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
豆瓣评分8.5,虽然书名听起来很鸡汤,但是,相信我,看完绝对会颠覆你的认知,干货满满。
分享几点书中的内容。
公众号“温七夜读”回复「时间」即可领取电子书01
一开头,作者就讲到了我们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时间太少了,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只要用心观察他们在做事情期间的行为,或者干脆观察我们自己,就很容易发现原因。
我们总是无法在自己预算的任务时间内完成任务,总会有很多琐事干扰我们。
打个比方,在打开手机之前,我是想用微信读书来看书的,可是,突然瞄到手机界面上的社交软件微信显示有消息,手指就已经先于大脑的思考,去点开了微信。
发现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也就没有多想。可是又发现朋友圈显示有新动态,于是又点进朋友圈看看,一直浏览到上次浏览的地方,才心满意足地退出微信。
而这时候,却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法则,很值得我们借鉴。
侯世达法则,就是指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很多人在真正开始任务之前,总是很理想化地做好一切打算,满打满算地想要在刚好赶上之前完成任务。
所以,他们就会有另一个很“奇怪”的举动,在发现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后,就开始奋起直追,表现得异常勤奋,还总想着走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
他们“既懒惰又勤奋”。但现实就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短时间的“勤奋”,就遗忘你长时间的“懒惰”。
任何时候都不要过高估计我们的行动效率,我们不是机器,不可能设定了任务,就开始全心全意地只去做那个任务。
因此,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02
在初中,我们学习物理的时候都会了解到并联和串联。
在书中作者就提到了一个提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把原本串行的事情并行而做。
比如,在排队的时候拿出手机看书,或者跑步的时候听英语。排队是一个机械的任务,而看书则是一个非机械的任务。
两件事情就可以一起做,把原本分在两个时间段的事情在一个时间段内做。
但是,在运用这个方法时,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主动并行,而非被动并行,被动并行只会让效率更加低下。
书中讲到了一个例子,把手机设置成静音状态,不会主动接电话,而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查看手机,有必要的再回过去。
从好几年前开始,我的手机一直都是静音模式,因为在学校一直都是这样,上课不能打扰课堂纪律,一年之中在学校的时间居多,所以不管是周末还是假期,就一直没有换过。
今天看了这本书,才了解到了这样做的一些优点。
对于接电话这件事情,我们一直都是被动一方,当有电话打来时,我们就开始了被动的并行任务。
如果你正在写文章或者做一件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这就会打扰到我们的状态,造成效率降低下。
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事时,如果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所打扰,那真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所以,手机调成静音模式,自己想起来的时候可以查看手机消息,这时候就可以完成一些主动并行的任务了,比如给别人回复消息时听听音乐,或者打电话时整理东西。
03
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时间是客观的,并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在这里,作者就提到了我们需要感知时间。
一开始,作者用来感知时间的手段是记事件日志,就是说,准备一个本子,一支笔。
睡前或者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记录你当前或者前一天都做了些什么事,只需要记录事件,不记感受,不记感想,只是单纯地白描事件。
真的是很巧合,我从今年伊始,买了一个一年制的小本子,挺厚的,毕竟有366天,每一天都会有一页纸,周六周日合起来一页纸。
本来是想着用来做每天的任务清单的,可是,渐渐地,就开始记录自己今天做了些什么,偶尔会有一些想法写上去,以及每一天起床和睡觉的时间。
每一天都会记录,因为做这件事难度并不大,10分钟都不要就可以做完。
但是在后来,作者又学习到了另一种方法,比事件日志来说更好,那就是事件-时间日志。
不光要记录你每天做了些什么,还要记录你每天花在那上面的具体时间,比如从上午点都在看书,以及你在这过程中是否专心还是有被其他事情打扰,记录得更为详细。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当你找不到缘由,为什么花了很久的时间做一件事,效果却并没有多好呢,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就可以告诉你理由,这就是记录的重要性。
就像作者李笑来说的: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照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