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是我太内向,是世界太外向了

不是我太内向,是世界太外向了

作者: 睿心WiseHeart | 来源:发表于2023-08-16 16:21 被阅读0次

“你哪里都好,就是太内向了”

“放开点啦,不要这么内向”

“内向的人很难……”

你是否曾被这样提醒,或无意间这样评价过别人?

不知从何时起,“内向”成为一种描述性格缺陷的词汇,与无趣、难相处、令人尴尬等挂钩。

我们会担忧自己因为内向,错失交友、就业及其他表现机会。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假装外向。

然而,很少有人会说“不要那么外向”,仿佛外向在这个世界是理所当然的。

一般以为,人要么外向,要么内向。但其实,外向和内向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关系。

我们不如把人的性格特质想象为一条光谱,有的人更靠近外向一点,有的人更靠近内向一点。

我们很容易将内向和害羞混为一谈,但这二者其实存在一定差异。

害羞的人容易对人和社交场合产生恐惧,有轻微的社交焦虑。内向的人并不完全害怕社交,只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简单来说,内向者更关心个人内在世界,善于自省且透过反省来发展想法、独处自主的能力;外向者较关注外界的人和事物,善于运用外在资源,在工作和关系上采取主动。

但内向的人不一定是害羞的,外向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热情的。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王浩威在《晚熟时代》一书中提出“世界也有性格”的说法,认为这个世界在变得愈来愈外向。

在过去,腼腆、憨厚、不出风头等词被推崇为美德,或者至少是中性的。如今都统归到“内向”这个字眼下,并带有负面涵义。

所谓世界变得愈来愈外向,是个体的性格倾向,还是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社会规范?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人类个体的性格大部分还是先天形成的,因此不太可能在数代之间突然产生集体改变。

真正改变的其实是社会的意识形态

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焦虑与竞争。随之而来的是对领导力、高情商、沟通能力的鼓吹,仿佛没有这些就不优秀。

原本内向的人可以活得很自在,现在却开始有不合社会规范的压力。

正如“以瘦为美”的审美观会给人带来身材焦虑,推崇外向的社会规范也会给人带来心理焦虑,而这往往被忽视。

我们会因不够外向而陷入自我怀疑,也会在戴上“外向”的面具时产生自我厌恶,那个真实的自己无处安放。

但其实,内向也好,外向也罢,本无优劣对错。有错的不是我们的性格,有错的是这个过度提倡外向的世界。

你或许已经看过不少关于如何变得外向的技巧,它们宣称能让你看起来更受欢迎。但这个过程并不好受,而你也很难真正变外向。

相比于如何变得外向,我们想要分享的是如何在社交场合变得舒服自在。

当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后,你就不会受困于自己的性格烦恼了

1、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质

你不必刻意装得外向,用爽朗的笑声、夸张的表情、 大大咧咧的行为作风掩盖内心的格格不入。

这样你很容易感到疲倦,维持出来的虚假人设并不会让自己快乐。不如接受自己内向的性格,并且用它保护自己。

内向的性格也可以保护自己?没错,你可以称它为一种“反向武装”——在最开始就将自己内向、不爱说话的一面表现出来。

久而久之,别人会发现你就是这样的性格,并且可能更加照顾你的感受。

当然,这样做不意味着冷漠或傲慢,你可以在自己限度内尽量表现得真诚友善。

2、培养专业技能

实际上,很多内向者并不需要在性格上做出改变,而是发展其他魅力潜质。内向的人往往更擅长独处钻研,可以培养一些技能,并努力做到较高水平

一方面,这可以为我们争取舒适的社交环境,比如同样的爱好圈,共同的话题与经历可以降低我们的社交难度。

另一方面,当我们运用这些技能帮助他人,或者得到某些奖项时,我们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进而弱化对性格的不满。

3、真诚倾听

相比于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内向的人一般比较擅长倾听。你可以作为回应方,将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让对方成为社交的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你或许也会更加了解对方,并且观察到一些他人忽视的点。

很多时候的交流其实不需要太多观点的碰撞,一次好的倾听胜过七嘴八舌的雄辩。

4、远离让自己难受的环境

内向的人容易在社交场合中感觉精神消耗,需要进行独处“充电”。但其实,当社交环境让你感觉被困住时,你也可以选择逃跑

不用担心拒绝会让你显得不友好,试着真实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相信会有人可以理解的。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想法,不要被他人的态度左右。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决定改变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当这种改变带来的是虚假感、不适、自我厌恶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和这个世界。

如果说外向的人像太阳,光芒耀眼,让你时刻注意到它的存在。那么内向的人更像月亮,虽然不一定能照亮你的前路,但只要你抬头,它一直在那里陪伴着你

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只是一种性格倾向,不应成为衡量我们价值的标签。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性格,为何非得成为大家眼中期望的样子呢?

                                                                     <END>

相关文章

  • 原来不过是伪外向

    “你觉得我外向还是内向?” “当然是外向了。” “实际上我是内向的哦。” “你要是内向,这世界上就没有外向的人啦!...

  • 你是不是也总喜欢用外向内向二字描述别人?

    (我哪是外向内向能决定的--满脸单纯) 以前,我以为外向和内向是由性格问题决定的,而现在则不然,我认为外向和内向不...

  • 外向

    外向是应对世界 内向是享受自己

  • 如何让聊天不尴尬?

    经常有人说:你太内向了! 这句话好像在表达一个意思:要外向一点! 其实,内向和外向没有好坏之分,外向的人喜欢在和别...

  • 内向还是外向?遗传说了算

    内向与外向,是与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互动有关的,内向的人更擅长于内在世界,外向的人更擅长于外部世界。 ...

  • 家有宝贝偏内向

    你家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你如何理解这两种性格状态? 偶尔我会听身边朋友抱怨说,“俺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内向了,不...

  • 四大类性格冲突

    性格上的矛盾,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内向和外向。外向的人有时希望带着内向的人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内向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

  • 我的内向,你不懂!

    内向的人更渴望探索和构建内心的和谐,外向的人更希望去改造外部世界。内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的两种特征,可以分左右,但是不...

  • 演讲 外向与内向

    我们常听人说,这人很内向,那人很外向。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太内向了,特希望自己变得外向自信。至于建议,那可...

  • 70%的成功人士都内向,做好这一点,让你内向的优势能充分发挥!

    这个世界上33%的人都是内向的人,但这33%内向的人却看不到自己性格的优势,总想着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因为外向人不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是我太内向,是世界太外向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ak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