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 自得其所
青帘竹子,悠然香起。举眉齐,红颜留髻。夏日唐风,婉转越,金盘银器。过千年,谁家久倚。
低吟浅忆,宽衣解寂。梦无痕,相思存迹。泪眼倾盆,覆水却,送别生死。看浮华,不觉己替。
20180616 23:27
这是对自得其所第三度的词作创作。
自得其所的主人王女士是一位古董收藏的方家。她所收藏的瓷器、青铜器、字画以及各式各样的臻美古物,可以说是一般的收藏家很少可以比肩的。
这一天,王女士邀约了一众老友,前往一处展示收藏品的别墅观摩,这一次的主题是精美绝伦的青铜制品、金银器。
“青帘竹子,悠然香起。”是这收藏展示场所悠然宁静的一个剪影。正值夏日,屋外一簇紫竹,将“不可居无竹”的清雅理念作出了完美的诠释。而屋内的清雅,则是由淡淡燃起的袅袅清香表现出来的。一竹一香地一起句,古韵古风就飘然而至,为接下来的古藏鉴赏营造出了不可或缺的悠悠气蕴。
若仅有古物,那样的展示就未免太过于呆滞。细心的主人早已经安排好了数位古装红颜美眉,将灵动的日常生活场景洋溢在了参访的老友们的眼前。“举眉齐,红颜留髻。”她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硬是将当年这一件件古物给运活了。
无论是鎏金的酒器,还是锃亮的铜镜,都自自然然地显现出了它们自身所具备的光华来了。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铸炼、造型、镂刻、打磨得如此绝伦,哪能够配得上这些娇媚美丽的怀春少女呢?
几度演绎下来,看似不经意间,却让一件件的精美古玩,穿越回到了当年丰腴的唐朝,在美人的手袖间流连。“夏日唐风,婉转越,金盘银器。”在这些精美精致的日常用品上,凝聚了多少前人的智慧和审美意趣,不用说,每一件都是值得十分骄傲的精品。
通常在博物馆参观,都是远远地隔着厚厚的玻璃柜来欣赏展品。这一次,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观赏,甚至主人还鼓励大家将她的藏品上手,去直接感知每一个物件的质感、重量、温度,就像自己就是当年这些物件的第一主人一样,这种直接的参与感、体验感让大家记忆深刻。
辗转间,一种情思竟蓦然涌上了心头。上片煞拍“过千年,谁家久倚”道得明白。我们现在手上持着的物件,在千百年间,已经流转过了多少人的手了呀!很自然,我们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摩挲它们的人。
想到此,词的下片不禁脱离开了这些个具体的古玩藏,开启了一种情感畅叙的模式。
“低吟浅忆,宽衣解寂。”当晚告别众友,回到家宅,已是宽衣休息之时,脑海中仍然不自觉地慢慢回想起这一场与古物古人的隔空际遇。
“梦无痕,相思存迹。”进入梦乡,曾经有过的相思在梦的空间里的确是留下了印迹,可这印迹,谁人可拾?
观感友人收藏的古时物品,引发了词人极度深刻的思考。一物在手,却穿越了时光,看尽了其中蕴含过的繁华凄冷、生生死死,想到每一个古玩背后所深深蕴藏着的生命故事,自不免“泪眼倾盆”,可这又能怎样呢?如论过往的历史多么的动人,所有的一切,历史的温度就在手上凝结成了冰冷的金属器物。无论你再如何地心潮澎湃,依旧只能是,“覆水却,送别生死。”
有了对悠悠岁月的深刻领悟,当前的繁华掠影,自然是“看浮华,不觉己替。”词用结句的感悟,将自己也化入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作为“咏物”与“咏怀”的集合体,这词借物以抒怀,对历史情怀感触的拿捏与描写非常准确而又深刻。人们读到它,不禁在感情上也会引起共鸣。
能体会到并抒发出如此深切的感悟,莫不是词人也是穿越过来的?
(阿玛书于20190130)
解佩令 自得其所
青帘竹子,悠然香起。举眉齐,红颜留髻。夏日唐风,婉转越,金盘银器。过千年,谁家久倚。
低吟浅忆,宽衣解寂。梦无痕,相思存迹。泪眼倾盆,覆水却,送别生死。看浮华,不觉己替。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
如若相遇 唯有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