后,最经典的水手与护士在巴黎街头拥吻的照片,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
这是加缪在1947年出版的书籍,7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是如此有意义。
如果你不介意这本书啃起来有些困难,读起来会比较慢,还请入坑吧。
好啦,8月书单分享到这里,咱们9月底再见喽。
目录传送门:《人丑多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