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找工作主要靠哪种方式?
我想大多应该都是在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吧!你看某招聘软件xx直聘近一年来的活跃用户比以往提升了数倍!恐怕3个人里就有1个在找工作。
我在失业的那个月里,下载了4个招聘软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刷新简历,投递岗位,再时不时地打开看看有没有收到回复……
如今,我手拿5个offer,千挑万选后选择了一家央企,下周就准备入职了。
但还是有很多小伙伴都给我留言说,投递的简历全部石沉大海,一点浪花也没有。找工作超过一个月了,连一个面试邀请也没有收到……
为什么我可以在短短一个月里重新找到更好的下家?也许我是幸运的,但我也是有方法的。
如果你找工作已经超过一个月,建议就不要再盲目投递简历了,因为很可能你用错了方法。
一,不会写简历,随便海投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了十年HR,招聘的工作也做了不少。现在就带你从企业人事角度看看我们HR是如何筛选简历的。
首先如果是社招的话,我们也是在常见的招聘网站上发布岗位信息,后台收取简历。正常情况下,一天能收到上百份简历。这么多的简历,不可能每份都看得很仔细,否则,一天下来其他事都做不了了。我算过,平均一份简历耗时不超过5秒,有的甚至3秒内就给“劝退”了。HR最讨厌什么样的简历?
1.态度不认真的简历:例如头像用网图,名字用网名。个人介绍几乎没有,工作经历不完整,描述过于简单,甚至只有几个字。求职意向不写或瞎写,一看就跟自己的经历不符。
这种有大片空白的简历,HR通常不会停留超过3秒。如果写的人都很敷衍,凭什么还要求别人仔细阅读呢?
2.看不到重点的简历:与大段空白简历相反,有的人简历内容写得很多,打开一看密密麻麻,但就是拎不到重点!要知道HR是不可能逐字逐句去阅读你的文字,甚至还要帮你总结意思。就算你写的再多,如果3秒内让HR看不到重点,大概率也会被滑走。
3.随便海投的简历:很多求职者为了方便快捷,喜欢一键多投,招聘软件也支持这种做法。但问题是,从企业HR角度看,就很讨厌这种海投的简历。
一是因为如果联系这样的求职者,大多都会告诉你投错了,这真的很浪费HR的时间。二是即便对方真有意向,经历与岗位匹配度过低,也很难胜任工作,培训成本还高。三是如果你还同时投递了同一家公司的多个岗位,那HR是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想做什么!这种感觉就像是同一时间相亲了几个对象,看到底能中哪个。那每个对象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备胎,心里又怎么会开心呢?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认真填写简历。简历就像一个人的脸,谁都喜欢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
干净整洁:简历不要花里胡哨,排版简单一点。文字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大概占比整体篇幅的60%左右即可。
赏心悦目:重点突出。图片名字要真实。在个人介绍部分,着重描写自己的亮点:例如学历,经历,取得的证书,奖励,荣誉,以及擅长的领域。
就像我是这么写的:985硕士,十年大大厂人事总监,获得过人力资源一级证书,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擅长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以及员工关系,具有较好的专业度和执行力。
短短几行字就突出了一个人的高光点,那就足够了。
在工作经历部分,一定要写完整公司名称,岗位,以及工作内容。这里有个小窍门,在填写工作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参考应聘岗位的JD描述。例如,我应聘的是人事总监,在JD里明确要求要有大公司的人事管理经验,对各大模块有丰富的实操经验,熟悉劳动法等。那我就可以对照这个要求来填写简历,目的就是让HR一眼就能够看到,哦原来她们的要求我都是做过的,找我再合适不过了!
同理,在填写求职意向时,建议最好与应聘岗位相匹配,不要跨度太大,以免让HR觉得你很不稳定。
另外要注意,工作与工作之间最好不要有长时间的gap,这样HR都会怀疑这段时间你在干嘛,为什么不工作?容易影响对你的初步印象。如果实在是有gap期,你可以描述清楚,例如是在求学,带孩子,或者有其他客观原因。
在个人荣誉和技能部分可以适当选择上传图片作为依据,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在投递简历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与专业经历相关度高的。让HR觉得你是经过深思熟虑,诚意满满的。另外,同一家公司尽量只投递一个岗位,如果没有通过再考虑其他岗位。毕竟谁都喜欢“忠诚专一”的。
按照以上方法操作以后,就能有效提升前端HR对你的印象分,也大概率会给你电话沟通,甚至面试邀请,那你就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二,求职渠道单一,应变能力差
投简历确实是找工作的好方法,但一定不是唯一的方法,也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曾经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让自己可以不用在人才市场找工作这件事本身也应该成为你的奋斗目标。
事实也证明,能挂在求职市场上的岗位,大多都是基础性岗位。但凡有含金量的,企业都会委托给猎头,或者内部推荐,这样的人才更靠谱。
例如我,这次拿到的5个offer里,就有一个是我猎头朋友推荐的。虽然最后没有选择,但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岗位。这位猎头朋友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认识的,一直维护到现在。她所在的圈子里有很多同行,人脉资源丰富。无论找什么工作都能立刻提供给你。
所以如果你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好工作,你可以试着反思梳理下自己的人脉关系。不一定要是猎头,你的同事,朋友,客户,领导等都是你的人脉资源。试着让他们给你引荐或转介绍一些岗位,往往比你自己找要高效得多。
三,不懂得主动去“够”岗位,一味被动等待
当你简历写好了,渠道也有了,但依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大概率就是你本身的能力够不到岗位要求。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再花多少时间,都“等”不来合适的工作。
举个例子。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人事经理的岗位,要求精通PPT制作,EXCEL数据分析等。虽然我也会用基本的办公软件,但熟练程度远没有达到要求。但我又很想应聘那份工作,于是我就决定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相关技能。我在网上购买了付费课程,每天下班后苦练。不出一个月时间,我就掌握了这些技能。随后我再去应聘岗位,也很顺利地通过了面试,拿到了理想的高薪。如果我没有事先提升自我技能,一味地等待被动筛选,那么大概率我只能找到跟以前一样甚至还不如以前的岗位。所以,你想要去应聘什么岗位,先自我反省下还差哪些技能,再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如此一来,你的职业半径无形中就会变大,你的选择也会变多。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你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方法。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如果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一定要停下来思考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简历没写好,还是渠道没找对,还是自己不够格?无非就是这三种原因。找到了问题根源,才能有解决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74513/9a0e5b9d8b943d80.jpg)
网友评论